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都有两面性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3606729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都有两面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生命都有两面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生命都有两面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生命都有两面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生命都有两面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都有两面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都有两面性(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一个生命都有两面性,即空无性和有为性。认识这个自然界也是用这个两面性去分析、了解的。虽然多数人会利用这个规律,但不认识这个规律,学佛人也是如此。当让他站在一面去认识另一面时,却成了登天之事,比如:从有欲过度到无欲;从万有过度到什么也没有。而我们不要说过度,就是站在有上认识一下空也成了难事。,生命都有两面性,离开了自己的利欲,整个世界就变的无意义了。人们怕空,怕无意义,就拼命的争取个什么东西,在争取的过程中,有胜利的欢乐、有失败的痛苦,于是喜怒哀乐就成了人们的主流,而且苦大于乐,苦长乐短,为摆脱这样的苦,才有了宗教。,佛教为了解决这种苦,用它独特的角度和方法教人离苦得乐,统观一下,所有的苦都来

2、源于欲望,而所有的感受又都是生于空性,灭于空性。本书以去掉欲望,一切归于空性展开讨论,其目的就是让人们知道欲望的虚无性,去掉欲望心,归于空性,就能从各种痛苦中解脱出来。,分开病与消业的区别同修:最近感觉自己很脆弱,常常会不自觉地流泪。比如,读经、看电视有伤心的画面。是不是明白初悟了之后,过去的一些种子习气都要发出来?病也会出来?泰山客:不是初悟,是一个消业过程,这是入静之后的感觉,须要分开病与消业的区别,消业过程是在下坐之后,一两分鈡病状消失,生病的则不然。,同修:不仅仅是在打坐时候,就是平时也是忽然想起什么就难过起来了。泰山客:伤心、掉泪是清静到一定的程度与天人的感应而显现。同修:啊?这应该

3、是好现象了?我快要喜极而泣了。泰山客:是的,但是不能著慈悲相。同修:就是常常觉得心地很柔软。泰山客:是,就是不能著慈悲相。同修:就是连这个感觉也不要有?泰山客:不是不要感觉,是不著感觉。,同修:明白了,老师真是智慧的老师。是不粘滞在这个情绪里面,对吗? 泰山客:是的。,请问在家自学打坐行不行问:请问在家自学打坐行不行啊?答:可以,多数在家修行人都在家打坐。问:我有心肾不交、失眠、湿热等病,刚接触佛法时,这些病减轻了,最近又加重了,可能是对法太执的原因,最近一直吃药,如何是好?答:佛法一直是借假修真,如果你真的失眠的话,何不借此而修心,让自己停止思维活动,以乱修静。,打坐出了点问题,寻求帮助问:

4、小子,没有师父,每天晚上盘腿初学打坐,半月有余,这几天身体逐渐变得比以前通畅,腿脚也比从前灵便了。可问题也来了,因为白天总在外奔波,晚上基本倒在床上就能睡着,可是这一个多礼拜来每天晚上3到4点就醒了,而且头脑特别清醒思维特别活跃。这两天虽然身体比以前轻便了,可是却老有种沮丧和失落的空虚感。,答:经上说:“初发菩提心即成正觉”,初发的“初”字意为早期、初期、刚刚开始。“发”字意为发现。即刚刚开始发现,“这个”发现是没有被任何杂念污染的“心”,即为菩提心,也是正觉。初发心学佛者,一般都有这样的飞跃,出现像你所说的现象很好,身体本应有这样的觉受,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时间自然就减少了,整个身体感到轻安,

5、这时的思想不应该再有很多的杂念,处于一种自己像虚空一样了无所得,无依无靠漂浮在空中,产生出一种孤独、沮丧和失落的感觉,可惜99.9的人在这时想找个依靠,想把自己落到实处,一旦有了这种欲望,很快就失去前面的觉受,这时应该把所有的欲望抛弃,把“我”抛弃,只保持一个明了才是。,放下感受发财了:你修的那么高有神通吗?蓝天:没有。发财了:物质不一样而一样,如人和鱼是不一样的,但都有冷热疼好的感觉,都有生命的作用,就一样了。蓝天:呵呵。发财了:请指教出我心的误区。蓝天:放下感受。,发财了:好厉害,你怎么那么超脱啊,一丝不挂。蓝天:有个过程,往这个方向发展。发财了:发展中有次第否?蓝天:有没有是你自己的事情

6、,本性是一丝不挂的。蓝天:每个人的悟解不一样。发财了:那就还是去习气。蓝天:阿弥陀佛!发财了:那若你一直无神通,而他人有,是不是说明你修的不好。蓝天:那是别人有分别心,与我无关。,“看”本无念同修:请问师兄在家打坐,下坐以后还需要做些什么活动啊?蓝天:第一条:下坐后,不去回忆上坐的境界。第二条:下作后保持上坐的清净心的状态。反正一句话,不执着和无欲望,自己慢慢做吧。同修:打坐的时候有屁可以放吗?蓝天:可以放啊。放的时候,要知道香不可得,臭不可得。故憋也不应该有,放不放随缘吧。,同修:是不是一上来就要无念,一个念头不能有?蓝天:自己看着自己,这个看就是无念。念来念去跟这个“看”,都无碍。同修:就

7、是观察身体的变化或者专注观察某一点对吗?蓝天:这样去看还是带有对境的,这个“看”应该是空,有这个空在,应该不去注意身体,不知道有身体,空亦不知,故了了分明。所以,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只是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没有什么其他可以去分析和琢磨的。仅仅如是而已。,空有不二访客:我不迷信,不信鬼神佛道,只信共产党,相信现实,我只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要信佛教?泰山客:共产党与佛教并没有冲突,佛教人士也在接受党和现实的教育,之所以我们信佛学佛,是因为佛陀从另一个角度和另一个方面教育人。访客:这个“另一方面”是不是把人领到迷信上愚弄人?泰山客:也可能吧。那是你自己的看法和认为,也许你认为的佛教我也不会相信。,访客:你

8、这个“另一方面”是哲学方面还是科学方面?泰山客:初期是哲学方面,之后就不是哲学,就是所谓的另一方面。访客:先说一下你的初期哲学,再说一下你的另一方面。泰山客:开始说的是此岸与彼岸,也说是哲学中的二元对立,“二元”按佛教术语就是“比量”如:大与小、长和短、内与外、虽然大小是矛盾,但没有大,小就不成立,没有短,长就不成立。访客:你的此岸、彼岸不是指长短、大小说的吧。泰山客:是指迷悟而言。,访客:不能是全世界的人都是迷,只有他(佛陀)才是悟的吧。泰山客:是的。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还有那些祖师大德们。访客:迷与悟怎样分别?泰山客:站在有上说有说空都是迷,站在空上说有就是悟。访客:为什么这样说?谁不是站

9、在有里说?站在空里还能说什么?泰山客:因为有个“有”就有“我”,有我就有欲,有欲就会迷,如果站在空里说有,所有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从空里升起灭于空,谁也不能把前天的所做所为拿到今天,只是记忆,这个记忆也不是连续的,如果记忆能连续几天此人就会得强迫症。,访客:是有点道理,也是第一次听你这么说,但是又有什么用呢?泰山客:你站在有上,先讲有没用,为什么不体验一下处在空中的感觉呢?有了这种体验再说有用没用。访客:当然可以体验一下,但是不明道理,如何体验呀? 泰山客:站在有里,非要明个道理,本无道理可讲,若明理,可举例说明:就象前面说的二元对立,大小长短有无等。人们站在了“有”的二元里,那么“有”对立面是

10、什么呢?是什么也没有,是无是空,这个空就是人们的另一面,但是人们只知有个“有”,站在有里,一切都是“有”,若“有”是实有的话,那么空也是实空了。当你真的站在空里的话就会发现“有”是一种虚幻,对应的空也就不是实的了,这就是所谓的道理。,访客:那么怎样才能站在空里呢?泰山客:你本来就没有在空的外面,怎么还要到空里去呢?人们的两种状态,空的状态和有的状态,一切的有都是从这个空的状态里产生的,人们把认识的“识”当成自己,自己也就成了虚幻了。而把能产生万有的空当成无有而不觉,觉空就是智,实没有出和进。,访客:我好象是有点明白,也就是说人有两种状态:有和空,可人们只知有不知空,知有知空才是整体,才是圆满,

11、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泰山客:是的,空有本是一体,分个空分个有就是分成二了。访客:我现在好象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的感觉,空空荡荡的,是怎么回事呀?泰山客:这就是只空后的感觉,但还有个感觉在。,访客:你说的另一方面和另一角度,是一样的吗?泰山客:方面指一体两面,角度是指跳出空有看空有。访客:世人只知有不知空,更不知这个角度,我明白了,谢谢。,对空有不二的感受不矛不盾:你看一下空有不二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Fz3:好的,师父。不矛不盾:能看懂多少?Fz3:基本能看得懂。要讲空的道理也不容易啊!我有点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进入了“空”的状态以后状态还会消失?这种会生灭的“空”是不是真空啊?,不矛不盾:首先要

12、知道什么是空,“空”是什么都没有是吗?那么有生有灭是空吗?Fz3:我对“空”的感觉是:似乎知道什么是空,但是想再感知“空”的时候,却又感知不到了。“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有生灭的也不是空,或者说生灭也就是空。我的见解有什么问题还请指出来,让我更明白。不矛不盾:这种会生灭的“空”,不是真空,是自己的欲望心想象出来的,是偏空。Fz3:那么怎么认识真空?,不矛不盾:真空不是修,不是证,是天然而成。Fz3:那什么才算是天然而成的呀?不矛不盾:比喻说:有反有正,没有反,正从何来。Fz3:我好像瞬间感觉到空了,但是还是有生灭。不矛不盾:我们人生活在万有里,只要有个万有就必然有个“什么都没有,”(空性)有空性

13、,有万有,才是一个完整的人。Fz3:这样不是还是有对立吗?,不矛不盾:问题是你必须知道有个“空性”在,一切的万有由空而生。如果这样理解的话,你什么时候离开过空性?Fz3:师父,你说的时候我好像懂了,但是每当回去,在日用当中却经常感到迷茫。不矛不盾:过去所想所行所作一样都拿不到今天来,生于空灭于空,这个空才是天然的空。Fz3:参禅是不是为了参破这个空啊?,不矛不盾:是。知有,知空的”知”不在空,也不在有,知空者为智。Fz3:我属于根性低劣的那一类,您开示我的时候,我还是不能言下契入的,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努力参究,才有可能认识真空的。我只能从字面上来理解,总是落在知见上。,不矛不盾:有这个知见就走

14、不错路。Fz3:谢谢师父安慰,我有时候真担心这辈子不能了脱生死,生活又繁忙,心很难静下来。不矛不盾:知道自己在空里,知道自己从来没离开过空,空生空灭,就不怕有来世。Fz3:每回听了您说的,我都会安心的。,三个修行的方法1、观呼吸法:把整个注意力放到呼吸上,以专注呼吸这一念代替万念。达到无念时,呼吸这一念也停止。2、念佛法: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大约一秒钟一个字,第一句佛号念过去以后,中间隔四秒钟,再念第二声佛号,这样一声佛号一声佛号的持续下去,把整个注意力放在佛号与佛号中间的“空档”里,直到自己成为这个空档为止。,3、观心法:用自己的意识作为旁观者观照自己的思维活动,当念头起时,及时的观照这个念头

15、,念头就会化为乌有,一两秒钟以后第二个念头又起,再用相同的方法观照,让念头消失,就这样一直观照下去,无念的时间会越来越长,直到无念状态超过两个小时。,请教打坐的一些现象雨后清荷:在刚打坐不久就出现幻觉了,眼前有美景出现,里面有位小姑娘,用手招我过去,我知道这是妄念,所以没留住,美景便消散了,还出现可怕的景象,开始觉得害怕,后来也没事了。泰山客:这是由逻辑思维变成图像思维的过程,但是这样的过程必须达到清净心才能做到。,雨后清荷:近几日又出现了怪的现象,心开始有些害怕,所以来问一下,在打坐的过程中觉得自己被什么东西在中间分开了一样,左右两边的感觉完全不同,有时候一面冷一面正常,有时候一面像被什么东

16、西推,有时候觉得半边脸被什么东西压着变了形一样,有时候一半的身子有像出汗被风吹的那种凉的感觉(并没有出汗)。 泰山客:这仍然是一种幻觉,这样的幻觉来自于受阴,以感受的形式出现,同时也体现出一个神识的存在,自己有一种离开身体的感觉。,雨后清荷:还有种现象,就是有时候打坐中有一部分时间什么知觉都没有了,然后突然间再醒过来,比睡觉的感觉都死。泰山客:这是入定的现象,入定有三种,一是身定心不定,二是身定心也定,三是心定身不定。你这种是身定心也定,所以在入定的前期有一种现象,抓住似睡非睡的瞬间,就能改变这种现象。,空无不是理解的同修:我看一些资料上说,空无是佛教引入中国翻译时的一些说法。空无都是心生,因人而不同,是不是一样,只是一些人的理解不同而已。这个并不重要。不矛不盾:空无并不是理解的,他是自自然然存在的。举个例子讲,一张纸有它的正和反的两面,容器有内外,物体有大小,距离有长短,离开大,小不成立;想把正面去掉,反面也就不存在。人住在万有里,肯定有个什么也没有,这并非是文字游戏,只有明白有,再明白什么也没有(空性),才是圆满的。如果拿它当文字游戏,你只能作对了一半的人。,直观当下同修:老师,观念头后怎么用心看?后怎么又注意自己呼吸了?泰山客:只是个观,没有再用心看这一说,呼吸不是念吗?同修:是的。看来我看到的都还是念啊! 泰山客:阿弥陀佛!只是观或者看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