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必然性与行为研究综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37252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死亡的必然性与行为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死亡的必然性与行为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死亡的必然性与行为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死亡的必然性与行为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死亡的必然性与行为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死亡的必然性与行为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死亡的必然性与行为研究综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死亡的必然性与行为研究综述摘要:古今中外对于死亡有很多领域的研究,诸如哲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 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著名人物,得出很多成果。 本文从前人对死亡的哲学认识, 对死亡的心理学认知, 以及对死亡的生物医学本能的研究及其他方面,对死亡的必然性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做综述。为以后进一步对人的本能和意识中死亡的必然性对行为的的影响的研究做铺垫。关键字:必然性死亡 行为 终极性一、引言对于死亡,是每一个生命都要不可避免地经历的,由于它的必然性和不可逆性,死亡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个生命。 每一个生命在诞生之初在本能上已经赋予了它终将有一天要面对死亡的事实的生物本能,只是死亡的降临是

2、不确定的, 是具有偶然性的。 生物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的时候,就会伴随着必然但又偶然发生的死亡对其行为产生影响, 就比如一个宝宝的出生, 它本能上就会吮吸母亲的乳汁,因为如果它没有这样的进食行为,它将要面临死亡, 以及草履虫趋利避害, 根向着有水和肥料的地方生长等等。 人类几百万年的不断进化, 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人因此有了生物上的本能和社会化了的意识,人类社会化的产生, 让人不断地思考死亡,对死亡敬畏和恐惧,创造了神和宗教,找到灵魂的救赎。在此中间,人类社会化的产生和演进是以生物本能为基础的,人的社会化后, 不光本能上带有必然死亡的生物性质,还有死亡的必然性的本能意识,所以,可以假设,当人做出

3、社会行为的时候, 也受到了死亡的必然性的生物性质和本能意识上的影响。是死亡影响了行为, 死亡是选择的根源, 给了人做出理性选择的主观动机,死亡的本能让生物不断地做出行为和选择,得以让出生这一个点的生得以延续,以及物种得以延续。 人类在不断避免死亡中不断地做出行为和选择,在避免死亡中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但又必然地死去, 但人类越来越成长。 所以对于生命的延续和进步以及个体而言,假如,没有死亡,一切都只是一个点,是死亡,把生穿成了一条线。社会人的必然死亡的生物性质以及死亡的必然性的意识已经本能化了,就2 像人吃到杨梅会流口水,已经是一种自发的状态,但又影响着行为。首先,我们来分析游戏,我们知道,小

4、狮子们喜欢做各种各样的打闹游戏,在民间,也流传这许多游戏,比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在现代社会还有五花八门的电子游戏。辞海中对游戏的定义是: “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 ”从定义中,我们得出了获得快感是游戏的目的,也就一般来说,一个受欢迎的游戏能够带来快感。但什么样的活动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个游戏呢?游戏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要有一个事先设定的游戏规则。 举一个例子,腾讯开发的一款叫做“天天跑酷”的游戏,在谷歌中有约944万个搜索结果,足以看出这个游戏的受欢迎程度。 在游戏规则中,当角色跑的时候撞到坎子和墙面,或者踩到钉子以及掉进坑里, 游戏宣布失败, 否则一直跑下去。

5、这款游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证明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快感。 那为什么就能够带来快感呢?沿途的坎子和墙面以及坑能让角色跑酷失败, 参与者必须想尽各种办法避免失败。 但是,已经有了一个必然前提, 角色一定会在某一个过程中失败,但又有一个前提, 可以再来一次。 参与者在玩游戏中, 角色跑酷失败后, 失败对参与者产生较大的冲击,在下一次跑酷中,尽量避免撞到墙面和坎子,或掉进坑里,但是参与者已经本来就知道跑酷会在某一时候失败的,只是失败不是终极性的, 失败之后可以重新再来。当然,参与者并没有因为可以重来就随便地玩游戏,因为游戏很有可能在某一时刻失败,所以参与者在不断想尽办法不失败。 然后在不断地玩游戏之中,

6、越来越熟练, 跑得越来越远, 在跑中避开各种障碍 (在此过程中参与者很少会想起游戏会一定失败, 因为失败已经成为游戏的本质属性了,但参与者会时常小心地去避开障碍)。所以猜测,游戏的必然失败和暂时不具终极性的前提是参与者获得快感的一个必要条件。 游戏给了人作为神的体验, 可以超越死亡。 柏拉图曾说: “哲学是死亡的练习。 ”那么游戏也是死亡的练习, 只是死亡并不一定像游戏那样带来快感,因为死亡是终极性的。之后,我们来分析四大名著,在谷歌中的搜索结果依次为西游记为185百万条, 红楼梦为 52.5 百万条, 水浒传为 23.2 百万条, 三国演义为17.1 百万条。 西游记的搜索结果远高于后面三者

7、。我们知道,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在中国的孩子中大受欢迎,86 版的 西游记电视剧重播次数超过2000次,为何西游记像打游戏一样让孩子们着迷?我们再分析,在英文单词里,3 “life, alive,birth ”和“ die,dead,death”等两组六个单词,只有life的谷歌搜索结果高于后一组的每个单词的搜索量,达到155.3 亿条。剩下的 alive为 13 亿条, birth为 27.4 亿条。后一组 die 为 92.3 亿条, dead 为 40.6 亿条,death 为 51.3 亿条。各组之和的结果差不多。死亡只是生命线段的一个没有长度没有大小的端点,结果却和人生一样多。二、死亡的

8、必然性和行为的概念(一)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将死亡的概念划分成不同的成分但是主要内容是相同的。我国学者张向葵认为死亡( death )是指生命的终结,新陈代谢的停止。而国外的从死亡的特征的角度定义死亡的概念, 有将其细分为五个维度, 分别是 “不可逆性”、“终极性”、 “不可避免性”、 “无法控制性”和“情绪性” 。死亡的必然性是生物的生命是有限的, 生物必然在某一天死去; 死亡的终极性是死亡是生命的全部的终止,不可逆转。行为是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它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 不同的个人或群体, 在社会文化制度、 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 或对内外

9、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三、前人对死亡的必然性与行为的研究(一)哲学中对死亡的必然性与行为的研究死亡问题是一个差不多与人类同龄的最为古老的问题。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 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人出一个谜语: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 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如果路人猜错,就被害死。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是 “人” ,斯芬克斯羞惭跳崖而死。 斯芬克斯之谜包含几层意思, 人的自我意识; 人会有一个渐次走向衰老走向死亡的过程;死亡是一个人不得不猜的迷, 也是一个永远猜不透的迷。英雄俄狄浦斯在面临死亡的形势下,以高度紧张的身

10、心活动踏上了自我认识之旅。在此之中,猜不中就将面临死亡,但路过的人并不是都死了,只不4 过英雄俄狄浦斯也逃不过死的必然。除此之外,在圣经的创世纪中,“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 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但是当他们偷吃了禁果之后, 他们眼睛变明亮了, 能够分辨善恶, 最后耶和华神惩罚了亚当和夏娃,并将他们逐出伊甸园。其中又写道:“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 就永远活着。”从此之后, 圣经中,夏娃变成了众生之母,人类不断地发展壮大和进步。亚当活了九百三十岁就死了。“当神造人的日子, 是照着自己的样式造的” ,有一点不一样

11、的是, 耶和华神并没有让亚当和夏娃永远活着。这是基督教对人类生命之初的宗教理解。耶和华神创造亚当的时候也创造了死亡。西方死亡哲学研究中,分为四个阶段, “死亡的诧异”, “死亡的渴望”“死亡的漠视”以及“死亡的直面” 。刚才说过,死亡问题是一个差不多与人类同龄的最为古老的问题。 在原始社会,否定死亡的普遍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是原始死亡观的一项不可避免的内容,另一项内容是否定死亡的终极性。超个体(集体的)的灵魂不死的思想是原始死亡观的又一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后发现了人的个体性, 对自己的死亡的发现, 是人类一重要的发现, 人类步入了另外一个时代。 原始死亡观就此崩溃。 对自己的死

12、亡的发现是惊讶而又恐惧的事。在“死亡的诧异” 阶段,如何面对死亡, 是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思考的问题。在这一阶段,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伊壁鸠鲁、卢克莱修、塞涅卡等等。他们围绕身体灵魂之间做出许多讨论。 他们研究的共同点是人是否有灵魂, 死后灵魂是否也死去。他们中主流的观点是唯物主义出发,人类是物质,人死了,也就此终结。但面对死亡的必然性和终极性, 他们为此提出高于死的崇高道德,比如,苏格拉底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坚守岗位,不辞行险,不顾一切,不计性命安危,宁死毋辱”,安慰和劝告身边的朋友, 叮嘱替他还邻居家的鸡, 镇定自若地死去。 崇高的

13、死去是对于圣贤来说, 面对死亡的必然性和终极性带来的死亡恐惧,崇高道德以及唯物主义的分析难于减轻一般人对死亡的恐惧。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基督教,死亡哲学发展到了“死亡的渴望阶段” ,由德尔图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圭那等教父和哲学家所论证的中世纪的基督宗教的死亡观以死亡的渴求为主要特征,以死后复活和永生为人生目标。对上帝的信仰最后得到永生,使基督有了死5 的渴望,但是死亡的恐惧还是暗藏在其中。随后,文艺复兴时期, 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学说,只要是对上帝信仰,不管是在哪里,都有可能是被上帝选中而得救。 但是无论也逃脱不了死亡。 随后蒙太涅提出, 用人的眼光而不是用神的眼光看待死

14、亡问题,我们不应该鄙视我们的生存, 而应当使之更加深刻和充实。文艺复兴让西方走向了辉煌。到了,理性主义哲学阶段,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对不死的信仰理性证明,但不死已经违背了理性。 随后伽森狄和卢梭和狄罗德对不死信仰的理性否定。在近代德国, 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康德认为“灵魂不死具有道德确定性”,黑格尔从辩证法的角度认为“死亡是精神同自身的和解” , “死亡是意识的自然否定” 。费尔巴哈从人本学的观点看待死亡和不死,批判了基督的不死信仰,认为死是属于“人的规定”或“人的本性” 。那么,在费尔巴哈看来,人的本性是什么呢?他在幸福论中很有历史感地写道: “人的最内秘的本质不表现在我思故我在,

15、而表现在我欲故我在的命题中。 ”这就是说,人的最根本本质不是“理性思维”,而是本能的欲求,是对“自己生存”的欲求。最后是“死亡的直面” ,主要代表是尼采、海德格尔、罗素、叔本华、弗洛伊德、萨特等,他们分别从存在主义和意志主义直面死亡。其中萨特指出,生命的个体性、单一性、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并且自为存在,是自己筹划自己、自己赋予自己意义的。 他得到的一个最终结论是 “我们不是为着去死而是自由的,而是一个要死的自由的人” 。最后,弗洛伊德和罗素是从科学哲学哪里去思考死亡哲学的。弗洛伊德提出“死本能的假说”,并把生本能和死本能看做是本我对立的两极。 他认为,战争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种特殊功能,首先就在于

16、它是引起我们本能“回复”的势力之一。这一阶段死亡哲学要求人们直面死亡,面对死亡去积极地思考人生和筹划人生。在中国,对于死亡哲学,主要是道家、儒家和法家,以及后来程朱理学的发展,还有王阳明的辩证法等等。(二)心理学中对死亡的必然性与行为的研究关于心理学,就要先从人的出生开始,在国外关于儿童死亡认识发展的阶段的研究中, Speece 等人指出,儿童对死亡认知的发展水平与其认知发展的整体水平保持一致。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对死亡的理解能力与他们的认知发展紧密相关的模型。皮亚杰的儿童对死亡理解的四阶段。6 第一阶段( 0 - 2 岁)婴幼儿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只有“在这里和不在这里”、 “有和没有”、 “存在和消失”的区别,对于“死亡” ,孩子有分离或剥夺的情绪感受。第二阶段( 2 - 7 岁)幼儿认为死亡是真实的,生者和死者会分离,死者是不动的。孩子对死亡会产生神奇的想法,例如给出一些想象出来的死亡原因。认为死者有生理机能, 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既是短暂的又会一再发生。孩子害怕被抛弃,会对死者产生罪恶感(如“他是因为我不守规矩才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