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

上传人:oq****t 文档编号:5325842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4.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项目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占地面积:13.1hm景观设计:美国 ATA 设计公司设计时间:20072009 年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生态水环境建设如何在实施层面得以贯彻,而不仅仅作为一个观点和理论传播,是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之一。2007 年,ATA 团队得到一个难得的机会在杭州城郊建造一个以生态健康为目标的居住社区。委托方希望通过对场地的综合雨水管理和景观设计,为项目创造健康、积极的社会形象,并符合其成本控制要求。本着这一目标,设计师开始了一系列与现实的对话与碰撞。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西溪里项目位于

2、杭州市西北部近郊,距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北侧边界仅 1km。项目总占地面积13.1hm2,是一个由联排住宅、高层住宅、社区商业和一个幼儿园组成的综合社区。一条河流(五常港河)从其间流淌而过,将场地一分为二。一方面,杭州悠久的历史为项目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场地所处的城郊结合新区,周边多为近20年内建造起来的社区,地方传统并没有明显的体现。在这样的环境里,如何创造出既满足居民的当代生活需求,又具有长期生态与人文价值的生活空间,是设计面临的首要挑战。区位现状分析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由于杭州降水丰沛(平均年降水量1 0001 600mm,年降雨日 130160 天),项目又增加一重雨洪管

3、理和雨水排放的压力。道路积水和洪水泛滥是杭州年年面临的问题,雨季集中而大量的雨水能够使很多区域在短时间内变为池塘。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对新建项目的雨水排放提出严格规范,因此建造商计划把场地内雨水一部分排入市政管道,另一部分排入相邻的五常港河内。这是当地通行的做法,如果开发面积小,对水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可动辄十几甚至几十公顷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将很容易改变场地原有的汇水模式,对现有市政排水系统与河道形成巨大冲击,如果不加约束,势必会加剧雨洪问题。因此,设计师希望在本项目中,通过设计提高场地自身的雨水控制与管理能力,缓解市政管网和附近河道的压力。项目挑战雨洪治理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基于上述情况,本项

4、目有来自以下几个层面的要求与挑战:1)使用需求。即室外空间的尺度、位置、节奏和形式要满足各个部分的使用功能,并与建筑形态和空间关系协调。2)文化需求。作为长期生活在西湖水畔上的居民,当地居民形成了颇高的审美判断和标准,不仅要求视觉上的赏心悦目,还要体现文化价值。3)生态需求。景观设计要实现低造价、易实施的雨洪管理目标,将开发建设对周边环境、尤其是自然水系统的影响最小化,并保证新建环境的可持续性。项目挑战设计需求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概念总平面与实施方案芦园:联排里弄一,30地面可进行雨水收集,并将雨水排放至河滨湿地。芦园:联排里弄二,80地面可进行雨水收集,并将雨水排放至河滨湿地。中心湿地池

5、塘:80地面可进行雨水收集,并经由小湿地对水质进行净化。瑾园:高层住宅区景观,车库屋顶绿化,20地面可进行雨水收集,并将雨水排放至内部溪流和雨水花园。河滨生态公园:雨水花园和小型湿地可收集社区雨水,并经过滞留、过滤后排入河道。随园(示范区):车库屋顶绿化,60地面可进行雨水收集,并经由内部明渠和雨水花园排放至河滨湿地。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本项目中,综合雨水管理是景观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景观设计在场地设计和雨水管理两个层面平行展开。首先,景观设计根据各部分空间的需求确定室外交通、空间尺度、节奏和联系。雨水工程师同时根据场地规模、功能布局要求、气象数据,划分出适合的汇水区域,确定水系统的位置、

6、规模、范围及竖向控制点与排水走向。之后,景观设计师以此为依据,深化场地设计,发展出景观方案,再将此成果提交给雨水工程师,进行各区域的详细计算和节点设计。整个设计过程中,对外部空间与功能的考虑和对场地雨水管理的设计同时进行,互为依据。最终确定的方案,是将场地雨水进行全面收集,储存在不同大小的池塘和水池中,通过道路和建筑周边的种植明渠、覆盖植被的旱溪流和季节性的雨水花园的过滤,将雨水排放到两个市政排水点和河边湿地中。在这经过延长的排放过程中,一部分雨水得到净化和再利用,一部分原地渗透补充地下水,另一部分经过滞留后缓慢地排放到城市排水系统中(排水干管与河道)。设计方法紧密结合雨洪管理场地雨水收集与利

7、用设计概念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满足使用功能和生态要求后,还要为场地赋予文化特性,以获得更好的认知度。经过对杭州本地文化的研究,设计确定了以一系列点状水景和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组合,塑造出用当代语汇构成的传统空间意向。这些水景同时也是蓄水区或排水点。宁静、舒缓是本设计力图创造的环境品质,以营造出一种如水墨画般简洁而有感染力的氛围。项目挑战紧密结合雨洪管理整体种植概念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本项目在实施阶段遇到了诸多挑战,其中,根据计算和精心排布而成的水系统,在项目深化过程中反而成为了一个难题。其难点不在于技术方法或建造材料,而来自专业间的衔接。如前所述,场地设计是结合雨洪管理的要求完成的,其中

8、细节的落实依赖建筑、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配合比如,建筑排水与场地排水标高的衔接、场地雨水系统和市政排水系统的结合但由于建筑与市政排水采用的是传统思路,即雨水经由人工管道会被迅速排放到市政集中水管,场地无法收集到人工水体所需的预期雨量。虽然从委托方到各专业人员对景观设计理念表示赞同,但受项目进度制约,其他专业没有机会按此标准对设计进行全面修改。于是不得不根据现有条件逐步缩小蓄水池的规模,并分期调整水循环方式。项目中一些核心部分的景观设计得到了保留,但一些具有争议或未及完成专业间协调的部分,则以景观的放弃和牺牲作为结果。现实问题从概念到实施的矛盾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最终,90%的景观设计(场地布局

9、、空间形式、种植)实现了预期构想;雨水管理系统则在不同项目区块,分别实现了 20%90% 不等。综合统计,场地的整体雨水收集率约为 30%,以地表径流为主、及少量建筑落雨收集。大约 50% 的生态雨水系统得以最终实施,包括道路两侧和绿地周边的明渠与旱溪流、社区中心的生态池塘、沿河道的雨水花园和湿地区。社区入口和广场中几处观赏性水景和喷泉,原计划用雨水补给,因为委托方担心无法确保水质而放弃。实施后的景观是一个妥协的结果,也是构想和现实之间经过碰撞、协调后的结果。现实问题从概念到实施的矛盾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从本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反映出,生态雨水管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究其原因,可

10、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应用规范与执行标准的缺失设计的实施离不开行业规范与标准,目前各地对雨洪管理的要求尚未明确。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没有在地方法规中找到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换言之,法规规定得十分宽泛。以建筑和市政设计中对新建社区的排水量计算为例,有的按五年一遇计算,有的按两年一遇计算,更有甚者按一年一遇计算。以这样的标准设计,只要十年一遇的降雨就会造成场地积水泛滥,更不用说大规模城市建设本身导致的日益恶劣的场地条件。如果能根据发展建设强度,划分出不同层级的雨洪排放标准,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则可以对实施进行有效指导。目前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有趣的现象:学术界看到生态建设领域的空

11、白,将之作为一个有潜力的课题去研究;政府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将其作为政策去宣导。但从研究到实施、从中央政策到地方规范,则缺少详细、可执行的标准。而有意愿的建造方和设计师会根据手头的经验或直接参照欧美国家的标准去执行,颇有些民间自发的味道。这些零散的研究与自发的探索之间缺少衔接的渠道,无法形成有效的行业资源。虽然生态水环境的问题已经引起官方和全民的关注,但若实施环节中没有标准和规定,设计概念便容易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得到实践的检验。生态设计思考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专业衔接的矛盾因为缺少明确标准,前文所述的专业衔接矛盾在所难免。在城市建设最需要应用雨水管理的城市化开发建

12、设中,当前通行的做法是符合规范要求即可。当景观试图通过场地设计解决雨洪时,就出现了市政工程、建筑、景观等各专业标准不统一的现象。特别是在高密度的城市开发中,景观设计通常作为处理室外空间的手段,在程序安排上滞后于市政和建筑设计。这往往导致景观设计对场地的影响仅限于建筑之间的空白处,限制了雨水收集系统的范围和效果,让场地的生态效益大打折扣。对此,需要景观设计师主动与委托方和项目团队中各专业配合,提前说明设计意图和要求,在设计时间和影响决策方面争取更多主动权,为设计的成功实施增加机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景观设计师特别注意以下部分的衔接:1)建筑排水点与场地雨水收集系统的交接,即建筑落水口的标高、位置

13、与地面收水点的对位。2)与施工方的沟通与配合,雨水收集系统虽不需按建筑实施的精度完成,但施工对竖向高点与低点的控制、渗透池、护岸、种植池等位置的做法也有规范性要求。施工方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要求,就会出现按经验直接处理,保证视觉效果却牺牲了生态功能,违背了设计初衷。生态设计思考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专业教育中的弱项场地设计和雨水管理作为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技术问题,在教学中有所涉及,但并不深入。作为工程类的应用学科,景观设计不仅需要对美学、空间的深入理解和把握,还要具备工程技术知识和运用能力。以美国为例的景观设计师,在获得专业学位和职业注册资格前,要完整地掌握场地设计和雨水管

14、理的理论和应用方法,涵盖从基本概念到具体计算的方方面面。但国内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在此方面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知识与训练,不能应对实践的要求。由于对概念和技能的掌握一知半解,很多设计师在项目实践中难以发掘并实现宏观概念以外的想法,加之由于自身的知识不扎实,与其他专业配合时不能利用事实和数据支持自身的观点,常处于被动位置。生态设计思考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项目地址:荷兰费尔森市项目名称:荷兰费尔森市维克格公园占地面积:19hm景观设计:美国 ATA 设计公司设计时间:20042006 年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维尔塞隧道是在北海下方建造的一条当地重要的铁路和高速公路通道。自 2

15、0 世纪 60年代隧道建成后,维克格公园就被其分割开。在隧道的施工期间,公园的土壤组成也因施工发生了改变。此外,维克格公园现有的河道也成为了公园绿地和周围社区的屏障。 设计中,设计师对场地进行了重塑,新得设计方案通过整合现有的分散空间,以及恢复自然的生态系统,从而赋予场地一种更具凝聚力的休闲与生态功能。项目背景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修复原有河道成为新的景观元素 斯奇比克河是一条发源于赫姆斯格附近沙丘中的古老溪流。过去,这条溪流不断地从周围的景观中获得淡水,同时也受到海水潮涨潮落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溪流逐渐消失在周围的圩田景观中,不再是一条可识别的水道。设计师决定复原斯奇比克河的下游河

16、道,使它重现于维克格公园,这也意味着斯奇比克河最终将汇入北海运河。新的河道在原斯奇比克河下游河道的基础上进行修建,将公园的绿色空间串连起来,自行车道和休闲步道也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依照修复方案,这条河流还将被导入一条新的河道,这将赋予河流新的身份并使其成为公园中一处自成一体的景观元素。新的河道顺应园区的自然地势,高出地平面 30cm。这种人造环境与溪流所营造出的自然环境之间产生的强烈对比,正是该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设计重点元素河道城市生态设计之水系统设计对斯奇比克河流流域流线的重新排布设计解决了公园中存在的空间和连续性问题。维克格公园现有的空间结构由一系列相互交替的开放空间和已生长 40 年的林地构成。新的河道布设在这些开敞空间中,并充分利用了公园内的景观视线,使河道时而消失,时而可见,与游人产生互动,从不断变化的视角为游客展示绿地景观和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