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血病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3765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白血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儿白血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儿白血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儿白血病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儿白血病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白血病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白血病PPT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护理查访,1,定义,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液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在我国小儿的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发病率最高,约为3/104/10万,男性高于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前多见。急性白血病占儿童白血病的90%以上。,2,病因及发病机制,白血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病毒因素:属于RNA病毒的逆转录病毒 与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宿主后,激活癌基因的癌变潜力,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2、电离辐射、放射等。可能激活隐藏体内的白血病病毒,使癌基因畸变或因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2、而致白血病的发生。 3、化学因素:苯、氯霉素、保泰松、烷化剂等破环了机体免疫功能,使免疫监视功能降低,而诱发白血病。 4、遗传或体质因素:不属于遗传疾病但与遗传有关。如家族中有多发性恶性肿瘤情况;患有其他遗传性疾病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儿,其白血病的发病率较普通小儿明显增高;单卵孪生儿中一个患白血病,另一个患病率为20%。,3,小儿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临床表现 分类 治疗 护理 健康宣教,4,(一)小儿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贫血,A,C,出血,B,发热,D,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和体征,5,1、贫血,贫血往往是首发症状,且呈进行性,主要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抑制。表现为:苍白、虚弱无力、活动后气促

3、。,6,2、发热,起病时既有发热,热型不定,一般不伴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合并感染时,常伴有持续高热,多为呼吸道炎症、牙龈炎、肾盂肾炎和败血症等。,7,3、出血,以皮肤、黏膜出血多见,表现为紫癜、瘀斑、鼻衄、牙齿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主要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入骨髓,巨核细胞受抑制使血小板的生成减少。,8,9,4、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可有压痛。骨、关节疼痛多见于急淋,部分患儿为首发症状。,10,11,(二)辅助检查,一、血象 1.白细胞计数高低不一,增高者约占50%以,以原始和幼稚细胞为主(30%90%),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减少,呈正

4、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数较低。 3.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 二、骨髓象 1.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2.白血病原始和幼稚细胞极度增生, 3.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4.少数患者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 三、组织化学染色和溶菌酶检查 :有助于鉴别白血病细胞类型。,12,(三)分 类,按增生的白细胞种类不同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形态学分型:急淋:L1-3急非淋:M1- 7,13,(四)治疗,原则:早诊断、早治疗、严格分型、按型选方案、争取尽快完全缓解。化疗药采用联合、足量、间歇、交替及长期的治疗方针。 目的:杀死白血病细胞,解除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

5、,使病情缓解。以至治愈。,14,1、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广州协作组2008化疗方案: 诱导缓解阶段(VDLP):VCR+DNR+L-ASP+Pred 巩固强化阶段(CAM):CTX+Ara-C+6-MP 髓外白血病预防: HD-MTX 再诱导阶段(VDLD):VCR+DNR+L-ASP+DEX 再巩固阶段(CAM-2): CTX+Ara-C+6-MP 每疗程均有鞘内注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V:长春新碱 D:柔红霉素 L:门冬酰胺酶 P:泼尼松A阿糖胞苷M:甲氨蝶呤C:环磷酰胺,15,2、对症支持治疗 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血细胞分离机:清除过高的白细胞 2)碱化和水化:预防

6、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和凝血异常等并发症 3)防治感染化疗后的粒缺期容易并发细菌、真菌感染及时有效抗生素(发热前8小时内用药) 4)改善贫血、预防出血输浓缩红细胞,维持Hb 80g/L输浓缩血小板,维持PLT2G/L,16,3、缓解后治疗,急淋间歇期维持治疗:6-巯基嘌呤和甲氨蝶呤交替长期口服。持续完全缓解2.53.5年者方可停止治疗。停药后跟踪数年。,17,(五)病情观察: 1观察皮肤粘膜苍白程度,有无牙龈肿胀、肝、脾、淋巴结肿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白血病细胞浸润症状。 2观察体温,注意各系统可能出现的感染症状。 3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瘀斑,消化道、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7、症状时。,18,(六)护理措施,一)贫血 限制活动,卧床休息,注意安全,补充足够营养,有心悸气促的患者可给予氧气吸入,做好输血护理。 二)出血 1鼻出血 鼻部冷敷,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压迫止血,严重时用油纱条止血粉作后鼻道填塞止血。 2牙龈出血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或口腔护理,避免刷牙损伤粘膜。局部可用明胶海绵止血剂贴敷止血。,19,3消化道出血 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头晕、心悸、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抢救,给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 4头面部出血 患者有眼眶周围瘀斑,眼底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按医嘱给予及时治疗。 5颅内出血 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按

8、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物,输注成分血。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记录。,20,三)预防和控制感染 1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期作空气消毒。大病房患者可戴口罩作自我保护,避免呼吸道感染。 2患者白细胞低下时可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有条件者入无菌洁净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 3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经常用漱口液漱口,口腔粘膜有溃疡时可用锡类散涂敷,真菌感染时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每日至少3次以上。,21,4保持全身皮肤清洁,特别要注意会阴、肛门的清洁,防止肛周脓肿。 5高热患者应执行高热护理常规,但要避免酒精擦浴及应用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退热药物。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院内感染。

9、7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22,(七)应用化疗药的注意事项,化疗药物会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因此静滴化疗药物时防渗漏 选粗、直、弹性好、非关节处静脉注射。 化疗前 生理盐水冲静脉并抽回血,确定针在静脉. 化疗时 化疗药与化疗药之间静注生理盐水。常巡视有无外渗。,23,化疗药外渗时 立即停止注射,更换注射静脉。局部用硫酸镁和利多卡因外敷或理疗。刺激性强化疗药外渗,回抽溢出药,普鲁卡因封闭、冷敷、硫酸镁湿敷等。化疗后 用生理盐水冲静脉再拔针。,24,(八)健康宣教,25,化疗期的宣教:化疗药物的毒性大,不良反应反应多,用药前应向家属及患儿讲解用药反应,让其心中有数。 告知患儿脱发是化疗期的正常现象,

10、可以戴假发或帽子,化疗结束后头发还会长出来,而且又浓密又黑亮。,26,预防出血的宣教:1、由于化疗致血小板减少,应让患儿卧床休息,避免碰撞。2、如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出血症状,或呕吐物及排泄物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3、各种穿刺后,压迫穿刺处至不出血为止。禁止用力搔抓皮肤,勿勿挖鼻孔及使用牙签,刷牙用软毛牙刷。 患儿发热时,只能温水擦浴,禁忌酒精擦浴,并且动作应轻柔。4、告知家属,烹调色,香,味俱全的高蛋白,高维生素,有营养,易消化食物给患儿进食,禁食坚硬及刺激性食物,有利于患儿机体早日恢复。,27,预防感染的宣教:1、化疗期间由于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应指导家属及患儿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通

11、风2次,每次15-30分钟,紫外线消毒每天2次,每次30分钟。2、限制或谢绝探视,室内禁放鲜花。3、指导患儿保持个人卫生,饭前,饭后勤洗手,及时更换衣物,每日预防性使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或碳酸氢钠液含漱,每日4-5次。4、由于患儿生性活泼好动,家长应买些轻巧且趣味性强的玩具,让患儿在病床上愉快的玩乐及休息,避免到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28,(九)出院指导患儿化疗结束出院时,告诉家长必须按时带患儿来院进行维持治疗,定期复查。在家期间应预防感染,加强营养,如出现贫血,出血加重,发热等不适应及时来院就诊。,29,(十)案例,患儿、男、14岁。患儿父母半月前发现其面色苍白,当时未见皮肤瘀斑、瘀点,不伴发

12、热,不伴鼻衄、牙龈出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发热,不伴抽搐,家属未予重视 。今日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130.9G/L,LYM 102.4G/L,HGB 61g/L,PLT 23G/L。后来我院门诊就诊,复查血常规提示:WBC 81.59G/L,LYM 71.8G/L,HGB 53g/L,PLT12G/L。患儿自起病以来食欲及精神稍差,大便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门诊拟“出现面色苍白半月”门诊拟以“贫血”收住院。,30,查体所见:体温38.50C,脉搏102次/分,呼吸26次/分,体重51kg。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颈部、腋窝可扪及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尚可,无压痛,无粘连,口腔粘膜光滑,咽部稍充血,双侧扁桃体II度肿大,表面无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2次/分。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未触及震颤。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4cm,质中,无压痛,脾肋下3cm,质中,边缘锐利。神经系统查体无特殊。,31,提问:,1、根据病例查找有那些临床表现?2、根据临床表现提出相应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32,谢 谢,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