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总复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要点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3468472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考试总复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期末考试总复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期末考试总复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期末考试总复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期末考试总复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考试总复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考试总复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要点(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础知识串讲,主讲人:齐久恒,第一章 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一、理想信念的含义及其关系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 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 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 行的态度。理想和信念是密切相关的,它们是同一种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 个侧面。任何信仰都包含着信念和理想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分别是这个 信仰的基本信条和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理想信念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的理想信念既是 多样化的,也可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第一

2、章 第一节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二、理想信念的三个基本特点1、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和实践性。2、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3、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和共同性。三、理想信念的四种基本类型1、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生活理想。2、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职业理想。3、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道德理想。4、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社会理想。,第一章 第一节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四、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三个方面的作用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导向作用。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动力作用。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支柱作用。可以简称:向导、动力、支柱三作用。五、深刻领会理想信念为什么在人生中具有这样重要的作用1、人生需要

3、有明确的目的,离不开追求目标和前进方向,理想信念 发挥人生的精神向导作用。2、人生需要克服外部困难,战胜自我,离不开奋斗的动力和毅力, 理想信念发挥人生的精神动力作用。3、人生需要精神意志,支撑自身,离不开奋斗的精神支柱,理想信 念发挥人生的精神支柱作用。,第一章 第二节 科学的理想信念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想信念,它有四个主要特点: 1、现实性2、科学性3、崇高性4、健全性,第一章 第二节 科学的理想信念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基本要求(一)基本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 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具体内容:1、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

4、职业理想。2、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生活理想。3、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道德理想。4、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社会理想。 (三)基本要求: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三、共产主义是人类最高的理想境界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章 第二节 科学的理想信念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 系。它们是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我们现在阶段的奋斗纲领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也是

5、全国各 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理想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未来的必由之路。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是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仍有其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需要共产主义理想指明前进方向。社会主义事业是向着共产主 义远大目标前进的运动。离开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就说不清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没有离开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没有离开共产主义 的大方向。3.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为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当代大学生应该科学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6、共同理想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从 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追求崇高理想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第一章 第三节 树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一、确立理想信念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1、把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信念。2、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自觉抵制邪教。,第一章 第三节 树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二、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现实上看,一般人们对理想的美好有着充分的想象,对实现理想的 艰难往往估计不足。1、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理想变为现实是一个过程

7、。一般说来,一个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实 现它所需要的时间和努力就越少;理想越高实现它需要的时间越长。2、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的道路不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曲折。3、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尽管不同的理想实现的难度程度不同,但总起来看,任何一种理想 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第一章 第三节 树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三、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两个误区(一)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理想主观,现实客观;理想完美,现实有缺陷;理想的未来性,现实的当下性。另一方面,它们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现实孕育

8、着理想,理想来源于现实。简单地说,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需要经历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二)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如果认识不到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把两者对立起来,就容易产生两种错误认识,一是以理想来否定现实,二是以现实来否定理想。因此要走出两个片面性的误区。1、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这个误区往往导致对社会现实全盘否定,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2、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这个误区导致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消极乃至丑恶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同流合污。,第二章 倾注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第一节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

9、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 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 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 民族的精神支柱。重点是感情、责任、道德规范、政治原则、精神支柱。二、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1、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2、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3、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简称:爱故土、爱人民、爱国家三、爱国主义的三个优良传统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3、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第二章 第一节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四、深刻领会爱国主义的三个历史作用1、爱国

10、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 放和幸福贡献毕生精力,以此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这是中国知识分子 成长的正确道路。,第二章 第二节 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一、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 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确保祖国现代 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11、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每个爱国者都应做 改革开放的促进派。,第二章 第二节 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三、深刻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特征:五个统一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统一。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第二章 第二节 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四、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坚持爱 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每一个 中国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第一,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用社会主义取代

12、资本主 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 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第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 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章 第二节 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五、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在中 国这样的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爱国主 义所渴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根本无法实现。第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流血

13、牺牲,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建立的。第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 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历史。第三,当代中国,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代替中国共产党。,第二章 第二节 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六、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先,爱国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趋势下,并没有过时也不会过 时。其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注意防止两种 错误倾向:一是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的狭隘民族主义。二是妄自菲薄、 重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很容易变成卖国主义。最后,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最大限度地分 享全球经济增长的利益,同时,保持清

14、醒的头脑,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 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第二章 第二节 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七、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一)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是统一第一,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上,爱国主义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的核心作 用。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都是围绕着这个 核心展开的。第二,我们要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

15、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别需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第三,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立足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 用的原则,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第二章 第三节 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一、如何做新时期的爱国者(一)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二)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三)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1、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2、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爱

16、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第三章 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第一节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一、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 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 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二、人生观的含义和主要内容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 度。它是世界观的一部分,用世界观来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就形成了 人生观。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是三个方面: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 值判断什么样的人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第三章 第一节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三、人生目的的含义 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目的性。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在为某个具体的目的从事着具体活动。在这些具体目的之上,有一个总的、根本的目的,这就是人生目的。简单地说,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反映了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