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2490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1、下表反映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煤钢增长情况,表中所述史实对国际政局的主要影响是( )1870 年1913 年 煤钢煤钢英国11220 万吨62 万吨14980 万吨1501 万吨法国1290 万吨8 万吨4080 万吨510 万吨德国2390 万吨14 万吨19110 万吨2050 万吨美国4250 万吨4 万吨57110 万吨3440 万吨A.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B.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C.英国霸权地位可能遭到挑战 D.

2、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受到冲击2、有人呼吁:“俄国现在所进行的战争,是防御战争。参加防御战争是义不容辞的。 ”反对的人则提出:“对革命护国主义作丝毫让步都是背叛社会主义。在所有战线上同德国士兵联欢。 ”俄国历史上这次重要争论的事件最可能发生于( )A.二战全面爆发不久 B.一战时期东线开始转入持久的阵地战之际C.二战时德国开始两线作战之际 D.一战时俄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部分任务后3、一战中 1916 年 6 月下旬开始进行了一个重要战役,这一战役对国防建设的主要启示是( )A关注大规模战役对战局的决定作用 B加强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C激发士气是致胜的关键 D防止战争初期的巨大伤亡4、17 世

3、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 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对华评价从主观到客观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国家项目时间25、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 19 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

4、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和资本输出国A. B C D6、1920 年 9 月, 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 ”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使西方经济发展受挫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并瓜分其殖民地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7、很多人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重大实践。但是早在他之前,即 20 世纪初期在欧洲国家中已有类似做法。当时欧洲一些国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

5、因素是A.新经济理论的指导 B.军事因素 C.科技进步的推动 D.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8、从 19 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9、读图(五四运动时期的上海街头)导致图片中标语的主要原因是( )A 当时英法等未支持中国的要求 B 中国未坚决斗争3C九国公约的不利影响 D 中国代表拒绝签字10、下图(工人正在

6、用锯子分解德国军用飞机)是 20 世纪初期的一幅图片。张红星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对此进行了下列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 A.其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军事力量,防止其东山再起 B充分反映了英法美等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初衷 C激起了德国人民强烈的反对,成为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D. 此图可能出现于二战后的德国 11、1919 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备忘录中曾说:“我想象不到将来有比这更能引起战争的原因了:已明确证实自己素以世界上最充沛、最强大的民族之一的德意志民族,居然被一群小国所包围,这些国家中的多数从来就没能为自己建立过稳定的政府,而每个国家中又都存在着大批吵着要与他们的祖国统一的德意志

7、人。 ”劳合乔治讲这段话的意图是( )A警告美国不要插手欧洲事务 B否定美国有关民族自决的提议C联合美国提防德国的再度崛起 D不要过分削弱德国12、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竭力主张削弱德国的原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对之评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 20 年的休战。 ”在这里,福熙的实际意思是指凡尔赛和约( )A体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埋下世界二十年后冲突的种子B对德国过于宽容,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卷土重来的种子C对德国过于严厉,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民族复仇的种子D体现了过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埋下新的世界大战的种子13、下表反映了 19281940 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8、 4A苏联的粮食和肉食人均产量发展长期停滞,甚至下降B当时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C苏德战争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D农业集体化政策对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发展的作用不大14、涉及到中国问题的条约或者公告有( )凡尔赛和约 四国条约 关于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九国公约 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A B C D15、一战后,列强在操纵国际联盟问题上的争夺实质上反映了( ) A英美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B英法坚决反对美国实现全球霸权的企图C美国具有攫取世界霸权的野心 D英法与美国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16、下列对凡尔赛体系表述正确的有( )A为战后欧洲经济复兴提供了保障 B消除了帝国主义

9、国家之间的矛盾 C确立了列强在东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D以“委任统治”取代了殖民统治 17、 “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手段谋求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该材料出自A 日内瓦议定书 B 拉巴洛条约 C 洛迦诺公约 D 非战公约18、巴黎和会上威尔逊宣扬“十四点原则”的目的是( ) A维护世界和平 B建立国际联盟 C重新瓜分世界 D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19、下图中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 时间人均粮食产量(公

10、斤)人均肉类产量(公斤)1928-1929470351930-193246020-251933-1937440-45015-201938-1940420-430255 A. B C D20英国首相张伯伦在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后对英国人民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下列各项解读中,可能符合张伯伦主观性见解的是( ) 对法西斯的本质认识不清 他认为英法的让步满足希特勒的要求 协定有利于英国的国家安全 希特勒坚持符合英法的利益A. B. C. D.21、下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可以读出的是( ) A “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B蒙哥马利指挥英军对德军发动大规模反

11、攻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D英美联军实行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22、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珍珠港事件 中途岛海战 苏德战争爆发 26 国华盛顿会议召开A B C D23、2009 年 2 月 13 日,美国通过振兴经济法案,引起国际公愤的“买美国货”条款也包6含在内。反对人士忧心,人类会再犯 1929 年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所犯的错误”中毁灭性地打击了亚非拉国家经济的是( ) A. 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C.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增加商品输出 D.各国大打经济战24、 “我们的政策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

12、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 ,这是丘吉尔于 1940 年 5 月 13 日在英国下院的演说。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演说背景的正确表述是( ) A.意大利已对法国宣战,法国即将投降 B.英国的绥靖政策即将破产C.苏与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但已卷入大战中 D.德国已制定了“海狮计划”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组织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作出决定:铲除德国、日本的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这次国际会议的地点应该是下图中的( ) 26、 “二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

13、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 。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应该是( )A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B太平洋战争的爆发C美英等对日的经济制裁 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27、下图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发行的第 6 期战争公债的宣传海报。依据海报信息,判断这张7海报的制作可能不早于( ) A1941 年底 B1943 年初 C1944 年底 D1945 年初28、历史人物往往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之一。下列各项中,历史人物与参

14、与事件的正确组合是( ) A.普林西普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B.霞飞日德兰海战C.艾林豪威尔中途岛战役 D.朱可夫莫斯科战役 29、 “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这一规定可能出自( )A.雅尔塔会议文件 B.华盛顿 26 国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30、1940 年 12 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害怕, ” “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 。随后不久,美国(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通过了租借法C与英国共同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