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0067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14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背景资料】一、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 “毛先生泽东 , 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 , 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人粤。”二、补充注释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

2、) 。 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 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 句,五平韵。【示范教案】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二、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诵读能力。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

3、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词人正是在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2对比手法的运用。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 “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 “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 “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

4、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准确精当。【解决办法】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2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学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证。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3精讲必要的历史知识。【学生活动设计】1课外提前准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2课堂随教师诵读美读成诵。3观看多媒体。4自由讨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课内美读成诵。2通过抓住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二、诵读背诵1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3全班诵读,背诵。三、简要交代写作背景1指导阅读词前说明文字。2对下阙有关内容的解说。这首词写于1925 年深秋,大约是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

5、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毛泽东同志从1911 年至 1925 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高峰。“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 粪土当年万户侯”。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 ,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

6、的准备。四、带着练习二,就“意象”问题作必要的点拨“意象” 是意中之象, 即融人了词人情思的形象。本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 、万山(层林尽染) 、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词用最凝炼的语言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和思想。把握意象,可以从释句入手,释句则应从理解字面意思入手,抓住富有表现力、含有丰富意蕴的关键词、句来分析,尽量做到抽象的诗句、词句能够阐释,含蓄的句子能够解释。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意象,还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凭着联想和想象,补充字面所没有或作者有意省略的细节,揣

7、摩语句的言外之意,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并感受之,领略之,品味之。研究型拓展(多媒体字幕)1把这首词和舶沁园春雪作比较,自选角度,写300 至 400 字赏析短文。2把沁园春长沙和王安石的桂枝香作比较赏析。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四。六、板书设计:沁园春长沙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毛泽东立造像写意游人独立深思看借景抒情诗人关怀天下怅问直抒胸臆哲人忆旧言志携忆怀人忆事战士主宰沉浮记2 、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教案雨巷【教学目的】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 低回动人的意境。【教学设想】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教学步骤】一、导入: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 是什么 ? 生答:“多雨!”一

8、到阴雨的天气, 天是湿漉漉的, 地是湿漉漉的, 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 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下面 , 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二、作者简介“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 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 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 出自屈原的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 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 纯洁而温柔 , 多情又潇洒。戴望舒出生于3 月 5 日, 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 属于双鱼座。 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 以爱

9、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 , 喜好幻想 , 逃避现实 , 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三, 诗歌赏析 :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 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 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师配乐朗诵。2、欣赏完了这首诗, 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 的魅力 , 那麽 , 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 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 ”( 生笑 )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 穿什麽衣服 ?( 生安静 ) 无从知道 ,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 3、从文本中 , 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板书:丁香)丁香是什麽样

10、的呢,有同学见过吗( 展示丁香图片 ) ?丁香 , 又名紫丁香。 春季开花 , 花紫色 , 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 , 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 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麽,丁香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生 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生 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

11、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 (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生齐答:白蛇传。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 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生:肯定更美!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生:象

12、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 板书 : 春雨 ) 而雨巷 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 无边丝雨之中, 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4、至此, 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麽, 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生回答,师归纳总结: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

13、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同学们总结一下,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生回答, 师归纳总结: 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四、延伸拓展:其实,对美的追忆和留恋是人类共同的情结,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学们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

14、己的理解?学生踊跃发言:生 1:李商隐的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教师点拨)这段感情早已经逝去了,只剩下当事人面对着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来深深的怀恋,然而无论心里有多少痛惜,曾有的深情却也无可挽回了。当初怎麽就不知道珍惜呢?生 2:王菲的歌曲沧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词特别动人,“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 ” (教师点拨)两个人的交会只有一刹那,于是两个人的相互温暖也只在一刹那。短暂的宠爱过后,用漫长漫长的一生来回味这一刹那,珍藏这一刹那,于是,刹那即永恒。五、布置作业:1、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2、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写下自己对

15、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忆。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教学目的】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A。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教学重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2。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 ,走进诗人内心。二

16、。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徐志摩( 18961931) ,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 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 年赴美留学, 1920 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 年 3 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 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 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 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 年 10 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 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 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 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