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58728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应用成果案例分析报告教学活动标题 :变量与函数所属学科或领域 :数学适于的学段 / 年级:八年级设计者: 龙代军梁道武向大旺张明霞刘资辉谭梅陈胜胡选忠覃远望张玉琼教学实施者: 覃远望一、实践活动简介 “19.1.1 变量与函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 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一单元, 本设计是第 1 课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 例中抽象出常量、变量。 本节课是函数章节入门课,首先必须准确认识变量与常量的特 征,初步感受到现实世界各种变量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同时感受到研 究主要从化繁就简入手, 在初中阶段主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特殊对 应关系本设计把重点放在认

2、识“变量与常量。”同时引出函数的关 系式。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是从古阳中学193班抽出的 24 名学生,学生基础 较好,他们进入初中学习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已经很好的适应了初中 的学习环境、 学习理念,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已经能够很好的融 合,学习氛围浓烈,学习积极性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参与度 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强,能够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 习中。从年龄阶段来看,八年级学生朝气蓬勃、好动,对于新的事物 和新的知识充满好奇,他们的表现欲相当强,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 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 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是能够激发 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的。 三、教学

3、 / 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变量、常量。 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分析、思考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有 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 逐步感知变量间的关系。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理念: 本节课是函数章节入门课, 首先必须准确认识变量与 常量的特征, 初步感受到现实世界各种变量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同时 感受到研究主要从化繁就简入手, 在初中阶段主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 的特殊对应关系本设计把重点

4、放在认识“变量与常量。”同时引出 函数的关系式。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探究五、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思路 1、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或学习的哪些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 能高质量高效率高智能的处理图形、图像和动画,很好的演示某 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 2、在教学中计划通过什么教学方式或教学策略使信息技术的这 些潜在优势发挥作用并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六、相关资源 1、信息化教学地点 : 古阳中学 196 班教室 2、本次教学对教师的基本技术要求: 能熟练的运用“班班通”教 学设备。 3、 本次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技术要求: 熟练的运用多媒体展台展示 学习和练习成果 4、

5、硬件 : 班班通教学设备 5、软件 : 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PPT课件 6、访问网站 : 湖南省教育资源网 7、教材、图书、影像材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教 参 、数学课程标准 七、教学或活动过程 1、教学准备阶段 备课是一个最重要的准备阶段, 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 因此,在这个准备环节中,我们全组共10 名组员在碰头后决定集体 讨论构思,并进行了一个详细的分工:梁道武老师负责说课,覃远望 老师负责上课, 张明霞老师负责案例分析, 陈胜老师负责学生学情的 考察和分析,其他的老师负责资料的收集,课件的制作。在整个过程 中,大家积极合作,献计献言,找素材,做课件。我们终于把这几天

6、所学的艰涩难懂的教育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中来,我们可以负责任地 说:我们认真地完成了这个准备工作! 2、整个教学过程叙述本堂课教学总共分为五大块教学模式第一步先通过对学生接近 生活的提问进行情景导入, 第二步展示课题, 第三步通过 4 个问题让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理解和掌握变量与函数的相关概念,第四步 时总结和升华概念,第五步进行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学习过程:本堂课教学总共分为五大块教学模式第一步先通过对学生接近生活的提问 进行情景导入, 第二步展示课题, 第三步通过 4 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探讨并理解和掌握变量与函数的相关概念,第四步时总结和升华概念, 第五 步进行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7、六、课后反思: 2、学生学习过程的追踪记录 (1)亲和的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慢慢的导入变量与函 数的问题,提起学生对这节课的所学的内容的兴趣 (2)、当以课件展示出情景导入时,根据事先对学生的要求把 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了,学生的学习非常投入。 (3) 、老师给出 5 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小组讨论,找到问题中的 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学生在问题中通过小组讨论找到要发现的问 题,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要掌握的知识,从而理解出变量和常量的概 念并初步掌握了有关概念八、 案例分析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设 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结构,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新的

8、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在此过程中,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 有意识的根据根据变化过程对变量与常量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 析、推理能力,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具体地说,本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 特点: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 例如通过对教材71 页四个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万物皆变” 的涵义,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行程问题、商品销售问题、圆 的面积问题以及矩形周长问题。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 事物无时 无刻处于

9、变化中, 我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学习的素材,通过主题情境问 题的提出,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 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学生潜能是巨大的,他们思考问题的 方法有时会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因此,在设计中,我尽可能为学生 创设宽松的探索环境。 三、注重知识呈现的完整性, 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思维方法的多样性。 本课的设计从生活中最简单的变化开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 主题问题情境为中心,展开讨论,自主探究,允许灵活的不同的处理 方法,从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找出变化的量和不变化的量,从比较中得 出最佳方案,再运用到实际中,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完整性、灵活性、 多样性。九、评价 本堂课教师教学语言得当, 幽默的谈话引入课题, 有设问,提问, 解答,引起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课堂驾驭能力强。前段中突显小组 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不足的是,在后段教学时小组合作不够, 后期应继续沿用前段小组合作,组员回答的方式。 教学总结是要用语 言支出一个变化过程,让学生表达,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十、参考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教参数学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