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四中全会决定解读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53469458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静:四中全会决定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赵静:四中全会决定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赵静:四中全会决定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赵静:四中全会决定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赵静:四中全会决定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赵静:四中全会决定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静:四中全会决定解读(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政法部教授赵静,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各方热评:四中全会首次聚焦依法治国,“法治中国”迎顶层设计四中全会描绘依法治国“升级版”四中全会绘制依法治国路线图,用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相信全会将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以依法治国作议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开拓此次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将为中国模式注入更丰富的内涵,也让国际社会充满了新期待,一、决定的背景和重大意义(一)四中全会基本情况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

2、10月20至23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4人。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四中全会主要议程:4项议程1,向全会报告工作2,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4,人事调整,主要内容一、决定的背景和重大意义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体部署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认识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举措,原中央委员:李东生、蒋洁敏杨金山,王作安走向中央委员席,(二)四中全会为何聚焦依法治国-时代背景历届四中全会主题,中央全会第一次以法治为主要议题-时代背景是由形势与任务决定的。依法治国在党

3、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1,推动发展需要法治,从某个视角来说,社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军事阶段建设阶段管理阶段夺取政权促进发展平衡利益,现代政府管理主要是法治管理,执政者必须依法执政。,2,深化改革需要法治,家庭承包责任制及农村改革:小岗村-承包法-流转管理办法,由“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有两个特点:一是从“点”开始,逐步向“面”拓展,

4、个别经验上升到一般经验;二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再由领导层进行概括、总结和推广。顶层设计有两个个特点:第一,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第二,谋划全局、带动长远。,:“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3,化解矛盾、维护稳定需要法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

5、机制障碍较多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十八大报告,平度市杜家疃村“守地”农民帐篷起火,一死3伤。浙江苍南县城管与民众冲突事件,抵制PX项目的群体性事件:2007-06,厦门反对PX项目“散步”2011-08,大连市民游行反对PX项目2012-10,宁波镇海村民反对PX项目2012-07,四川什邡市反对钼铜项目2012-07,江苏省启东反对px事件2013-05,成都彭州PX项目反对活2014-03,茂名市民反对PX项目

6、聚集,2014,10,14,云南晋宁血案数,百人发生械斗.8死18伤16人被问责,维稳思路偏差:处理社会矛盾“去司法化”,治标不治本。陷入“维稳的怪圈”,必须转变思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4,遏制腐败需要法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三)决定的总体框架全会决定共分三大板块。导语和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属于总论。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阐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第二、三、四、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从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发,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7、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行论述和部署。第六、七部分和结束语构成第三板块。讲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四)决定的重大意义1,宣言书: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法治之路,表明了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决心和信心。2,路线图: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规定了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3,催化剂:催生一批新制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4,里程碑: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节点。,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五、一、一、六),(一)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五个必须坚持”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必

8、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5,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二)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一个总目标,(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道路一条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四)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6项任务,三、依法治国的新认识,1,第二次大转折:依法执政的新路线认识的转折战略与方式的转折2,依法治国指导思想的变化(5+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3,依法治国认识新高度前所未有重视法治1)从工具走向

9、依据2)从局部走向全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体现推进各领域改革发展对提高法治水平的要求,而不是就法治论法治。3)从简单走向丰富,4,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新认识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的保证,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5,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正式的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概念。法律体系-法治体系,经过了17年的发展时间。6,突出宪法的权威地位第一次将依宪治国写进党的中央会议文件,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举措,(一)完善以宪

10、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1,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2,完善立法体制3、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4,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立法的主要问题:1,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2,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确立宪法权威,扩大公民参与,变“闭门立法”为“开门立法”。,新举措:1,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2,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3,建立立法专家顾问制度。4,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5,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6,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

11、规草案。,三中全会: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我国的违宪审查我国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撤消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案例1:王春立等诉北京民族饭店案,宪法关于选举权的规定法律无保护选举权规定案件选举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选民名单案件通过民事诉讼获得救济,案例2:齐玉苓案,宪法关于受教育权的规定民法通则无直接规定案件,案例:广州某企业禁止员工外宿案,1广州黄埔区某工厂规定,禁止员工外宿。某员工违反该规定外宿,从住地到工厂途中,遇车祸受伤害,要求作工伤处理。遭厂方拒绝而引发诉讼。2争议

12、:厂方关于禁止外宿的规定是否有效?3黄埔区法院认为,厂方规定禁止员工外宿,违反了宪法关于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规定。4有学者认为,该案判决是中国法院适用宪法保护公民自由权的第一案。,实施宪法必须:1,宪法的直接适用:作司法裁判依据2,建立实效性的宪法监督机制(违宪审查),孙志刚案,宪法关于人身自由保护规定国务院:收容遣送办法(1982)孙志刚案,男女退休不同龄案,宪法(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国务院关于男女退休不同龄规定案件,(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6,全

13、面推进政务公开,主要问题:1,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2,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3,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法治改革的重点领域:司法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群众对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合理有关。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1,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3,推进严格司法4,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5,加强人权司法保障6,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新举措:(1)建

14、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合理调整行政诉讼案件管辖制度,切实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3)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4)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5)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6)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7)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

15、头预防-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2013年初,一起发生在河南陕县的案件引发关注。一起造成三死两伤的交通肇事案,在受害人家属没得到任何赔偿的情况下,法院以“被告人积极赔偿受害人家属经济损失90余万元”为由,对肇事司机“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事后,法官以“眼睛花”来解释错判原因。之后,主管副院长和庭长均受到处理,主审法官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法副院长:冤案存违背程序公正之处法官故意制造冤假错案是极为罕见的,在中国,冤假错案往往是奉命行事、放弃原则的结果。而在“叔侄冤案”上,法院“功大于过”。沈德咏称,要像防范洪水猛兽一样来防范冤假错案,宁可错放,也不可

16、错判。要严格按法定程序审判,佘祥林杀妻冤案,赵作海冤案,(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4,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法治文化建设的艰巨性:文化因素:缺少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不信法不守法选择性执法选择性守法,法律信仰就是人们对法的一种尊重、信赖和认同感哈罗德J伯尔曼,美国法学家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信仰-法治文明的源头,苏格拉底之死,我国古代汉语中的“法”和西文中的“法”的异同:相同之处:都表示一种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指引的规则。区别在于:西文中的“法”含义更丰富,在西方文化观念中,强调“法”具有维护权利、促进正义的属性。清末思想家严复在翻译法意时曾指出:“西文法字,于中文有理、礼、法、制四者之异议,或者说相当于这四者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