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62839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903 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思想品德要求:培养具有较好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新人才。2、业务水平和能力要求:掌握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备从事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良

2、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3、身心健康。二、适用学科专业1、土壤学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包括: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农业水土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土壤退化与治理等。2、植物营养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包括: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植物根际营养;新型肥料与数字化施肥;养分资源再利用与污染控制;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高效利用等。3、资源环境生物技术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包括:生态过程与调控;生物多样性利用;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等。4、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包括:土地利用规律的时空变异模型;区域景观生态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信息系统与模拟等。三、培养年限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

3、为 2 年,累计在学年限一般不超过 3 年。第一年一般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一年以论文工作为主。培养方式:全日制。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二年制硕士生获得学位要求总学分不低于 30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不少于 23 学分,培养环节 7 学分(实践教育 2 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2 学分,学术交流 2 学分,专业外语 1 学分)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 70 分及格,选修课程 60 分及格。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历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

4、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备案。补修成绩以 60 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硕士生入学前三年内通过英语六级者,可免修免考硕士研究生外语,成绩按外语六级成绩登入,取得相应学分。(一)公共课1、第一外国语(硕士) 3.0 学分2、自然辩证法 2.0 学分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 学分(二)专业课根据学校课程规划,在导师指导下选修专业课程。标注为“1”的为植物营养学二级学科专业必选;标注为“2”的为资源环境生物技术二级学科专业必选;土壤学和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两个二级学科专业必选课,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而定。1、土壤物理学 3.0 学分2、土壤物理学实验 2.0 学分3、

5、土壤化学 2.5 学分4、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 2.0 学分5、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实验 2.0 学分6、土壤学进展 2.0 学分7、高级植物营养学 1 2.0 学分8、生物地球化学 1 2.0 学分9、高级植物生理学 1 2.0 学分10、现代植物营养研究技术 1 2.0 学分11、植物营养 Seminar1 2.0 学分12、高级植物生理生态学 2 2.0 学分13、环境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2 2.0 学分14、资源环境生物技术 Seminar2 2.0 学分15、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 2 2.0 学分16、土地可持续利用与规划 2.0 学分17、景观生态与规划设计 2.0 学分18、数字农业研究

6、进展 2.0 学分19、土地利用研究专题 2.0 学分20、土壤生物学 2.0 学分21、土壤水动力学 2.0 学分22、水资源研究进展专题 2.0 学分23、土壤溶质运移 2.5 学分24、农业遥感技术 2.0 学分25、地质统计学及其应用 2.0 学分26、地理/土地信息系统 2.0 学分27、虚拟土壤植物系统 2.0 学分28、土壤-植物- 大气连续体 1.5 学分29、数值计算方法 2.5 学分30、土地评价 2.0 学分31、土地利用控制 2.0 学分32、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 2.0 学分33、土壤植物动物体系中的微量元素 2.0 学分34、植物营养专业英语 1.0 学分35、高级试

7、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1.5 学分36、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1.0 学分37、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1.5 学分38、生物多样性与利用 2.0 学分39、根际生态学专题 1.0 学分40、生物修复 1.0 学分41、稳定同位素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5 学分42、资源与环境科学中的动力学模型 2.0 学分其它选修课,根据学校课程规划,在导师指导下选修。(三)跨专业补修课程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或同等学力人员根据需要补修本科生课程 2-3 门。1、土壤学 2、农业水资源概论3、水分资源利用与管理4、植物营养学5、土壤植物环境分析6、养分资源管理7、土地资源学 8、地质地貌学(四)必修环节1、专业外语 1.0

8、2、实践教育 2.03、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2.04、学术交流 2.0五、培养环节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提交,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制定;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一学年末提交。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查阅与收集中外文献资料,确定研究课题,在第二学期结束前向本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作开题报告,广泛听取意见,由专家对学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3、学术交流: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 6 次(其中至少一次为学生本

9、人所作的学术报告)以上课程学习以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填写“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表,经导师签字后交所在学院核定,登录成绩,记 2 学分。4、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研究生参加实践教育的具体办法参照中国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实践教育的规定执行。5、专业外语:硕士生可以通过下面的任何一种方式获得学分。 在校期间参加外教开设的专业外语课程 公开发表专业译文 在国内外期刊或学术际会议上用外文发表论文或宣读论文 由导师指定翻译不少于 6000 汉字的专业文章(导师签字并给出成绩)。 在学校和学院举行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中担任外国专家学术报告的翻译

10、。六、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在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研究领域的范围内,结合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鼓励选择解决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资源环境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既立足国际理论研究前言又紧密联系我国生产实践的资源环境理论问题的研究。2、导师要加强从开题到科研、论文写作、答辩的全过程指导。3、论文的工作量不少于 1 年。4、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一般应在第三学期中(12 月中旬之前)进行,由本学科专业组织专家小组对研究生论文研究的工作态度、论文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全方位考察,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问题较多者或不符合要求者,提出整改意见。5、按照中国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有关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做到公正、公开,严格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