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0325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科 第 4 组 NO.14 高中地理刘畅1.3 地球的自转理科 第 4 组 NO.14 高中地理刘畅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要认识和掌握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区分恒星日和太阳日掌握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等。2.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相关示意图概括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宇宙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理解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提高自己的地理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及热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2.太阳自转的地理意义难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三、教学方法本节内容

2、抽象, 重难点较多, 且无法直观地感知到地球的运动,必须通过一些地理现象和借助其他天体的视运动来分析推理。在学习活动中, 对知识、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探究能力的要求高,学生学习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与联想能力,将静态与动态、 时间与空间要素有机结合, 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采用演示法、 情境法、图解法、画图法,演示加强学生的认识。 这样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动态信息,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生动直观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突破难点。理科 第 4 组 NO.14 高中地理刘畅四、教学过程1、设问质疑,导入新课【设疑导入】我们的地球为什么不是正球

3、型呢?古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总结讲解】 “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要辩证的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正确, 但对于江西而言却是很不科学的。学完本节内容, 同学们便会知道问题的原因,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13,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的自转2、类比情境,剖析问题【新课讲究】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的运动知识,我们知道,地球的运动形式有自转、公转的两种形式。现在我们先来了解地球的自转【板书】一、地球自转的特征1、地球自转的定义(让学生自己波动地球仪,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提问】地球仪在绕着什么中心转动呢?地轴就是自转轴, 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在地球中真的有这么一根轴吗?

4、【讲解】正确。地轴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地球的内部实际上没有这么一根轴。我们把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那么,地球自转方向是怎么样的呢?(自东向西旋转)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下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转。(从不同角度演示地球仪自转)请同学们描述地球自西向东转。理科 第 4 组 NO.14 高中地理刘畅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侧面北极再看,自西向东旋转【板书】地球自转方向侧视:自西向东俯视:北极俯视逆时针南极俯视顺时针记忆方法: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地轴,指向北极星,四指为自转方向2、自转周期【提问】假如今晚 8 时在某一地点看到某

5、一颗恒星,明晚要在同一地点看到同一颗恒星应在什么时刻去看到呢?【总结】由于在计算周期时, 选定的参考点不同, 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分别是太阳日和恒星日【板书】太阳日:是指连续两次看到太阳的时间间隔,时间是24 小时,是我们平常所使用的时间恒星日:连续两次看到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时间是23 小时 56 分 4 秒太阳日恒星日 =3分 56 秒这样说可能同学们还很难区分太阳日和恒星日是吧?那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游戏,来区分太阳日和恒星日。【游戏】安排一个同学上台,充当太阳,老师自己当地球,首先面对太阳,理科 第 4 组 NO.14 高中地理刘畅然后地球绕着太阳一边自转一边

6、公转,自转一周 360 度后问学生, 老师是否还对着太阳,让他们自主思考,老师边转边讲解。【得出结论】 地球自转一周 360 度后并不是对着太阳, 没看到太阳, 所以太阳日是比太阳自转360 度所用的时间更短。太阳日是24 小时,地球自转一周是24 小时。又因为当以遥远的恒星当参考物时,可以忽略地球的公转,所以一个恒星日就是地球自转一圈360 度所用的时间是 23 小时 56 分 4 秒太阳日恒星日 =3分 56 秒【过渡】任何一种圆周运动, 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看书引导】 请同学们看 P14图 1.16,思考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有什么变化规律,

7、角速度有什么变化规律,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板书】角速度和线速度根据自转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多少?回答15/小时非常正确,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外, 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都是一样的。根据360/24 小时来推算,地球自转角速度大约15/小时, 1/4 分钟, 1/4 秒。但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及南北极点角速度为零。线速度是随着纬度升高而减小V=V0*cos(V0:赤道线速度:纬度)3、创设情境,巩固提高【情境 1】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时间来说明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情境 2】炮弹偏离目标来说明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情境 3】宾馆里的时钟显示不同的时刻来说明

8、同一时刻不用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课后探究】 自己动脑创建一个可以证明地球自转的实验,例如:运用一个装满水的脸盆,放在水平且不易震动的地方, 待水平静之后往水盆里放置一根木质牙签,在牙签的一段做好标记,并记好牙签位置,等过几个小时再去观察,就会发理科 第 4 组 NO.14 高中地理刘畅现牙签的位置已经转动了一个角度。4、布置练习,回顾新知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1、下列发射场最有利于发射卫星的是()A、拜科努尔( 46N)B、肯尼迪( 28N)B、C、酒泉( 40N)D、库鲁( 5N)2、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运行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自转速度比较,他们是()A、角速度线

9、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3、北京和香港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是()A、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B、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香港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香港4、行驶的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A、船的最前端 B、船的最末端 C 、船的底部 D、桅杆的顶端答案: D、C、C、D理科 第 4 组 NO.14 高中地理刘畅五、板书设计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地球自转的定义:2、地球自转方向:3、地球自转周期:4、地球自转速度: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运用了实验探究法。 自然地理属于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中的很多规律都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地球的自转运动就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探究。其次,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多问题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的, 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客观方面: 学校教学题材还不够完善,实验操作难度大。主观方面:学生各自知识储备不一样,所以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