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3070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 年 5 月 厦门六中高二历史半期考一、选择题(共 25 题,50 分)1. 图 6 为明代天工开物一书插图。可见当时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畜力成为农耕的新动力C精耕细作方式继续沿用 D筒车开始应用于农业灌溉2. 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 其含义是A这些城址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形成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 B早期国家尚未形成 C氏族制度处在父系阶段D这些城址明显体现了等级制森严 据表 1 判断厦门 3. 表 1 古代厦门大事记时间发展沿革3000 多年前厦门岛上始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唐

2、宋时期薛、陈两姓移民入岛,聚族而居,垦原为田。因出产水稻良种,所谓“嘉禾一茎数穗” ,称为嘉禾屿。设嘉禾里,隶属同安县。明清时期隶属同安县。明洪武年间,军队驻营厦门岛,称为“中左所” 。清康熙年间,福建水师提督移驻厦门,设立闽海关。A汉代时地位已经十分重要B唐宋时期农业获得发展C明清时期未受海禁政策影响D清初期已成为福建的政治中心4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 ”材料反映这一时期的中国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 C “礼崩乐坏”现象日趋严重 B官学开始被私学取代 D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

3、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A小农经济封建制度 C铁器使用个体生产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6漳州土楼怀远楼有一副对联(图 1):“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 。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的出现应不早于A先秦时期 C隋唐时期B秦汉时期 D宋元时期 7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 “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商朝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重建宋国B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C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

4、当时的宋国D周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8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高原植被的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据材料可知A唐朝后期黄河流域经济衰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浙地区B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保护环境C黄河流域环境的恶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相关9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 “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钱先生所述的第一和第三演进完成于A秦汉 隋唐

5、B秦汉 秦汉 C西周 隋唐 D秦汉 明朝10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旨意与此相似的是A商鞅“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B汉文帝“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C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11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A “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C “工官”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 D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12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

6、,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3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13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 ”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周朝王室的衰落 B铁犁牛耕的出现C礼乐制度的崩溃 D宗法关系的疏远14.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

7、系。 ”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A. 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B. 强调“德治”和“君轻民贵”C. 强调“仁”和“仁政” D. 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15清代各地盐商从水陆两路汇聚扬州,有秦商、晋商、徽商会馆就是同乡商人聚会、谈生意的地方。因为各地风俗习惯截然不同,所以各会馆的建筑风格也截然不同。这表明扬州会馆有利于研究 建筑发展史 清代外贸史 运河文化史 商帮发展史A B C D16西方史学家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非常吸引读者” 。这里的“读者”最主要指A达官显贵 B市民阶层 C知识分子 D社会游民17. 下列有关右侧木棉

8、拨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中工具反映出农业技术的进步 图中工具主要用于棉纱加工拨车产品主要供家庭消费 该图经机器印刷而成 A BC D18史学家万明指出“晚明时期,世界经济正处于融为一体的进程中。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而且使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 ”这说明这一时期商品货币经济拉动白银流人 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海禁政策”被废止 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逐渐密切A B C D19. 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 ,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4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C明朝废丞相

9、,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20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落后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落后C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 D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1 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唐朝人王建的诗汴路即事中云:“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对于这两则史料的分析,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汴路即事中提到的“草市”是诗人想象的产物唐会要记载中的“市”应该是指“草市”汴路即事反映出唐代“草市”大多在水运方便之处 两则史料相互矛盾,说明唐代“草市”存在与否仍有争议A B C

10、 D22.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23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 C历史技术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 B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D 资治通鉴的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24.元朝初立御史台。忽必烈诏谕说:“台官职在直言,朕或有未当,其极言无隐。 ”嗣后,数月

11、间“追理侵欺粮粟近二十万石,钱物称是。 ”忽必烈敕令中书省、枢密院,凡有事与御史台官同奏。廉希宪曾曰:“立台察,古制也。内则弹劾奸邪,外则察视非常,访求民瘼;裨益国政,无大于此者。 ”从材料中不能够得出A御史台官员权限过大招致不满 B御史台官员可以谏言皇帝C忽必烈借鉴了唐宋的政治文明 D元朝御史台可以纠察百官、追理财赋525 资治通鉴载:唐朝贞观年间, “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阁奏事,必须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诸司皆于正牙奏事。御史弹百官,服豸冠,对仗读弹文。故大臣不得专君,而小臣不得为谗。 ”材料主要反映了唐朝 A议事公开,加强君臣之间的约束 B中央集权加强C贯彻法家治国理念

12、,突出法制建设 D实行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制度一卷 选择(50 分)二卷 问答 (50 分)26(20 分)27(15 分)28(15 分)26.(20 分)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通过户籍或其它制度实施对民众的管理。材料一 居延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在此出土的汉筒残卷记录了这样的内容:三坞燧长居延西道里公乘徐宗,年五十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用牛二,直五千。居延汉简甲乙编 (二四一 B)(注:燧:最基层的哨所。公乘:爵位。直:值。 )(1)据材料一,归纳汉简记录的主要信息。该材料可作为研究汉代历史哪些领域的史料?(6 分)材料二 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

13、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2)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8 分)材料三 清代八旗制度在努尔哈赤创立时既管理军国大政又有监督和任免大汗的权力。顺治、康熙、雍正几代帝王采取措施逐步对八旗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6顺治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分治。上三旗由皇帝自将,实力不断扩充,下五期驻防

14、各地。康熙不启用与各期有关涉的宗室诸王、贝勒重操旗务,而是任命亲贵皇子主持同色三旗旗务。雍正专派监察八旗御史,各旗互查,鼓励官员及旗下人大胆地揭发讦告。摘编自徐凯清代八旗制度的变革与皇权集中(3)据材料三,概括清代前期强化八旗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体现了该时期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6 分)27. 几千年来的中国,有人崇拜孔子,有人批判孔子,但是谁也绕不开孔子,孔子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 (15 分)材料一 子之武城(鲁国小邑,当时孔子的学生言偃任武城宰) ,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意谓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用得着这样大张旗鼓地用礼乐进行教育吗)子游(言

15、偃字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同学们)!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1)材料一中言偃任地方官实践了孔子的哪些政治主张?(2 分)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哪些风格?(2 分)材料二 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意指借鉴) 。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朕今所好者,惟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誓无耳。 唐太宗(2)唐太宗自称好“周孔之教” ,结合材料说明他弃法崇儒的原因(2 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太宗是怎样从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方面实践“以仁义为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