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自动化与电子商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3059655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自动化与电子商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商业自动化与电子商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商业自动化与电子商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商业自动化与电子商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商业自动化与电子商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自动化与电子商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自动化与电子商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業自動化 與 電子商務,2,快速回應系統(QR),又稱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簡稱ECR QR之定義 以零售商、供應商、物流中心、製造商之間策略性的伙伴關係做基礎,達到生產與銷售之間的商品和資訊的快速流通之目標的一種產業網路(不只是單一企業,而是協力廠商體系)策略。 QR最早是由美國Wal-Mart於1986年推出 在其他產業也有此快速回應系統,譬如:日本豐田的JIT生產系統即是。,3,跨組織合作,跨組織合作的機制,從交易成本的觀點來看,主要是由下列四個構面所組成: 所有權 企業間可以選擇完全擁有對方所有權、合資或彼此間完全獨立 供應商的數目 供應商數目越多,

2、越能找到較低成本的供應商,但這會耗費相當的搜尋成本,使得組織本身必須控制本身供應傷的數目 契約 規範彼此的權利義務,相關議題包括:契約的時效性與完整性 合作的明確性 較高的合作明確性可以增加企業間資源的利用和附加價值,使組織間資訊完全流通,有助於群體決策趨於一致,4,企業程序再造(BPR),企業程序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可分為三種類型: 持續改善 (Continuous Improvement) XX公司最擅長 大部分企業在選擇作BPR時,最常採行此策略 失敗風險低、成本低與困難度最低、所需時程最短 追求標竿 (Benchmarking) 指尋找標竿企業,學

3、習它們的最佳實務 失敗風險低、成本與困難度適中、所需時程長 再造工程 (Reengineering) 大幅度重新設計企業的核心程序 失敗風險非常高、成本與困難度最高、所需時程長,5,流通業的基本作業活動,典型的流通業作業活動包含了下列三者: 進貨 每一個business剛成立時,先準備賣什麼?如何進貨? 銷售 如何銷售?銷售時以POS記錄顧客的的消費行為 存貨 定期實施盤點工作,6,及時採購之關鍵,及時採購(Just-In-Time Purchasing)可溯自及時生產 即當生產計畫底定後,如何將生產計畫中訂出的物料供應數量,在約定的時間及地點送達生產線上 涉及整個供應鏈的通路廠商之間供貨關係

4、的整合 目標 共同縮短供貨時程、降低所有參與廠商所持有的總和庫存水準 關鍵技術 條碼 EOS (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電子訂貨系統) 跨組織合作,7,及時採購之要素,及時採購從行銷學的觀點來看,包括下列三項要素: 採購一定的數量以滿足生產或銷售的需要 通常訂貨數量都很小,目標在降低庫存 該採購的數量必須在指定的時間抵達指定的地點 目標也是降低庫存的必要 善用配送及運輸的工具 當貨物運達目的時能迅速處理,8,銷售時點情報系統(POS),EOS侷限在採購機能,而POS則著重在銷售方面 狹義的POS包括:銷售、商品、顧客、店鋪與收銀等五項管理 廣義的POS則範圍大到涵

5、蓋整個企業,甚至上下游協力廠商 POS是分析掌握市場需求動態的利器 POS可與後檯電腦接收或傳送有關商品、價格及交易等資料 POS若與管理功能結合,透過統計分析的方法,能提供經營管理所需的重要情報 所以POS也可以被稱為流通業的策略資訊系統(SIS),9,整體流通機能之交易循環,整個流通機能由四種彼此牽連的交易循環所組成:(圖:10-3) 製造/批發循環 需求預測、生產排程、生產、倉儲、配送 產品行銷循環 廣告、促銷、消費者回饋、產品評價 零售循環 商品規劃、產品作業、陳列、消費時點、庫存報告 購買/消費循環 選購產品、使用產品、售後服務、客戶滿意度、店址/品類管理 而POS正是消費者與流通發

6、生接觸的最關鍵時點 POS的相關資料正可以反應市場動態,藉以驅動及活化整個流通機能,10,電子資料交換(EDI)的構成要素,EDI標準 專屬標準 為了滿足企業內統一的傳輸格式之需求 產業標準 1970年代初期,美國運輸工業聯盟為了簡化彼此間大量而沒有效率的文件處理過程,成立TDCC來發展商業文件的資料交換格式標準 1975年發表運輸業特有的,而且是世界上第一個EDI標準 國家標準 1979年ANSI授權ASC X.12委員會,以TDCC的標準為範本,開始建立跨產業而且具有一致性的EDI國家標準 ANSI X.12 國際標準 1987.3 聯合國研議出叫EDIFACT之國際EDI語法草案 EDI軟體 (包含轉換軟體、 翻譯軟體、 通訊軟體) 硬體 (可以是PC、工作站或大型主機) 加值網路 (為EDI的通訊傳遞),11,加值網路(VAN),VAN架構在基本網路(PSTN,公眾電話網路)之上 第一層VAN 管理通訊之網路 如:packet交換、通訊協定轉換 第二層VAN 管理資料之網路 如:e-mail、電子佈告欄、電子會議、電子論壇 第三層VAN 管理交易之網路 如:電子資料交換(EDI) 第四層VAN 提供加強式交易服務的應用 如:POS資料分析、電子訂貨系統(EOS) 、物流管理系統,12,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