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常见的心理现象及应对策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9123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常见的心理现象及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复习常见的心理现象及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复习常见的心理现象及应对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复习常见的心理现象及应对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复习常见的心理现象及应对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常见的心理现象及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常见的心理现象及应对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复习常见的心理现象及应对策略在高考前夕, 考生为了应战高考都在紧张地忙于复习,复习这根弦越绷越紧。这其中承载了太多的责任,既有学生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憧憬,又有社会、家庭、教师对学生寄予的种种厚望。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而且还影响到学生的未来。高度紧张的学习,已使高三学年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正是因为大家对高考的重视程度很高,不同程度的压力导致考生在复习阶段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现象。作为高三孩子的家长,如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和老师一起及时指导学生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自觉进行心理调适,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一)关于“克拉克现象”

2、:所谓“克拉克现象”是指那些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不能正常表现出所具有的竞技能力,比赛失常的现象。考场如赛场,不少考生也有类似现象。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高考这样的重要时刻,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这种情况被称为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也有的称之为“竞技综合征”。主要原因是考生期望值过高,而又缺乏自信。只想成功,又恐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症状随之而生。如何应对:克服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首先要增强信心。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实

3、力,才能在考场上沉着冷静,使自己进入“角色”,发挥出正常水平。其次要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考试的具体运作过程,而不去多考虑考试的结果。第三要注意多用正确和肯定的词语来唤起积极情绪,特别是在出现困难时,要用“冷静、细心、沉住气”等词语暗示自己,进行深呼吸,而少用否定性词语,如“别紧张、别慌、可千万别出错”等词。最后,考前合理安排生活,考试时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带上平日喜爱而用起来得心应手的用具等,这些虽属细节问题,却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态,克服可能出现的“克拉克现象”。(二)关于“高原现象”;参加过高考的同学在高考前复习中几乎都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成绩就再也难有较大提高,甚至

4、忽高忽低,沉浮不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遍存在于高考复习中的“高原现象”。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而言,“高原现象”是极其有害的。因为越是临近高考,大家就越是感到时间的宝贵,倘若迟迟不见进步,大家就会有再学无用、空费时间的错误认识,从而放松甚至放弃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这也是造成许多同学本来成绩不错而高考成绩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应对:1、要明白“高原现象”不是学习极限它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会提高的。因此, 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不少考生出现高原现象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习。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因

5、此,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有的考生由于高原期存在,情绪波动很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由于考生对高原现象不了解,又不能正确对待与克服,负面的心态影响了他的复习。2、要知道“高原现象”由多种原因造成要克服“高原现象”,首先就得弄清其产生的原因。众所周知, 知识体系是由许多知识点和能力点构成的,它们的难度和在平时的学习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有的甚至差别很大。一般来说,那些难度较低和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大家比较容易掌握;相反,那些难度较高和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点,大家往往掌握得比较差。再加上大家的思维特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千差万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偏

6、点”现象。在现代教学中, 由于学生数量众多和其它方面条件的限制,老师往往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甚至连学生有哪些“弱点”都很难搞清,整个教学只能按照“机会均等”式的方式进行。这就使得本来掌握得较好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断被重复,而自己的“弱点”却难以得到特殊照顾。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做着大量的无效劳动,另一方面自己的“弱点”却又难以得到强化,从而最终导致总成绩的徘徊不前,即“高原现象”的出现。此外, 每个考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考生要针对高原期的产生原因有的放矢地、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有些考生是由于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造成的,高三下学期的学

7、习是相当紧张的,不少考生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有些同学没有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在高考复习的不同阶段,复习内容不一样,学习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力求达到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有些考生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的不适应。也有些同学题做得过多也做得过乱,不仅做老师布置的卷子,而且买来很多卷子做,做

8、得昏头转向,甚至越做心中越无数,造成学习成绩不能提高,复习效率降低,出现高原现象。对于这种情况,考生就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做老师布置的任务,就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与成绩。3、不必对“高原现象”感到惊慌失措高原现象是高考复习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不足为奇, 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去加以解决,就会从“山穷水尽疑无路”,走入“柳岸花明又一村”。有些家长在孩子出现高考复习高原现象的时候惊慌失措,又要买这个又要买那个,往往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走出高原期。家长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心平气和、情绪稳定,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消除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的心态,有助于孩子平稳地走出高原期。绝大多数考生都会走出高考的高原期,有

9、的同学高原期的时间可能长一些,有的同学高原期的时间可能短一些。因此,我建议当许多同学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的时候不妨一起研究具体对策,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尽快地走出高原期。4、要分析并找准自己的“弱点”,针对性地加强训练首先, 要找出自己的“弱点”,可对平时每次检测的得分情况分项进行详细记录,然后对所统计的数据逐项加以整理,将其中明显偏高或偏低的数据去掉,计算出其余数据的平均值,就可看出自己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掌握情况,准确性是这一步的关键。一般来说,统计的次数越多,反映的情况就愈加准确,所以要尽可能增加统计的次数。第二, 针对自己的“弱点”,准备一定数量的质量较高的针对性资料或训练材料。确

10、保质量是这一步的关键。为此,要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仔细分析,认真筛选,择优录用。在这方面,可多求助于老师。第三,拿出一定时间,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定点训练。若各点的掌握情况相关不大,则选择二至三项提高余地较大又较易于提高的点作为突破点。由于这一做法增加了复习的针对性,克服了盲目性,因而不仅增强了效果,而且节省了时间,避免了大量无效劳动。(三)关于“心理饱和现象”;化学试验中有一个概念叫“饱和溶液”,是说将某种溶质不断溶入一定的溶剂中,达到一定量后就不能再溶解, 会出现饱和现象。其实, 人的心理也存在类似情况。当不断重复同一要求、反复进行强化训练,超过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心理饱和现

11、象,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处在高一、高二阶段时,对高中学习感到新鲜,加上离高考还远,常能轻松地参加文娱、体育、美术活动和各种课外活动调节自己,因而学习中思维敏捷、解题能力强、学习效率高。而进入高三后,考大学的目标被日益强化,其他活动时间被挤占,大部分时间进行的是重复性学习、做习题。 由于活动单一,学生常常出现心理饱和,常常出现差错,还表现出应付、疲惫、效率不佳。如何应对:家长要配合老师,帮助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不断变换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避免重复性学习时间过长,并开展多种趣味性活动来调节身心。同时,要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要求学生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即使遇

12、到心理饱和状态也不要紧张,可以先放下学习,活动活动筋骨,极目远眺,或者散散步,说说笑话,唱唱歌,放松自己,缓解紧张的情绪。这样可以减少饱和效应带来的精神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为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四)关于“习得无助”现象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小白鼠被电击,它四处奔跑,想躲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可是它跑到哪里都会被电击, 这样重复几次, 它渐渐会安静下来。之后再给它电击,它就不动了, 即使旁边就是安全区域。这个实验表明:生物在连续不断遭受挫折后,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于是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这就是“习得无助”现象。“习得无助”现象在高三学生中的表现就是:失败太多的学生,会丧失

13、信心,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会失去继续努力、继续尝试的动力。明知高三压力大,考试迫在眉睫了,仍然会无动于衷,不认真听课,不认真复习。如何克服:1、重塑信心是关键。我们许多学生平时成绩优秀,表明基础是扎实的。进入高三后,几次模拟考试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实力,出现“习得无助”现象。家长和老师就应该唤醒这些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不要以几次考试成败论英雄,要相信自己,“船烂了还有三寸钉”。2、鼓励孩子背水一战,永不言弃。十年寒窗,很快就是尽头,不要在靠岸的时候反而淹死了。人生能有几回搏?在人生的关键点上,不要畏缩,紧走几步,前面是柳暗花明又一春。3、帮助孩子分析多次失败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4、

14、老师要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不要搞一刀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自己进步了,会有成就感,就会重塑自信心的。5、对孩子要多鼓励,哪怕是一点点进步。要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五)关于“舌尖现象”不少高三学生在学习和考试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想不起来或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舌尖现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主要是学生的知识提取受到暂时性抑制导致遗忘。其危害性在于引起学生情绪波动和影响学生成绩的稳定和上升。“舌尖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平时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二是它的产生与情绪紧张相生相伴。如何避免:首先,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如指导学生通过编写知识提纲

15、,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手、耳、口、眼、鼻多感官协同共用,多渠道地巩固知识;并将重点知识与典型实例一一对称联结理解,遵循记忆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个性化识记方法。这样就能准确理解和记牢相关知识,需要时就能及时准确提取,从而减少“舌尖现象”。其次,要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让学生明白,产生“舌尖现象”是基础不牢和处在紧张考试环境中不可避免的,没有必要紧张,没有必要烦恼;另外,要教给学生保持冷静和放松的方法;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在“舌尖现象”发生时,如何回忆相关知识网络,并从中检索出有关信息,找到遗忘的知识点。如果还想不出,则应努力回忆面对的问题涉及的事例,以及涉及的相关例题,借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

16、线索。如还不行就应及时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题目上,以便从解答后面相关题目时从中受到启发而茅塞顿开。(六)过度焦虑现象近几年来, 尽管高校不断扩大了招生规模,但并未减轻高三学生的竞争意识,反而强化了高三学生的竞争意识。高考增加了高三学生心理压力,而且还产生了考试焦虑的心理现象。目前,考试仍然是高等学校选拔录取学生的主要渠道。高三学生正处于人生选择的重要时期,是人生的转折点。从主观上讲,学生把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关系到学生以后的选择职业、关系到学生人生的前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学生坚信,只要学习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就有前途,就能够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这是造成学生考试心理焦虑的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讲, 广大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和家长们“望子成龙”的良好愿望,这些都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也加大了学生考试的压力。这是造成学生考试心理焦虑的外在原因。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一种不可名状的压抑感和恐惧感便在高三学生中产生,这就是高三学生考试心理焦虑产生的由来。综上所述,高三后期学生最容易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现象。如果不认真克服,复习再努力也会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