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了怎么办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2448565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迷路了怎么办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迷路了怎么办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迷路了怎么办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迷路了怎么办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迷路了怎么办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迷路了怎么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迷路了怎么办(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演练方案结构图演练主题演练方案演练目的意义演练科目演练场景设置演练时间和地点参与演练人员演练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演练准备工作疏散路线演练程序及内容意外情况防范及处置总结工作安排学校危险源分布平面图疏散路线总图安全岗位置分布及人员安排集结区域分配表或分配图物资准备清单演练方案的主要构成部分演练方案附件演练主题演练目的意义时间安排地点安排宣传培训工作协调工作场地器材准备其他准备工作地震避险地震疏散人员集结清点总指挥现场总结事后评估及总结学校危险源辨识总平面图校园主要时段人员分布总图演练的目的意义提升学校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 ,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能力,培养学 生终

2、身受益的地震应急行为习惯。演练主题及情景设置演练主题:特定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情景设置:上课时间发生有感地震,寄宿制 学校还应设置宿舍休息时间发生有感地震。 演练科目设置主题演练科目:1.地震避险;2.震后疏散附加演练科目:1.人员搜救;2.医疗救护 ; 3.火灾处置;4.危化品处置;5.卫生 防疫; 6.改用备用路线疏散。根据学校组 织水平和需要,选择1-3个附加演练科目即 可。地震应急演练指令语1.地震应急避险指令语: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2.地震应急疏散指令语:紧急避险结束,请大家立即疏散。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学生也可结合低龄学童的语言习 惯下达相应指令:如“地震了,请小朋友把头

3、保护好,蹲在 桌子下边或者床边”;“地震结束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小 枕头放在头上保护头部到门外排队,老师带你们到操场集 合”等。地震应急演练指令语疏散安全岗及疏散带队老师应针对现场具体情况选用 相应提示语进行安全提示:“不要奔跑;不要蹲下;不要相互推拉;注意脚下,防止滑倒;保持队形,不要拥挤;保护头部,小心坠物; 保护口鼻;有人摔倒,停止前进”等。演练组织机构设立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根据演练主题和目的,建立健全演练指挥部(领导 小组)及各演练工作小组。 演练指挥部职责 1.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安全工作。 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各成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3

4、.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疏散通道。 4.明确应急疏散信号方式。 5.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的流程和纪律。组织协调组职责1.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2.做好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3.做好校内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对外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社区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4.科学编制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方案等。5.张贴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6.负责演练的考勤与总结。7.组织开展疏散演练绩效自评工作。宣传报道组职责1.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2.协调专家讲座培训。3.负责演练的摄影摄像、计时、记录等工作。4.负责演练信号源的采集与发布。疏散引导组职责1.检查安全岗周边安防设施设备

5、安全、安全通道畅通等情况。2.组织引导师生进行安全有序的疏散。3.及时帮助摔倒及受伤师生。4.及时报告疏散过程中的重大险情。5.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开展下一步工作。抢险救护组职责1.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校内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工作。2.负责将受伤师生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拨打120联系救护。3. 检查师生身心状况,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之前,进行紧急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组职责1.准备制作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2.布置演练场地,对集结场地进行区域划分和隔离标识。3.负责治安及警戒工作,维护演练秩序,保障演练安全。4.负责通讯、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器材的准

6、备测试。5.演练结束后检查、恢复学校水电、广播等设施设备。进入演练实施阶段天气等影响演练安全因素判定各项准备工作检查及培训效果考评组织协调组:向 教育主管部门报 告,向周边单位 通报,张贴疏散 图及指示标识。宣传报道组:对 全校师生就应急 相关知识开展培 训,印制演练相 关文件。后勤保障组:准 备物资,布置场 地,横幅或标识 告知周围群众正 在演练。抢险救护组:对 师生身体情况进 行问询、检查、 统计,进一步演 练救护方案。指挥部组织全体演练工 作人员会议:班主任、 救援、安全岗人员等。班会:班主任对学生进 行培训,确定参练学生 。演练科目、时间、人员确定组织结构、职责规划疏散场地、路线物资准

7、备、隐患排查推迟或取消演练学校专题办公会制定修改演练方案演练工作组会议各工作小组开展准备工作不达标不达标疏散路线基本要求1.符合疏散路线选定原则。2.所有室内应急疏散通道畅通;各安全出口畅通。3.室内走廊、应急通道、楼梯间照明、应急灯、疏散标识完好。4.室内外演练道路做到畅通、平整、防滑。疏散路线安全岗设置要求1.疏散路线重点位置设置安全岗,配置安全责任员12人。2.安全岗设立标准:楼梯间、台阶处、排水明沟处、瓶颈路段室外间距小于40米,楼道内小于20米,楼梯间全部设置。3. 应在疏散路线图或列表中标明每个安全岗的位置、人员。疏散集结地设置要求1.操场、广场等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间距大于建

8、筑物三分之一高度)。2.有两条以上与外界相通的疏散道路。3. 疏散集结地图表根据以下原则设计:就近到达、避免交叉、符合日常列队习惯、避开危险源。疏散演练物资器材配备标准及分配表器材部门演练指挥部组织协调组宣传报道组疏散引导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胸卡全员全员全员全员全员全员对讲机1台2台全员2台1台广播系统避险疏散信号备用警报器照相机2台摄像机1台秒表2只横幅电子幕2条哨子全员扩音器1台1台1台1台急救箱1套 水基灭火器5-10具灭火毯1条救援担架一副警戒线2盘医疗急救箱配备:烧伤敷料1包、圆头急救剪刀1把、医用镊子1把、酒精棉片6片碘伏棒1包、抗菌湿巾2袋、医用胶带2卷、安全别针5个、指骨固定

9、板1个、卷式夹板1套、应急手电1个、救生勺子1个、急救毯1条、手动吸痰器1套、卡扣式止血带1条、医用绷带1卷、三角巾2条、止血垫1包、弹性头套1个、一次性速冷袋1袋、无菌纱布2包、无菌伤口敷贴2包、创可贴10片、医用手套1双、隔离口罩2个、体温计1只、降温贴1片、急救手册1本。制作张贴疏散路线图和指示标识1.在每个工作、学习、生活场所的门后或墙上张贴所在位置的应急疏散路线图;各图应同时标明常规疏散路线和备用 疏散路线。2.在所有疏散通道的适当位置及各岔道口设置疏散方向标识,标识设计要求:鲜明易辨识;安全出口标志的下缘距门 上缘小于30cm;墙上疏散导流标志中心线距地面高度50- 100cm。墙

10、面间距10米,底面间距5米。 3. 疏散集结地应有明确的班级番号标识。地震避险警报信号1.方案一:广播系统播放,通用警报声长鸣60秒,循环播放 。同时进行现场总指挥人工播报“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 避险”(反复)。2.方案二:无广播系统或停电时,使用手持移动扩音器或手 摇警报器发出警报声,同时进行现场总指挥人工播报“现在 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反复)。 地震疏散警报信号1.方案一:广播系统播放,通用警报声与每分钟60次节拍音 合成声,长鸣60秒,停30秒,循环播放。同时现场总指挥 发布人工指令“紧急避险结束,全校师生立即向操场疏散”(反复)。2.方案二:无广播系统或停电时,使用手持移动扩音

11、器或手 摇警报器发出警报声,同时总指挥发出人工指令“紧急避险 结束,全校师生立即向操场疏散”(反复)。 持续60秒, 停30秒,循环播进行。地震疏散的哨音信号为充分发挥哨音的传达优势,在应急疏散过程中,提倡疏散引导老师使用哨音“嘟-嘟-嘟-嘟”四声短音代替“停-止-前-进 ”的指令,用“嘟-嘟-嘟-”,即一短一长一短音代替“向-后-转-”的指令;用“嘟-嘟-”两声短音代替“前-进-”的指令。工作组会议召开演练工作组会议,按要求开展地震避险知识培训,对演练前期各工作小组职责、任务标准及完成期限进行布置。培训方式和内容1. 通过校园网、广播站、橱窗、板报、电子幕等方式,对全校师生就地震避险知识进行

12、教育和培训。另外还可通过校 园电子视频,短信、微信等媒介做好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 。2. 召开全体演练工作人员会议,就当次疏散演练各自的岗位职责、疏散程序、信号、路线、纪律、集合场地等对大家 进行布置和培训。3. 各班召开班会,班主任就当次疏散演练涉及到的疏散程序、信号、路线、纪律和集合场地对本班学生和任课教师进 行培训。公开演练信息演练开始前,在校门外悬挂“地震应急演练进行中”的横幅,以告知周边群众和路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也可利用 电子幕或者移动公告栏广而告之。师生身体问询统计抢险救护组负责对教师身体情况进行问询统计;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问询统计。最后统计结果汇总到指挥部确定 参加演

13、练人员名单。准备工作检查及培训效果考评(1)演练前由组织协调组负责就方案准备、物资准备、身体问询、人员培训及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检查,任何任务未完 成不得进行演练。(2)演练前两日内,组织协调组随机抽选不少于20%的工作人员和每班不少于一名学生(幼儿园改为当班保育员), 就演练流程、工作职责、演练纪律等进行问卷考核。工作人员 中工作小组成员、疏散引导老师各不得少于30%。总体考评合格率达不到90%,演练不得进行。可以参加完成人员受伤不影响演练进行人员就位、隐患排查师生身体问询检查判断身体情况安排专人协助不参加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发出避险信号及指令避险演练发出疏散信号及指令任课老师组织学生疏散安

14、全岗责任人引导疏散集结完毕、清点人员班主任(宿管)统计报告指挥部核实情况演练结束,总结讲话任课老师组织学生就地避险宿舍内学生就地避险宿舍管理员组织宿舍学生疏散停止前进,安全岗人员判断情况通知指挥部扶持后随队疏散指挥部判断情况演练立即停, 进行人员抢救通知救援组进行处置救援组救助或送医不严重严重演练继续情况正常处置完成通知抢险救护组救护组临时救护心里不稳 不严重,处置完成完成严重通知指挥部指挥部判断情况救护组救助能处置救护组送医不能处置演练不能进行完成特殊情况不可以参加人员摔倒演练前师生身体问询检查 教师身体情况:抢险救护组负责。 学生身体情况:班主任负责。安全岗责任人工作要求 1.演练开始前1

15、5分钟到达指定安全岗,对所属责任路段进行 最 后检查,发现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占用、安全门上锁、教室前 后 门不畅、地面湿滑等情况及时排除或上报。 2.控制学生疏散速度,督促师生采用规定的行进方式疏散, 控 制疏散队伍有序通过。 3.以平和、亲切的语气为疏散人员提供安全性、方向性提醒 , 消除师生紧张情绪。意外情况处置程序 1.引导教师或安全岗责任人发现师生摔倒、受伤等情况,立 即 发出“停止前进”指令,根据情况发出“向后转”指令(哨音) 。 2.引导老师和就近安全岗责任人根据情况处置:(1)发生个别人员摔倒或受伤:及时帮助后让其随队疏散 到 集结地点再寻求救助。(2)发生多人摔倒或有人员受伤严重

16、:一人控制现场,另 一 人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3.指挥部根据情况迅速派出抢险救援组及校医到场处置,救 援 组应适当靠前待命,确保能够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意外情况处置程序 4.严重情况,指挥部应对程序:(1)及时停止演练。指挥长通过广播发出指令:“全体人 员 注意,停止前进,向后转,目标各班教室,出发。 ”(2)全力进行伤员救治。组织抢险救援组进行积极救治, 同 时拨打120急救。(3)视情况决定是否上报上级相关部门。演练记录要求 1.宣传报道组负责对演练过程进行摄像、照相、计时。 2.演练结束后,抽取部分教室演练监控视频作为评价此次 演练质量的重要依据,按照年级各抽取25%。每次演练均应 有 两个以上移动摄像。 3.疏散演练时,在每个疏散线路上设置视频采集点或利用好 校 园监控,视频资料作为评价此次疏散演练绩效的重要依据。 设 置标准为:300人以下的演练,不少于4个采集点;300人以上 , 每增加200人,增设一个采集点;每个疏散楼道至少设置一个 采 集点;疏散距离超过100米的路线不少于两个采集点,每次设 置 不少于两个移动点进行随机采集。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