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考历史近期复习策略及应试规律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3073772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高考历史近期复习策略及应试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黑龙江高考历史近期复习策略及应试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黑龙江高考历史近期复习策略及应试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黑龙江高考历史近期复习策略及应试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黑龙江高考历史近期复习策略及应试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高考历史近期复习策略及应试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高考历史近期复习策略及应试规律(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新课程高考历史复习策略及应试规律,(一)新课程以来陕西省高考情况,四年来文综一卷得分及各科一卷平均得分情况,2.15分,四年来文综二卷得分及各科二卷平均得分情况,2.42分,四年来文综三科平均得分对照,新课程高考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考查分值分布及结论,(1)从通史角度看,以中国史为主,略偏重于中国古代史;(2)从专题史角度看,政治史、经济史为主,文化史最少。(3)不照顾知识覆盖率;不考虑各模块间的均衡。,1.把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在历史复习的首位。,(1)依据考纲说明,整合知识,夯实基础。,(二)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策略,(2)关注知识、概念的理解和对时空概念的整体性认识,“举一反三,融

2、会贯通”。,(3)通过增加优质试题的训练,以增加阅读量,拓宽知识面,不拘泥于教材,多角度观察同一历史事物。,3.注意对基础知识的专题归纳比较总结。,(1)专题归纳:根据某个主题线索将其发展过程串起来的复习方法。实践证明将同类事物放在一起去记忆、理解,效果会更好。,总结归纳勤动手,线索清晰效率高,理解运用显功效。,2.按新课程体现的四大新史观理解复习。,(2)比较总结:有比较才有鉴别。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历史事件有或多或少的相似性,进行有机的而不是僵硬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加深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的认识。,在比较中找差异,在差异中去理解,在理解中更巩固。,(三)总结方法,掌握规律

3、,(1)了解新课程下选择题的题型结构。,(3)解答选择题应该遵循的六大原则。,(2)明确解答选择题的三个重要步骤。,1.解答选择题的规律,2.解答非选择题的规律,(4)多总结史学基本原理与思路方法。,加强解题能力训练,重视对试题分析,谢谢!,学历史到底还要不要去“背”?,考查特点:直接考查准确的史实记忆;准确记忆基础上的判断性考查;熟练基础上的灵活运用。,优秀学生切身体会:有效作答总离不开准确史实的记忆,A.试题“变着法子”大量考查了记忆性史实。B.记忆过程伴随着理解、迁移、概括等历史思维能力。C.熟能生巧。,基础知识是根本;理解记忆显能力;活学活用才升华。,一、中国古代史时空整合 1先秦时期

4、(远古时期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阶段特征】先秦 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主要表现】 (1)政治上: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的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 (2)经济上: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其基本特点,延续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 (3)思想文化:出现了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 ,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以通史方式整合基础知识,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公元220年

5、曹魏建立)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 【阶段特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表现】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 (2)经济上: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 (3)思想上: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春秋战国以来“百

6、家争鸣”的局面不复存在。,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曹魏建立581年隋朝建立)古代中华文明曲折发展 【阶段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融合的局面。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主要表现】 (1)政治上: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发展。武将专权、地方割据和民族政权并立,国家陷入分裂。中央集权严重削弱。士族地主势力发展,九品中正制盛行。 (2)经济上: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江南得到开发。 (3)思想文化上:封建文化得到继续发展。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危机。凸现个性的文人画形成;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南朝祖

7、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4隋唐时期(公元581年隋朝建立907年五代开始)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 【阶段特征】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建立了强盛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要表现】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对后世影响重大。 (2)经济上:曲辕犁、筒车的出现,犁耕技术完善,水利事业发展;海外贸 易进一步发展。 (3)文化上: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

8、;楷书、草书流行;唐诗更是流芳百世。,5宋元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元朝灭亡)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 【阶段特征】宋元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战争一度频繁,但各民族交流密切。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表现】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北宋全面加强中央集权,消除藩镇割据;元代实行行省制度。 (2)经济上: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坊”界限被

9、打破;纸币出现;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景德镇成为瓷都。 (3)思想文化上:理学产生;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高峰,活字印刷术发明、火药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文人画、风俗画各领风骚,宋词、元曲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6明清时期(1368年明朝建立1840年鸦片战争)古代中华文明的衰落 【阶段特征】明清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产生。与此相适应,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主要表现】

10、(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清设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2)经济上:两种不同经济形式并存。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和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江南一些地区和行业出现。 (3)思想文化上:民主启蒙思想出现,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一批总结性的科技著作;以红楼梦为代表的明清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事实;京剧诞生并发展。,以通史方式整合世界近现代史,一、资本主义萌芽时期:14、15世纪18世纪60年代,原工业化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1)重要特征:生产方式手工劳动生产组织形式手工业工场经济发展指导思想重商主义,(2)重

11、要历史事件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早起殖民扩张与掠夺文化科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与发展(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1)重要特征: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生产组织形式工厂经济发展指导思想自由主义(亚 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强调市场 的调节作用),(2)重要历史事件政治上:美国、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德国的统一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经济上: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文化科技:自由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达尔文进化论,三、私人垄断资本主

12、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三四十年代,(1)重要特征: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巨型企业)经济发展指导思想自由主义(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强调市场的调节作用),(2)重要历史事件政治上: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 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文化科技:凯恩斯主义、相对论与量子论、印象派绘画,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1)重要特征: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混合型企业)经济发展指导思想50-70年代: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80年代以

13、来: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思想(强调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2)重要历史事件政治上:美苏冷战、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经济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的发展、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苏联的改革文化科技:现代主义文学、毕加索与立体派绘画,纵向,横向,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物质文明,必修:人类社会经 济和生活领域的文明,从自然经济到 工业化、市场化,政治文明,必修:人类社会政 治领域进程中的文明,从专制、人治 到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必修:人类社会思想 文化和科

14、技领域的文明,从迷信、愚昧 到科学、理性,渔猎采集文明,(1)文明史观从文明演进角度理解阐释历史,分析文明的演进与交融。,以生产力标准把握文明发展走向,构建主干知识结构。,后三个阶段亦通称机器大生产时代,(2)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的含义:亦称近代化。指的是从农业文明专制社会向工业文明的民主社会演进变化的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现代化(近代化)的内容:,A.政治上:,民主、法治,专制、独裁,B.经济上:,自然经济,工业化、市场化,C.思想文化,迷信、愚昧,理性化、科学化,D.对外关系,闭关、隔绝,全球一体化,E.社会生活,传统、保守,城市化、现代化、世俗化,(3)

15、全球史观:以整体史观整合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工业文明横向从西欧早发内生型国家向世界其他后发外生型国家扩展,是世界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其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4)社会史观:也可以理解为非英雄史观,从具体的社会生活演进变迁过程来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去认识历史。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人物”,社会史则提醒人们关注“小人物”。如工业革命,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发明家瓦特、史蒂芬孙等大人物,社会史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无产者乃至童工、流浪汉等小人物身上。 以往历史关注的是 “大的方面”,社会史则提醒我们不要忽略“小的方面”。如经济

16、危机,以往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上,社会史则引导我们关注危机下的民众生活。,(2010海南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C,(2009全国卷2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