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我 认 知 0.5d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3581713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 我 认 知 0.5d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自 我 认 知 0.5d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自 我 认 知 0.5d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自 我 认 知 0.5d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自 我 认 知 0.5d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 我 认 知 0.5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 我 认 知 0.5d(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 我 认 知,Who are me?想说认识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哈佛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及时行乐,虚无主义,未来,2018/9/3,3,问题. 你能客观评价自己吗?,把认识自己作为自己的任务,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塞万提斯,一、自我的本质与认识自我,1. 自我测试 假设你想让某人知道你的真实情况。你可以告诉她关于你自己的20件事。这些是可以包括你的个性背景、生理特征、爱好、属于你的东西、你亲近的人,等等。总之,就是任何能够帮助这个人了解你的真实情况的东西。 你会告诉他什么?,2.自我的本质,自我知觉包括: 1)由对自己的看法与信念所组成,为宾我, 2)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为主我。

2、 自我的概念:即自我的内容。 自我意识: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 独立的自我观:以自己内在的想法、而不是以别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的方式。 相互依存的自我观: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经常会受到别人的想法、感受及行动的左右。,3.自我的功能和组织功能,内涵:人们可以利用自我图式,帮助我们去对自己进行了解。 自我图式:帮助人们去组织对自己进行了解的心理结构,它会影响人们所注意到的、所思考的和所识的关于其自身的信息。 自我参照效应:人们对于有关他们自身的信息识记效果更好的倾向。 自我的管理功能:人可以作计划,并对其行为进行控制。,4.人们认识自我的三种方式,5、内省,

3、自我觉知理论: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与价值观来评价和比较自己的行为。 因果理论:关于自己的感受及行为起因的理论;通常源于自身所处的文化。 人们在自我反省时,常常很难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许多心理过程是发生在意识知觉之外的。,7、观察:自我知觉理论:,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者模棱两可的状态时,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和感受。,7、观察:理解自己动机和情绪,内在动机:因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从事该活动的欲望。 外在动机:因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想从事某项活动的欲望。 过分充足理由效应: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外在原因引起的使得人

4、们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性。 情绪的二因素理论:情绪经验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的结果:1)我们必须体验到生理的激发;2)再为这个激发状态寻找适当的解释。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即使没有生理唤起,一个人对事件的解读或诠释也可能造成情绪的产生。两种重要评价方法:1)你觉得这种事对你而言是好是坏?2)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事件。,8、比较: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将自己和他人比较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态度。When? Who? Where? Why? How? 上行社会比较:将自己和在某种特定的特点或能力上比自己出色的人进行比较。 下行社会比较:将自己与那些在特定的特点或能力上比自己差的人

5、进行比较。 上行社会比较好吗? 同陌生人比较,你会- 同团体内的其他人比较,你会- 同关系密切的人比较,你会-,8.比较: Who?How?,1、如何留下一个好印象-印象管理,定义: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 逢迎:人们奉承、赞美他人的过程。 自我妨碍: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己难受的策略。 文化与印象管理 西方人倾向于选择自我提升策略,而东方人则更愿意自我批评。 当告知评价结果时,西方人会保留对自身的肯定意见,而忽略负面反馈;东方人则保留负面反馈,并将之作为自我反馈的机会。,二、如何进行自我管理,2、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常因为做了

6、一件和自己习惯的正面的自我概念不符的行为而产生。 人类行为的一个最有力的决定因素是源于我们希望自己维护一个稳定的、正面的自我形象的需要。 减少认知失调的三种方式: 改变我们的行为,使行为与失调的认知一致。 改变其中一项认知失调,为行为寻找理由。 增加新的认知,为我们的行为寻找理由。,3、认知失调与决策,决策的永久性: 决定越重要,造成的失调越大。 扭曲好恶决策失调是一个人在做了决定之后所产生的失调。 为付出努力寻找理由: 对于个体努力追求来的事物,他们倾向于提高自己对它的喜欢程度,4、不恰当理由心理学,外部理由:为解释自己失调行为提出自身之外的理由。 内部理由:通过改变自己的某些方面来减轻失调

7、。 反态度辩护:提出其个人信念或态度相反的意见或态度。 当个体缺乏足够的外部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何要克制去做一件想做/要的事情/事务时所引发的失调,通常会导致该个体降低对这个被禁止的的活动或事务的评价。 善行与恶行 如果我们帮助别人,则我们更有可能对他或她产生好感;当我们迫害或憎恨的时候,我们更有可能贬低我们所迫害或憎恨的人,从而导致更大的恶行。,5、自我合理化(1),自我差异理论:当人们对真实自我的感受与其理想自我有差距时,人们会经历痛苦。 一个学业失败者解决痛苦之道:把自己的表现归罪于考试不公、评分有误或老师教的不好等等。 自我评价维护理论:个人的自我形象概念可能会因别人的行为而受到威胁,威胁

8、的过程则取决于对方与我们的亲密程度,以及该行为与我们的相关程度。,2018/9/3,6.自我合理化(2),自我评价理论:当朋友在我们最善长的领域超过了我们,如何减少这种威胁带来的失调感? 疏远他,认定对方不是自己的亲密朋友; 改变自我定义中与某项表现的关联性; 改变自己与他人表现的相对性; 自我肯定理论:为消除某个会造成失调的威胁自我概念所带来的动机,人们会将注意力放在他们在某个与该威胁不相关的领域上的能力,并予以肯定。,2018/9/3,7.自我意识的偏差及调试,1). 过分追求完美 表现: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要求过高,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对自己十分苛刻;只接受自己幻想中“完美”的自我,

9、不肯接纳现实中的有缺点的自我。改善的途径与方法:树立辨证的认识观念;评价自己要有合理的参照系和正确的立足点;指定恰当的目标;悦纳自己。,2018/9/3,2). 过度自卑自卑感是对自己的一种不满的、否定的情感。调试方法:清醒的认识过度自卑的危害,下定决心改变;客观的认识自己,无条件的接受自己;正确的看待成败,适当的表现自己,享受生命;确定合适目标与抱负水平;正确看待得失。 3). 过分自我中心表现:只从自己利益出发,不能设身处地的进行客观思考,从来不知道为他人着想,只关心自己,不在乎他人,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管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克服方法: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要学会换

10、位思考。,2018/9/3,4). 过度的自我接受表现:自我接受是指自己认可自己,肯定自己的才能和局限,长处和短处都能客观评价、坦然接受。接受自我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过度的自我接受则是指人高估自我,对自己肯定评价远远超出自己的实际和表现,用放大镜看自己长处,很少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短处;用显微镜看他人短处,很少看到人家的长处。调试方法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要看到他人长处,欣赏他人独特性,理解尊重他人; 多与别人交往,以开放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要认识到给你正确反馈和批评意见的人,往往是真心为你好的人。,三. 自我与心理健康 1、自我认识,正确认识自我是心理健康的条件 马斯洛:健康的个

11、体接受自己和自己的本性,也能接受与理想自我的不符之处。 罗杰斯:心理健康者是那些能认真认识自我,不歪曲自己的知觉来迎合自己愿望的人。 问题:正确认识自我是否必要?人们一定要了解自己才会健康吗?,2. 自我认识中的正向偏差:,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自己比别人更道德、能力更强,未来更幸福。 对自己的未来的判断正确吗?,3、积极错觉,许多心理健康者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与过度积极的自我认识有联系。 幸福的人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有很高的个人控制感;能积极地看待未来。 认为自己能力强、对成功有更高期望的人通常在工作中表现更为出色。 正确 认识 自我 才健 康?,4. 案例:谁恢复的更快?,5.自尊与失败,自尊:对

12、自己的态度 自尊的三种形式 整体自尊: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它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 自我评价:个体评价自己能力和特性的方式。 自我价值感:瞬间的情绪状态,尤其是那些由好的或坏的结果引发的情绪。,6.案例:谁能轻松面对失败?,7.情绪痛苦的认知模型,如何提高自尊: 鼓励自己关注自身的优点 利用归因训练,将失败归于能力之外。 认识到“我做不好必不意味着我很差。 充分利用社会比较。,8.良好的自我意识的标准,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协调一致; 2)能够自我肯定、自我统合; 3)人格独立,同时又与外界保持协调; 4)能主动发展自我,并且自我有灵活性、适应性; 5)心理健康 9.正确认识自我 1)以人为镜; 2)通过生活经历了解自己; 3)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验来认识自己; 4)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己; 5)通过专家咨询来认识自己,10.积极悦纳自我:是发展健全自我的核心和关键。,1)无条件的接受自己的一切和喜欢自己; 2)接纳自己的不完善和失败,这是自信的表现; 3)珍惜自己的独特性,建立实际的目标,扩大社交圈子,多对自己进行鼓励和奖赏。 11.有效的控制自我 1)要正视现实,理智的对待面临的问题; 2)适当的宣泄,转移; 3)正确的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责难,抵御来自外界的不良刺激; 4)正确的评价自己; 5)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 6)总结经验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