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听书》我的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721711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湖居听书》我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明湖居听书》我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明湖居听书》我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明湖居听书》我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明湖居听书》我的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湖居听书》我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湖居听书》我的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湖居听书,刘鹗,一、解题,明湖居听书 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二、 简介老残游记及作者,1、 老残游记写一个江湖医生在各地的见闻和活动。揭露了清末吏治黑暗,涂炭生灵的社会现实。鲁迅先生评论:“言人所未尝言”、“叙事状物,时有可观”,并把它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刘鄂老残游记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朴孽海花,刘鹗 49岁(1905)于北京,刘 鹗(铁云),2、作者简介,老残游记!发表时署名洪都百炼生,作者的真实姓名叫刘鹗(1857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人。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懂得数学、医学、

2、水利等实际学问。他对于封建社会残败的局势感到悲哀和绝望,但又站在封建统治阶级洋务派的立场上想挽救这种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时,他低价向侵略军购买共所抢夺的太仓领储粟(即国家仓库存粮)。一九0八年,以私售仓粟朝流放到新疆,次年七月病死。,三、导入课题:,“明湖居听书”故事缘由是这样的:老残来到济南府(今山东济南),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游玩,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居中写着“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么事情。路上听得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日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又听得铺子里板台上有人说道:“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书,应该我

3、告假了。”一路行来,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中诧异道:“白妞是何许人?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回到店里向茶房打听此事,,茶房介绍说:这说鼓书,用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没甚稀奇,自从王家出了白妞、黑妞两姐妹就不同了。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出奇人物,十二三岁就学会了说书的本事。她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京剧,昆腔、小调种种腔调,运用到大鼓书的调儿里,经过二三年工夫,创造出梨花大鼓的新调,“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她唱书,无不神魂颠倒”。明儿下午一点钟开唱,若上午十点钟去,便没有座位,要听还要早去。老残听了茶房的话,也不甚相信,次日九

4、点多钟便去明湖居听书。可以说,在节选的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在为白妞说书作渲染铺垫,那属“耳闻”;进入课文之后,则属“目睹”了。,白妞说书:,“初不甚大”,“越唱越高”,“陡然一落”,“忽又扬起”,“人弦俱寂”,演唱的起始,演唱的发展,旋律的跌宕,演唱的高潮,演唱的结束,高超技艺,选用可见到的形象、可经历的事情、可体验的感觉作喻体,使读着借助其他感官来体会声音的美妙,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现在的修辞学上称之为通感。,有关“通感”的知识:,钱钟书谈艺录:在日常经验里,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往往可以 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 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 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

5、听觉在这 一点上不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 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 受,这些就是“通感”。摘自互文通感博喻,“通感”的修辞格都有哪几类?,1.形容的“通感”,比如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 写道:“我将深味这非人类的浓黑的悲 凉。”“浓黑”本是客观存在的能作用于 视觉器官的现象,鲁迅先生用来形容 主观感觉“悲凉”,通过这感觉的 交通,就更确切地刻画出旧社会的极 度黑暗,深化了文章的意境。,2.比喻的“通感”,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也叫“移觉”:,“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 用形象的语言是感觉转移,把人们 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

6、一个感 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 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 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的积极 修辞方式。 摘自关于“移觉”修辞格,像熨斗熨过,听觉、触觉,像吃了人参果,听觉、味觉,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听觉、视觉,如由傲来峰攀登泰山,听觉、感觉,如一条飞蛇在黄山,听觉、视觉,像放那东洋烟火,听觉、视觉,听众感受,忙碌紧张的现代生活,使人们逐渐失去了欣赏和体味的心情,当人们习惯了不去深思的时候,生活就只剩下了物质的奔走征逐,没有了性灵光辉。能使自己一方面在现实中求生存,一方面在精神上另有境界,才是成功的人生。罗曼罗兰,白妞出场:外貌: 秀而不眉、清而不寒动作: 叮当梨花简、点鼓捶子神情:

7、一顾一盼眼睛: 如秋水:清澈纯净如寒星:晶莹明亮如宝珠:有美丽的光泽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黑白分明、圆润灵动,黑妞说书,观众评议,戏园盛况,琴师弹奏,白妞说书,衬托手法的运用,画家画月,往往要在月亮周围渲染夜空和烟云 ,着意于月而泼墨于云,这叫 .作家在描绘主要人物时也往往先描写其周围的人物、情景或人物的评论感受。,烘云托月,正面描写,通感设喻 赋形于声,侧面描写,层层烘托 步步映衬,分析:,烘托白妞说书的无穷魅力 1.戏园盛况 (以景衬人),人声嘈杂的描写为后面的鸦雀无声作铺垫,衬托出白妞说书的超人技艺。,说明白妞说书雅俗共赏,衬托说书造诣深,2.琴师的弹奏-抑扬顿挫,入耳动听黑妞的演唱-以为观止矣,衬托白妞说书的不同凡响,3.观众的评论 烘托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以人衬人),明湖居听书,侧面描写,戏园盛况:轰动泉城,琴师弹奏:不同凡响,黑妞演唱:以为观止,观众评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正面描写,白妞出场:“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白妞说书:运用通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