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772057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5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2016-2017 学年高二语文 12 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总分: 150 分说明:说明:本试卷分为卷与卷两部分,请将1-3 ,10-12 ,17-19题答案涂在答题卡1-9 题位置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第卷(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9 分,每小题3 分) 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刘海峰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书院与科举是两个相当独特的方面。书院与科举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书院是有形的,科举是无形的;书院给人的印象多是建筑,科举给人的印象多是制度。书院也有无形的制度,但不是最主要

2、的特征;科举也有有形的考场,但至今多已灰飞烟灭。书院之名,始于唐玄宗时的丽正修书院和集贤书院。中唐以后,有许多准备报考进士科的士子隐居山林,潜心读书,书院便由习进士业的士人读书山林之风尚演进而来。过去多数学者都认为书院与科举的关系是疏离的,或者说书院具有反科举的传统,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己逐渐改变了这一看法。作为儒家文明的产物,书院是宋明理学的策源地和大本营。理学作为宋以后儒家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十分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书院生存的科举时代,士人反对科举只能居于修身齐家的层次,很难达致治国境界,更遑论实现平天下的理想。大多数书院教育家也 是深明此理的,因此他们本人积极争

3、取应举入仕,而且不反对书院学生应举入仕,主要是劝导学生要学问、举业并重。正如最著名的书院教育家朱熹所说的:“居今之世,使孔子复生,亦不免应举。”反对科举在当时既不合时宜,也不现实。如果能够应举入仕,具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之后,往往反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宣传自己学说的机会和条件。朱熹、陆九渊、湛若水、王守仁等书院大师都是考上进士之后,才有较好的学术和政治资本建立或修复书院,进行讲学布道。因此,书院治学与应举入仕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19 世纪西学东渐以后,处在清末“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国许多传统的制度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之下都逃脱不了被彻底否定的命运。康有为不仅在1898 年 6 月

4、 17 日奏过请废八股试帖楷法改试策论折,而且在该年7 月 3 日也上过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指出我国各直省及府州县都有书院,可惜所课皆八股试帖之业等无用之学,请求将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光绪皇帝很快采纳了康有为的建议。2 所谓书院改制, 其实就是废止书院制度,教育的重心从中学转轨为西学。书院改制、 科举停废,笔者认为都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结果。书院与科举被废止的时代,实际上是传统的农业文明逐渐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的时代。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许多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的传统事物都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例如,冷兵器被枪炮所取代、帆船被汽船所取代、国子监被大学堂所取代,等等。今天我们在看待骑兵、

5、刀箭、帆船、园子监、书院、科举等东西和事物的时候,应该历史地看其价值与作用。1923 年,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一文中认为,书院的优点,“没有教授的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课程简而研讨周,可以优游暇豫,玩索有得”。他兼采书院与学校之长,创立湖南自修大学,其教学和研究方法,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仍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摘编自刘海峰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书院与科举各有特色、互有区别但又互相联系,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B中唐以后,一些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以求仕进,隐居山林,潜心读书,书院也由此应运而生。C时

6、代和现实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如果孔子生活在那个时候,也很难不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D.科举选拔只满足个体修身齐家的愿望,对于治理国家和平定天下的宏愿则难以通过科举实现,因而遭到士人的反对。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朱熹等人考上进士之后,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以此为资本在书院讲学布道,体现了书院与应举统一的一面。B书院治学强调学问,应举入仕强调举业,过去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有对立的一面,但这一看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改变。C康有为先后呈上两道奏折,分别针对科举考试和书院提出改革,可以反映出二者在中国古代互相交织、“难兄难弟”的关系。D.书院和科举的发展与儒家

7、文化有密切的关系,19 世纪西学东渐, 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它们均趋于衰落。3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科举时代,书院中的读书人为了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参加科举的行为,是理想和现实的折中。B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待传统事物的价值与作用,即将其置于历史发展进程中,看到其不再具有意义而难免趋于消亡的趋势。C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过去对书院的很多看法是不全面的,当下的教育可以从书院的教学中汲取有益经验。D.毛泽东兼取书院与学校之长,创立湖南自修大学,以期学生能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展开研讨,最终有所收获。(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8、。 (12 分)穆旦:忠魂耿热满玉壶夏生荷1949 年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硕士学位。1952 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他本可留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任教,即便是靠着写诗也可能有很好的生活,但他却坚持要回国,要将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学翻译给新中国的读者。可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美国政府不允许在美的中国籍高级知识分子离开,穆旦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冲破重重阻挠,最终回到了祖国,在南开大学任外语系副教授。一回来,穆旦就开始紧张的翻译工作,为了给这个民族增添文学滋养,他甚至停止了写诗,以便专心于译作。5 年内,他便翻译出版了普希金的好几部代表作,以及拜伦抒情诗选济慈诗选等等。他的译作发行量很大,

9、以至于没人知道他是诗人穆旦,只知道他是翻译家查良铮。然而,穆旦不会逢场作戏,更不会说假话,遇事总是喜欢仗义执言,因此很不得一些人的喜欢,这也为他后来的连连厄运埋下了隐患。1959 年,在南开大学“反右倾”运动中,有人翻出了穆旦的过去,举报了他,天津中院随即宣布穆旦为“历史反革命”,判处他接受“机关管制”“监督劳动”。这是历史的悲剧,穆旦无力反抗。作为“历史反革命”的他,被发配到校图书馆,白天要从事打扫厕所、楼道等杂役,晚上则要写“思想汇报”“认罪反省”。亲朋们不再上门,穆旦也变得沉默寡言,当初他执意要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翻译文学,但现在却要放下手中的笔,“沉重的枷锁会被打断,牢狱会被颠覆,而门口

10、的自由将微笑地把你们拥抱, ”这是穆旦翻译的普希金的诗歌,但他不知道自己的枷锁何时才能被打破。4 4 年后,穆旦终于被解除“管制”,成为了图书馆的普通员工,虽然他仍然要定期写思想汇报,但毕竟能重新提笔了,此时的他决定完成一个宏大的计划,翻译美国作家拜伦的名篇唐璜,他曾对妻子说:“唐璜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部诗体小说,我一定要让中国的读者读到它!”此后,每天下班后,穆旦便急匆匆地赶回家里伏案翻译,他常为一行诗、一个字而整夜不能寐,为一条注释、 一个疑点而跑遍天津和北京的图书馆。穆旦用了整整3 年时间, 终于完成了2 万多行的 唐璜初译稿。但就在此时,“文革”爆发了,因为“远征军的问题”,穆旦再次陷入

11、困境,他被“红卫兵”抄家,没收和焚烧掉很多书籍和稿纸,好在他拼死保住了唐璜的手稿。1973 年,穆旦修改好了唐璜,并试探着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写信,询问能否出版,编辑回信说,寄来看看。穆旦兴奋不已,他用牛皮信封小心地将译稿包好,并在扉页上写上鲁迅的名句,用于激励自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侯炬火!”但译稿寄出去后使石沉大海。直到3 年后,穆旦才托朋友打听到唐璜的下落,友人告诉他: “仍然在出版社,暂不能出版,但编辑有意保留。”穆旦欣喜不已,可遗憾的是,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得知心血之作唐璜的消息。穆旦去世3 年后的 1980 年,唐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

12、出版。1985 年春,穆旦的骨灰落葬在北京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里,陪伴他的是一部散发着油墨香的唐璜。1981 年,穆旦被平反,友人为他送上了一副挽联:“坦荡荡玉壶冰心,血热热耿介忠魂!”这或许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吧。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穆旦曾这样写道:“我至今仍认为,人只能或为理想而活着,或是为物质享受而活着,享受到手的可能淡而无味,只有理想使生活兴致勃勃,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芝加哥大学毕业后,穆旦要将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学作品翻译给新中国的读者,就毅然放弃美国很好的生活,冲破了重重阻挠,最终回到祖国,开始紧张的翻译工作。

13、B.穆旦一回国,停止写诗,专心译作,以给民族增添文学滋养为己任,引介世界优秀文学。他用一生的追求和表达,温暖着我们这个民族。C.穆旦在“反右倾”运动中接受“机关管制”、“监督劳动”, 被迫中断了翻译工作。解除“管制”后,手中的笔用来写“思想汇报”“认罪反省”,人也变得沉默寡言。D.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回信让穆旦兴奋不已,他将修改好的译著唐璜寄出,又用鲁迅的名句激励自己,但他终究没能看到自己的译作唐璜的出版。5 5. 穆旦的骨灰落葬在北京的万安公墓里,为什么陪伴他的是出版的译著唐璜?请结合材料分析。( 4 分)6. 为什么说“坦荡荡玉壶冰心,血热热耿介忠魂”是穆旦伟大人格的写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

14、看法。 (5 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14 分)老街剃家刘建超老街把一些手艺活做得精湛的人称为家。你字写得好,写家;你戏唱得好,唱家; 你头剃得好,剃家。被称为家就是最高赞誉了,你手艺好,还德行高。在老街东关开理发店的老陆就是个剃家。小说故事里写剃头匠的传奇多了,老陆却是个没有传奇故事的人。论长相,普通的没有任何特点,扔在人堆里就找不着了。论身世,从小在老街流浪,十几岁跟着个剃头师傅打杂,师傅过世,他就接了理发店,平平淡淡。非要说出点绝活,那就是老陆左右手都会用剃刀,使推子,能给自己理发,那得有多么好的手感啊。有一年夏天,老街许多人得了角膜炎,老陆也染上了。生意不能停,

15、不能传染了客户,客户找上门来也不能怠慢。老陆就用毛巾蒙着双眼,凭着经验和感觉给客户做活,发茬齐整,与平时手艺没有什么两样,客户啧啧称奇。剃家的名声由此传开。老陆几十年在老街开着理发铺,童叟无欺,随叫随到。有的客户半夜要外出进货,需要打理,会去敲老陆的门。老陆屋里的灯就会亮起,他一丝不苟给客户理发刮脸梳洗干净,不多收一分钱。有时客户过意不去,多放下几块钱,老陆也会记在心里,下次你来理发就不会收钱。老街的买卖更新换代快,就是理发剃头的行当,没出几年也都换了门面,大大的霓虹灯映衬着美发厅、发型设计中心、美发会所,门口站立着的都是年轻的孩子,发型古里古怪的还染着各种颜色。老陆的招牌没换。老街人,尤其是

16、上了些年纪的人还是喜欢来老陆店里理发剃头刮脸。老街人还是愿意听理发推子咔哧咔哧的充满质感的声音,还是享受剃刀在脸颊上游龙走蛇的舒坦感觉。老街人理发爱扎堆,越是人多越来凑热闹,在等候当中抽烟喝茶,便把老街近几天发生的奇人怪事数落一遍,评论一番。有人说,老陆啊,你也招个小姑娘来给撑撑门面啊,洗个头什么的,你没有见几个老主顾都被有妹子的发廊给拉走了?那双嫩白的小手在头上抓搓着,比你这老爪子可舒坦多了。6 老陆只会憨憨地笑,说:“我可雇不起。要享受,你们也去。”临近过年,老街热闹起来,大商场小店铺生意也多了。西大街一家大商场忽然失火了,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号人逃生不及,在火烟中丧生。老街一下子就冷清了,被巨大的伤痛所笼罩。西街上处理事故的人找了几家理发店,请去给过世的几十个人修面整容,打理干净了好让死者家里人来认领。给死人理发梳头,没有一家发廊愿意干,这种晦气的事情会影响生意的。西街人找到了老陆。老陆闷头吧嗒吧嗒地抽烟,烟雾弥漫着老陆没有表情的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