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南省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6303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河南省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理】河南省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理】河南省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理】河南省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理】河南省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河南省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河南省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卷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60 分)分)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 13 题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2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3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阶段 B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阶段 C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阶段 D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阶段向阶段的过渡

2、阶段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块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 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 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 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 。如右图,据此回答 45 题。4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原理” ,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 口过多的问题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5日本

3、、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右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 6-8 题。6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 B C D7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A B C D28. 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B C D 9下图中,各级城市与 R1、R2、R3 所示服务半径对应正确的是 乡镇R1,县城R2,地级市R3 民乐县R3,张掖市R2,兰州市R1 北京市R1,兰州市R2,张掖市R3 省会R3,地级市R2,县城R1 A B

4、C D 图 5 是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 10-11 题。10Rl 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11R3 区域主要是A 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绿化区 读“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 (图 6) ,完成 12-14 题。12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 13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14目前有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 其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人出租车 B优先发展公交车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减少就业压力

5、 读下面“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 ,回答 1518 题。 15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应属 (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条带状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 53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 17若在该城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 ) Aa Bb Cc Dd 18该城市规划比较合理,推断该城市所在地区的主导盛行风是(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19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A生物制药厂 食品罐头厂 电

6、脑装配厂 玻璃厂B彩印厂 造船厂 纺织厂 皮革厂C水泥厂 造纸厂 家具厂 烤烟厂 D啤酒厂 炼铝广 缚丝厂 榨糖厂 20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A B C D 菏泽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市场需求量大,是该地建设专用牡丹生产基地的原因。 21 “花随人意应时开” ,2013 年 11 月底,菏泽市 10 余万株冬季催花牡丹陆续南下催花。 牡丹催花需要从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进行精确控制。影响催花牡丹生产的最主要因素 是 A水源 B土壤 C市场 D技术 22菏泽某园艺有限公司每年生产鲜花牡丹 80 万枝,产品大量出口到荷兰、俄罗斯、日本、 德国、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等十

7、几个国家。影响菏泽鲜花牡丹销往 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A便利的交通和先进的保鲜技术 B适宜的气候 C廉价的劳动力 D优越的政策 澳大利亚南部气候温和,降水适宜,适合种植小麦和发展畜牧业。读下图,回答 2324 题。 23图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 D.现代混合农业 24关于图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B.与城市市场和工业关系密切 C.大牧场上牧羊与小麦种植混合 D.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读“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 (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 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 ,回答 2526 题。图 2425.

8、与图示区位条件相匹配的工厂是 A.有色金属冶炼厂 B.计算机装配厂C.甘蔗榨制厂 D.采矿厂26.区域工业发展规划合理的是 A.我国沪宁杭工业区发展所示的的工业部门B.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所示的工业部门C.印度班加罗尔工业区发展所示的工业部门D.意大利东北部地区发展所示的工业部门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 ,完成 2728 题。27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工业区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B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D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28乙图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

9、)A地理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 D军事订货某钢铁厂于 19 世纪初建在 M 地;20 世纪 80 年代将炼铁厂从 M 地迁至 N 地,炼钢厂仍留在 M 地,如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下表,回答 2930 题。5冶炼一吨钢所需煤和铁矿石量(单位:吨)29.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 M 地的有利条件有( )接近燃料地 接近铁矿 接近消费市场 廉价劳动力充足A B C D30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 N 地,可以降低( )A燃料运输费用 B铁矿石运输费用C产品运输费用 D废弃物的排放量第第卷卷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10、31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1 分)(1)从表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水平_ ,在后6期,发展速度_。 (每空 1 分)(2)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_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3 分)(3)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5 分)32 (12 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2 分) 。 (2)该市规划在 A 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分析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8 分) 。(3)ABCD 四地中,最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地(1 分) 。(4)在 ABCD 四

11、地中,你认为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_地。 (1 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 分)材料一 中国网 2009 年 6 月 15 日报道 至 2008 年底,中国城镇人口突破 6 亿,城镇化率达到 45.7%,2007 年,我国东、中、西城市化水平分别为 54.6%、40.4%、35.7%。城市化水平最高的上海为 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分别为 84.3%、75.7%,城市化水平最低的为贵州和西藏,分别为 27.5%和 28.2%。 。材料二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发展趋势7(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呈_关系。 (1 分)(2)在材料二中,A、B、C、D、E

12、、F 反映的是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和_。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其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_。 (5 分)(3)在材料二中 EF 反映了_现象,其原因是_。 (3 分)831.(1)晚 低 快 (2)逆城市化 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32 (共 12 分)(1) (2 分)偏南风 (2) (8 分) 该处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交通运输便利;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靠近河流分布,有丰富的水源;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避免对城市水源造成污染;城市边缘地价适合大型工业布局(每个要点 2 分,答出任意四个要点即可。 )(3) (1 分) C(4)D(1 分) 33 (9 分)(1)正相关(或相互促进) (1 分)(2)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a(5 分)(3)逆城市化 大城市环境日趋恶化,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