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08地理高考复习的几点看法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2443718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08地理高考复习的几点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我对08地理高考复习的几点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我对08地理高考复习的几点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我对08地理高考复习的几点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我对08地理高考复习的几点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对08地理高考复习的几点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08地理高考复习的几点看法(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对08年地理高考复习的几点看法浙江省台州中学 施小森2008.4困惑与苦恼:教师:我都讲过的,学生就是做不来?学生:我都知道的,就是考不好?一、高考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一)特点:1凸显地理性特征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空间性特 点。注重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的考查。重视运用地理图表材料,直接和 间接地考查读图能力。区域地理主要以背 景知识的方式呈现。 2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试题注重“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基本 取向,充分体现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考核目标 与要求。 地理图表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得到普 遍关注,信息

2、处理成为首要能力。大量试 题需要从地理图表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 ,并应用信息。 3注重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在知识结构上注重地理学科主干知 识的考查,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而 是有所选择地体现重点知识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和土地利用分析、地球运 动意义、气候分析、地形(地质、地貌) 分析、洋流分布、水文分析、自然灾害、 农业区位、工业区位、旅游区位、交通区 位、城市化和城市区位、人口、资源和环 境问题等相关内容是较为集中的考点知识 。 4重视试题新情境的创设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生活 中的地理知识、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一直 是新课程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因此,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

3、,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命题的一种策略。 5关注试题呈现方式和结构的多样化 试题的呈现方式和结构在继承传统的基 础上,出现了多样化趋势。例如材料的文 字、地图、表格(或统计图)三位一体的 呈现方式(非选择题)。问题设置为层层递进的“阶梯式”结构 ,如上海卷中两市交通问题、产生原因与 改进建议,呈现出阶梯式结构。这种结构 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区分不同 层次的学习水平。 6增强试题的开放性 试题的开放性增强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07年地理试题命题的开放性有增强趋势, 许多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例如,全国 卷中较多的采用了开放式设问,如第36题 的第(1)

4、问要求根据图中的方向标、河流、 交通、城区分布等信息,分析东部工业区 选址的合理性;第(2)问则要求考生用发展 的眼光对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进行探讨。(二)趋势:1立足基础,突出地理核心主干知识和 地理基本能力的考查。地理学科的特点表现为空间性、区域性 和综合性,其突出的规律和原理是地理事 项的分布和地理变化过程。所有地理性非 常突出的内容都是考试的重点。突出地理核心主干知识和地理基础知识 的理解、地理基本能力的考查是高考永恒 的主题。 2地理计算仍然是高考一大热点。地理计算能够较好地检测学生对地理基 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对地理基本原 理的运用,多年以来,无论是精确的计算 还是估算,一直成为

5、高考命题的重点。如: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 昼夜长短计算、地表距离计算、人口计算 、人均资源计算、经济数据计算等。(注重数据间的联系,注重计算结果所 反映的主题与地理问题) 3突出空间分析,强化综合思维。在考试目标和要求中,更强调对学生思 维过程的考核,即体现“审题、发现和分 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 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 、比较,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等一系列 的思维过程。(综合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与高考成绩成 正比。) 4 关心生活,重视热点,突出热点问题的 隐性介入,烘托地理学科的社会价值。 5 学科内的知识结构保持稳定,自然地理 和人文地理的比例大致是各

6、占50,但上 下有一定的波动。 6 非选择题的36题,学科内综合性应该有 所加强,知识的覆盖面可能会加大。 7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可能会更加丰富和 深入。 8试题的“开放性”和“生活性”会进一步 得到加强。新课标下教育的“生活性”,“学习 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 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当前中 学地理教育改革的趋势。综观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可以看出, 试题更强调学与用的有机结合,强调理论 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发展。因此,试题的 “开放性”和“生活性”会进一步得到加 强。 二、高考复习的应对策略 1梳理、整合主干知识,强化重要考点训练。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工农业生产 、

7、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特征及国土 整治等地理学科主干知识,是高考的重点,对于这些 重现率高的考点内容,在地理试题中绝对不会以陈旧 的形式出现,命题者必然会对这些考点知识进行加工 ,辅以新颖的资料、信息,从另一侧面、换个角度进 行命题,但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所考查问题的实质并 不会变化,地理主干知识应作为高三整个复习过程的 重点。因此,教师应让学生非常清晰地明确主干知识 的具体内容,并帮助学生梳理、细化、整合主干知识 。教师应把握重要考点和重要题型,如:等值线 图的分析、日照图的变式、区位分析、区域分 析等,必须加以有重点的专题复习和强化训练 。例: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 原

8、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 风能),能源充足。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城市)稠密或人口密集或腹地广 ,市场广阔。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 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或劳动 力素质高)。 科技: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 科技力量雄厚。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 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 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

9、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 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 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 向的下风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 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 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 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 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 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 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 或郊外生

10、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区位问题考查主要有以下五种设问类型:评价区位布局是否合理;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分析某类最佳区位的选择;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 素。 2注重能力培养与训练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地图能力、 地理计算能力、地理概念与原理的运 用能力、地理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评 价能力、对热点问题与地区区域的分 析能力、地理变式图像的判读能力、 典型环境问题的说明分析评价能力、 学科内知识的联系综合能力、审题与 解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 练。 例如:地理图表系统包括日照图、等值线图、 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 、区域图

11、等。注意图表的判读步骤与解题 技巧,解题时一要读图,读出中心和层次 ,获取有效的信息。二要读设问。三要联 系教材,回忆相关的地理原理与规律。最 后将知识与设问对照整合成答案。 3建立分析模型,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表达 能力。自然地理分析模型 :晨昏线判读 、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分析 、 气候分析、气温分析、降水分析、生态环境问题 分析、等值线分析、水文要素分析。人文地理分析模型:工业区位分析、 农业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 分析、交通区位分析、旅游区位分析、商业区位 分析、 流域治理与开发的分析、 环境问题成因 、危害与治理的分析、区域分析。例: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

12、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 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 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 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湖泊或冰川融水区),水 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 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湖或海,水陆(海陆)交通 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 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 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

13、基础雄厚(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 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 力等不足,土壤酸碱度偏高,地形地势等 。(注:1模型的运用要因地而异、因题目 信息源而异、因题目设问而异,2注重语 言表达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度”的把握 。)4加强训练与指导,重点突破综合题( 1)综合题命题特点A.呈现方式区域性 重视区域类比,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联系和整合, 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实际上就是对知识的重新组合。B.考查内容综合性自然与人文、系统与区域有机融合,以人地关系为 主线考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C.考查方式探究性注重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培养灵活运用知识

14、的 能力。以各种形式的案例作为呈现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 题目体现探究精神,但必然是学科主干知识的再现和拓展 ,是地理原理和规律的体现。D.命题趋向时代性以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与社会热点为切入点,突 出反映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强调学以致 用的价值取向。 (2)应对策略 A.审题:要全面、准确阅读所给材料,把握问题指 向和设问角度,揣摩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 B.信息获取及解读:a.提取信息要全: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确保信 息无遗漏,特别是图表材料,要通过思维加工将 图表的形象、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b.解读信息要准:辨析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 ,识别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关键信息并对其进

15、行合理判断与推理,挖掘出其背后隐含的间接信 息。c.运用信息要活:运用直接信息及隐含的间 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路畅通、敏捷。 C.解答问题答案的表述要正确使用地理术语(特别是关键 词),要讲究层次性、逻辑性、要序号化;不要 遗漏材料中的有用信息。5关注生活与热点社会问题、热点问题永远是地理高考试题的主 旋律。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 对现实问题中的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 的重大问题加以阐述、评价。应注意地理试题往往并不考热点的实质内容, 而只是作为背景、情景,然后地理问题隐性介入 。因此,应把热点地区落实到图上,注意细化热 点地区的地理特征,应用地理的视角看社会问题 、热点问题,凸现地理性,实现地理学科自身的 社会价值。注重生活中的地理(衣、食、住、行等),运 用地理知识的原理和规律加以分析和阐述。6把学生已有知识转化为分数的最大化策略 ,是解决教师自身和学生当下困惑的关键 ,是下阶段高考复习的重中之重,也是我 们师生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