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讲解——名师指导篇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共111张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3495734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讲解——名师指导篇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共111张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讲解——名师指导篇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共111张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讲解——名师指导篇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共111张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讲解——名师指导篇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共111张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讲解——名师指导篇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共111张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讲解——名师指导篇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共111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讲解——名师指导篇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共111张(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专 题 十,考场传真 命题报告,核心突破 考向预测,热点链接 多维探究,栏目索引,考场传真 命题报告,高考题组一 哲学思想,高考题组二 唯物论,高考题组三 认识论,高考题组四 主观题,高考题组一 哲学思想,1.(2013天津高考)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

2、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中科学家通过实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取得了新的进展,表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项符合题意。 B项说法错误,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材料没有涉及哲学的产生、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C、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2. (2014山东高考)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

3、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解析 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对朱熹和陆九渊的观点的理解。 “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的观点,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世界的本原是“吾心”的观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C项; 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 C,高考题组二 唯物论,3.(2014北京高考)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这表明( ) 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 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时空观念对社

4、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题眼是“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农舍和劳作有关”。时空观念来自农舍和劳作,是对当时客观存在的反映,故正确,选C项。 说法错误,时空观念不是来源于主观想象,而是来源于客观存在; 说法错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答案 C,4.(2014重庆高考)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

5、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等题眼信息。 “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表明我们按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D项入选。 A项中“就”、B项中“根本上”、C项中“消除”表述错误。 答案 D,高考题组三 认识论,5.(2014山东高考)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6、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说明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体现了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故选C项。 A项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与题意不符; B项错误,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能够全面认识世界; D项错误,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本身是正确的认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 答案 C,6.(2014浙江高考)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

7、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幼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 ) 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研究人员的发现改变了长期以来对小鼠辨别音高能力变化发生阶段的认识,表明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也表明认识的真理性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而发展,符合题意,选D项。 材料没有表明这一发现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与题意无关; 真理具有客观性,错误。 答案 D,高考题组四 主观题,7.(2014安徽高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

8、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材料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材料中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本题以国家关注农村经济发展为背景综合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分析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需要回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政府科学民

9、主决策、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等知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是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的知识,需要回答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知识。,答案 (1)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如村民向政府提出建议,专家论证等。政府审慎用权,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如政府听取村民、专家意见、制定政策等。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如政府出台政策,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如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采取了一系列举措。,(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0、。当地政府立足实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出台政策,引导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政府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政府组织考察,发展经济,体现了实践的决定作用。,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的规律。 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命题感悟,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 (1)通过引文的形式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和派别的理解。 (2)本专题内容可依托的热点材料有: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11、论体系、重大科技活动等。,核心考点一 哲学及其派别,核心考点二 世界的物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核心考点三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 性的统一,核心突破 考向预测,核心考点四 实践和认识,核心考点一 哲学及其派别,1.哲学是什么,2.哲学的基本派别,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提示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是科学之科学。( ) 提示 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误点诊断,3.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 (2013广东高考,33D) 提示 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

12、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2012江苏高考,25B) 提示 哲学来源于实践。,5.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 ) (2014广东高考,35A) 提示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以非科学的哲学指导实践会犯错误。 6.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 (2012天津高考,9) 提示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命题猜想,从考查的内容看,哲学与世界观、具体科学,唯物主义及其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是考查的重点。从考查的题型看,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15年高考,可能会以古今中外

13、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的经典言论、漫画等为命题载体。,命题点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 预测题型:选择题,1.“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表明( ) 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对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 B. C. D.,解析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不选; 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14、2.下列选项与漫画立即表态反映 的哲理相同的是( ) A.存在即被感知 B.水是万物的始基 C.天地合而万物生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命题点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 预测题型:选择题,A,漫画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与此一致。B、C、D都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核心考点二 世界的物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1.世界的物质性,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误点诊断,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 提示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客观实际才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2.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 提示 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5、,3.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 提示 意识作用具有二重性,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4.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 (2014新课标全国,20) 提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有本质的差别。,5.意识是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 ) (2014天津高考,4C) 提示 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 误的。 6.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2014江苏高考,27A) 提示 意识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意识自身不能改造世界。,命题猜想,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意识的本质和特点、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考查的题型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2015年高考可能以名人名言、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重大社会变革等为载体命题。,3.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50分。对此,多数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表示反对。这说明( )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 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