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居民-特殊的旅游资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02533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地居民-特殊的旅游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旅游地居民-特殊的旅游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旅游地居民-特殊的旅游资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旅游地居民-特殊的旅游资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旅游地居民-特殊的旅游资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旅游地居民-特殊的旅游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地居民-特殊的旅游资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0 4 年 3 月 第 33 卷第 2 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黄筱焯,范能船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旅游地居民 特殊的旅游资源摘 要: 旅游地居民是构成旅游地人文景观的主要因素,古往今来的各种历史遗迹或现代景观都是在旅游地居民特有的文化中形成的。从这一角度解释, 可以认为旅游地居民也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旅游地居民对于旅游业的态度更是影响到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发展旅游业,有必要研究旅游地的居民。关键词:旅游地居民;旅游资源;旅游业;态度旅游业的迅速壮大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地居民是旅游业无法逃避的话题,是旅游业

2、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有着研究的价值。出于发展旅游业的考虑,现在对旅游地居民的提法也有很多,但是国内专门针对旅游地居民的学术论文却并不多见。一般为发展旅游业,提出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包括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修养,培养旅游观念,养成文明礼貌,热情好客的习惯等,都是从游客的角度出发,为其提供最佳的旅游环境, 却很少为旅游地居民考虑。旅游地居民究竟在旅游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本文尝试做出解释。一、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资源的关系1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是指凡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 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不管是何种定义,旅游资源包括有至少有两方面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3、 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球圈层中的岩石圈、生物圈、 水圈以及大气圈形成的各种自然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则是指人文景观,是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的结晶,以其多姿多彩的造型、宏微有序的布局、五彩缤纷的色调、神奇奥妙的物象,展示了人类活动的大干世界,给游客以各种各样的美感。2】可见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少不了当地居民从古至今的长期作用。2旅游地居民: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1)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资源的关系诚如以上提出,一个地区所以能成为旅游目的地,与当地特殊的人文气息是分不开的。是当地居民造就了特殊而吸引游客的文化,当地居民与人文旅游资源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从这一意义来说,旅游地居民就是旅游资源

4、的特殊一分子。A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资源的相同点根据 文旅游资源的定义,人文景观是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结晶,而当地居民是形成这些景观的主体,何以会出现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文化,吸引其他群的到来,当地居民就是答案。仅仅拥有各种景观的旅游地并不具有十足的魅力,只有当地人的融人其中, 景观因之活泼起来,才使旅游地真实地体现了当地的本来面貌。所以旅游地居民是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因素。B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资源的相异点旅游地居民与一般的旅游资源最大区别就在于他具有生命力,有主观能动性。 换句话说,旅游地居民可以为自己选择于己有利的行为。他们可以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选择容忍游客一些他们所不能接受的行为;

5、他们也可以因为承受不了过多的游客、过多的污染破坏而排斥旅游业。 旅游地居民是可以做出自己决定的一个群体,因而在旅游业规划中,他们不像一般的旅游资源, 被动地接受人为的安排,而是可以参与决策,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利益,为旅游规划提出一些意见,而这些将直接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顺利与否。(2)旅游地居民于旅游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当人们经济上达到一定水平,并有可供自己支配的余暇时间时,就产生了更高层次上的精神追求,旅游业因而成为人们的选择之一。旅游吸引物是吸引人们到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的中心要素,它是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在因素的总和,包括旅游资源、适宜的接待设施和优良服务”而旅游地居民则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

6、因素。文化是由人造出来的,人是文化的主体,一个能吸引游客的地方,总是少不了人为的渲染。游客到当地免不了要与当地人接触, 免不了要浸染当地人文。当地人的好客可能是吸引游客回来的原因,不好的印象则会失去包括旅游者周围潜在游客在内的一大批游者,所以当地的民风是旅游者对旅游地形成何种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旅游地居民事实上也是当地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发展。二、实际生活中旅游地居民与旅游业1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及表现国外对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态度作过不少调查。旅游地居民显然对旅游业抱有一种矛盾的看法。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为他们的收入创造了一个新的出路,从中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收益;另

7、一方面,旅游业也为他们带来了困扰:交通拥挤,人满为患;酒醉闹事,犯罪率上升; 当地悠久朴素的民风岌岌可危,道德风貌堕落等等。而在选择何去何从的问题上,反对发展旅游业的呼声被淹没在快速发展旅游业、以赢得经济效益的洪潮中在美国乔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 的 克里斯汀娜约瑟夫(Christina A Joseph)等写的妥协下的反抗旅游业与东道社区(Mediated Resistance,Tourism and the Host Community) 中,对印度普什卡地区作的调查研究就说明了这一倾向。“妥协下的反抗”即小镇居民在谴责旅游业为当地社会、 风俗、宗教等带来破

8、坏的同时,又都积极地投身于旅游业以获得经济收入。显然在各种需求中,他们选择了先填饱肚子。在当地人赚取外快的同时,他们也让西方的性解放、毒品、拜金主义等在他们的土地上漫延开来。美国费城的德克赛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 的朱里奥 阿拉姆贝瑞 (Julio Aramberri) 的 迷失的东道主旅游理论的范例(The Host Should Get )st Paradigms in the Tourism Theory 中也有所反映。旅游业就是一种 消费商品或服务生产的社会现象,旅游者消费的就是当地居民所能生产或提供的服务。丹恩(GHS Dann)在其著作中描述当地人为“虽然与游

9、客并肩走着,却是一些仆人、供人娱乐者及小贩的形象”41(r61-81) ,正反映了当地人所能提供的商品服务。旅游业的回报是惊人的,以西班牙巴利亚利群岛为例。1998 年当地游客数达到1,010 万人次,而1960 年代仅有 4O 万,同年人均年收人为18,600 美元,远高于欧洲中等收入水平,是西班牙收入最高的地区。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地区前仆后继地发展旅游业,而很少顾虑当地社会和居民将会付出的代价。同时,阿拉姆贝瑞指出旅游地真正赚大钱的并不是当地旅游资源的拥有者, 而是大批外来投资人和办企业的人以及少数当地人,而大部分当地人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 出卖体力为主的低层次工作。这种不合

10、理的情况并不能使当地人真正实现自身需求, 必然为旅游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为什么旅游地居民会放弃自己更好的享受,而愿意充当外来享受者的奴仆,从事一些低等的服务活动呢?是什么使旅游地居民纷纷掉进钱眼里的呢 ? 2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A理论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20 世纪 50 年代成形的层次需求理论在人本主义浪潮中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以探求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而马斯洛的这一理论不难用来解释旅游活动中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者间这一矛盾的关系。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与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等5 个层次。只有满足了低级需

11、求,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喂饱自己及全家之前,登高、潜水等工作是否安全不在人们考虑范围之内,维持自己的尊严或潇潇洒洒地出外游历一番更不可能。当人的机体被某种需要主宰时,“其他需要可能会全然消失,或者退居幕后”, “它还会显示另一个奇异的特点,人关于未来的人生观也有变化的趋势”。B解释旅游地居民消极参与旅游业的原因 旅游者能出外旅游休闲,至少是达到了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除了日常开支外还能支付额外如休闲活动的开销;二是有了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这也就意味着解决了温饱等生理需求开始寻求更高层次需求。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很容易达到受尊敬,实现自尊的需要,同时很多旅游者通过在陌生

12、的环境中重新审视自己,观察社会, 寻求自身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达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旅游能较好满足人们高层次精神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说, 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越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潜力,而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而最初除有部分当地居民担心本地民俗的异化外,很多人因为旅游业表面上的 “一本万利” 满足了其基本的解决温饱、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而欢迎该产业。在满足旅游地居民最低级需求之前,人们还不会考虑更多的需求。从这一点出发, 就可以理解为何旅游地居民对于旅游业中出现的不合理隋况采取容忍、妥协的态度。 国外不少对旅游地居民的研究指出了这类现象。一方面, 旅游地居民与旅游者出现在同一时空却

13、为满足不同等级的需求, 旅游地居民显然在需求层次上要低于旅游者,旅游者得到满足是以当地居民的付出为前提; 另一方面, 旅游地居民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又不得不忍耐所受的损失,所谓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以上例子都印证了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旅游地居民通常都感到了由旅游业带来的诸如交通拥挤、犯罪率提高、民风堕落等消极影响,然而金钱上、 物质上的收益暂时掩盖了这些瑕疵,或者说旅游地居民在满足其最低需求前还不愿考虑其他因素。(2)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A理论巴特勒 (Butler)1980 年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就被广泛地运用于旅游地规划中,这一理论将旅游地的发展划分为开发、参与、 发展、巩固以及停滞等五个

14、阶段:旅游开发初期,旅游地受旅游业的影响比较小,旅游设施也不完善;参与阶段中, 当地社区开始涉人旅游业,而旅游设备等也开始逐步完备,旅游业发展加快;以后旅游地社区经历旅游业高速发展,稳步发展及至最后的停滞不前,能否重振旗鼓,还是最终衰败则取决于当地努力。B旅游地居民所处的参与阶段相应地,旅游地居民初期只是处在好奇、摸索时期,旅游业开始起步,旅游地居民会以从事低层次行业来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从经济收益角度来看,他们是乐于见到旅游业的欣欣向荣的。 而这一状态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旅游地的发展阶段,直到旅游地居民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开始考虑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此时由于大量游客的涌人而带来的诸多麻烦与不便等弊端就

15、凸显出来, 引发当地不满, 使得旅游地居民相比旅游地本身提前进人滞后甚至衰落期。而在中国,由于旅游业起步相对较迟,很多旅游地也还处在探索、开发阶段,因而旅游地居民相应地也只是处在为自己谋求经济利益的阶段。具体来说, 旅游地开发初期,旅游地居民刚接触旅游业,结队而来的游客带来陌生的文化,给当地人开了眼界,就好奇心理来说,人们是很乐意接受偶尔而来的游客,甚至结成友谊。而旅游业开发初期,旅游设施的缺乏,没有造成明显的隔阂。相反也可能在无形中拉近游客与当地人的关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访的游客大幅度增多,如上文提到的西班牙巴利亚利群岛,1998 年当地游客数达到1,010 万人次, 而 1960 年代

16、仅有 4o 万,这就很难再出现开发初期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和谐氛围,初期游客带来的新鲜感为各种不适所取代,外来文化成了入侵的异族文化。同时旅游地的开发渐渐成熟,旅游设施完备,而为了吸引游客,通常为其提供的高品质设施与服务,是当地人无法享受到的, 当地人的不平衡心理骤升,很难再使其付出真情服务,游客因而不能真正体味旅游地的人文魅力。这一阶段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产生厌恶、仇视的情绪, 使他们暂时克服这一情绪的也只有伴随旅游业而来的巨大利润。旅游地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经历其生命的全部阶段,而旅游地居民可能会停留在初期的参与阶段,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参与旅游业,当他们反对旅游业的发展时,即说明他们已脱离初级阶段,在实现个人生理需求后,开始考虑影响到其生活质量的问题。这时就更需要在旅游规划时慎重考虑旅游地居民的利益。三、如何保护旅游地居民这一特殊的旅游资源1提高旅游地居民的自身素质经济不发达, 交通条件差的地区因为开发不够,保持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因而更容易发展旅游业。同时这意味着这类旅游地的现代教育滞后,而当地居民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