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栽培学--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2333859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6.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栽培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棉花栽培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棉花栽培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棉花栽培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棉花栽培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棉花栽培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栽培学--课件(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棉花栽培学棉 花 栽 培 学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生物学基础第三节 棉花产量形成第四节 栽培技术 第五节 不同栽培方式植棉技术 第一节 概 述一、棉花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二、棉花的分类与起源三、世界和我国棉花生产概况四、我国棉区的划分 一、棉花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一)棉花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棉花生 产,搞好棉花主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对于发展 经济,增加国家财富和农民收入,扩大对外贸 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棉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纺织品 具有吸湿性强、透气性好、手感柔软、穿着舒 适等优点。因此,棉纤维为化学纤维所不能代 替。在我国纺织工业中,棉纤维一度

2、占纺织工 业原料的60以上,近年占50%左右。(二)棉花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棉花全身是宝,搞好副产品的 综合利用,对于发展棉花生产, 提高植棉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 1、棉籽油与棉籽蛋白 棉籽仁含有十分丰 富的油脂和蛋白质。棉籽含油率一般可达 1820,棉籽仁含油率高达3546 ,可与花生、油菜子媲美。精炼后的棉 籽油色清透明,其亚油酸含量高达55, 而又不含亚麻油酸,是一种优质食用油, 并有许多工业用途,所以棉花又是一种重 要的油料作物。棉籽仁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035 ,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较接近理想蛋白 质,并富含赖氨酸、Vb和Ve。可利用棉仁 粉制作高蛋白食品或饲料。 2. 短绒

3、 短绒由短纤维和断纤维组成。 一类绒(1216)可生产棉毯、绒衣 、绒布等纺织品,还可生产蜡纸和铜板纸 等高级纸张。 二类绒(312)可制成硝酸纤维素 ,用于生产无烟火药或推动火箭的固体燃 料。三类绒(3以下)可生产粘胶纤 维和醋酸纤维。3.棉籽壳 是生产多种食用菌的天 然培养基,经加工可生产出糠醛 、丙酮、酒精、甘油、植物激素 等十多种有用产品。 4.棉秆 棉秆可制造火药、纤维 板、装饰板、贴面板等。利用棉 秆生产牛皮纸、箱板纸,可以代 替进口木浆生产牛皮箱板纸。5.棉酚 棉酚是一种多酚化合物 ,它是棉属植物所共有,游离的 棉酚对人体和单胃动物有毒,但 在医药和化工方面有重要用途。 精制棉酚

4、可用于生产治疗肺癌、 肝癌、子宫肌瘤等疾病的药物。二、棉花的分类与起源棉花(学名:gossypium L.;英文名 cotton)在植物分类学上属被子植物,锦 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 。棉属植物多为一年生亚灌木、多年生灌 木或小乔木。根据Fryxell(1992)的最新分类,棉 属分为4个亚属、50个种。其中有陆地棉 (G.hirsutum)、海岛棉(G.barbadense )、草棉(G.herbaceum)和亚洲棉( G.arboreum)、4个栽培种。陆地棉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的高地 及加勒比海地区。目前棉花生产上所 栽培的品种绝大多数(90%以上)属陆 地

5、棉(又称细绒棉)。海岛棉原产于南美洲、中美洲、加 勒比海群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由于 其纤维长,又称为长绒棉。二者均为 四倍体,又被称为新世界棉。当前世界上栽培的棉花98%以上是 陆地棉和海岛棉。陆地棉 海岛棉草棉原产于非洲南部,是非洲大陆 栽培和传播比较早的棉种,又称为非 洲棉。亚洲棉原产于印度大陆,由于它在 亚洲最早栽培和传播,故称为亚洲棉( 俗称粗绒棉)。二者均为二倍体,又被 称为旧世界棉。草棉 亚洲棉三、世界和我国棉花生产概况 (一)世界棉花生产概况 全世界共有150多个国家植棉,主 要集中在亚洲和美洲,亚洲棉田面积 占62%,总产占64%;美洲棉田面积和 总产量分别占26%和24%。1

6、9881997年10年平均,全世界棉田面 积3316.7万hm2,主要集中在印度(24%) 、中国(16.5%)、美国(15.3%)、巴基 斯坦(8.4%)和乌兹别克斯坦(5.1%) 5 个产棉大国(占棉田总面积的69.3%)。10年平均,全世界棉花总产量1889.4 万吨,5个产棉大国占全世界总产量的 70.9%,其中中国占23.4%,美国占19.4% ,印度占12.4%,巴基斯坦占8.5%,乌兹 别克斯坦占7.2%。10年全世界平均单产568kg/hm2,单 产最高的国家是以色列和澳大利亚,分 别为1656 kg/hm2和1520 kg/hm2;在5个 产棉大国中,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均为

7、813 kg/hm2,美国724 kg/hm2,巴基斯 坦573 kg/hm2,印度294 kg/hm2。(二)我国棉花生产概况 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植棉历史,是世界棉花 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但直至20世纪初,种植 的多是棉纤维短粗、不适宜机械纺纱的亚洲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棉花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 从总体来看,在这50年间里棉花总产、面积和单 产水平都呈上升势头。目前,全国除西藏、青海 、内蒙古和黑龙江等省、自治区外,都有棉花栽 培。新疆、山东、河南、江苏、河北、 湖北、安徽七省区是我国的主要产棉省 ,植棉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85左右 ,其中新疆棉区棉田面积和产量由1979 年的16.1万

8、公顷,总产5.3万吨,至 2000年已提高到101.2万公顷,总产 145.6万吨,位次由1979年的第13位, 至1993年后一直为全国首位。解放后全国每10年棉花面积总产和单产变化年 代面积 (万 hm2)面积 稳定 性(% )总产 (万 吨)总产 稳定 性(% )单产( kg/ hm2)1949年277.0-44.4-16519501959年543.611.8135.327.724919601969年467.812.2167.039.535719701979年488.332.2222.2 (进口)8.845519801989年 (1984)539.6 (692. )13.6400.4 (

9、出口)24.674219901999年522.918.3446.8 (进口)12.08701、总产增加解放后花了20年时间(1950 1969年)把全国棉花总产提高到150万t 。随后又花了10年时间(19701979年 )把全国总产提高到200万t,比5069 年平均年总产净增71万t,增长47.0%。 但是资源总量供小于求,靠进口保持国 内平衡,70年代每年净进口47.7万t, 总计进口原棉417万t,花费大量外汇。19801989年棉花总产提高到400万t,其 中1984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625.8万t,占当 年世界总产的1/3。80年代棉花大发展,实现了 原棉自给有余(83年取消布

10、票),并开始大量出 口,由进口国一跃成为净出口国。但80年代年际 间的总产稳定性较差,8084年为大发展阶段, 84年大丰收以后,供大于求,国家采取了控制棉 花生产的措施,取消了优惠政策,收购中也普遍 存在压级压价和打白条现象,同时生产资料价格 上涨幅度大,植棉效益低,农民改种其他作物。 8589年连续出现减产,供应断缺,因而89年国 家又调整了政策。进入90年代 (9099年)棉花总产 进一步提高,达到近450万t。但由于92 9年,黄河流域主要是淮北平原和 华北平原亚区气候不利,加上棉铃虫和 黄萎病暴发为害,导致棉花大幅度减产 ,9年总产降至70万t,棉花供需矛 盾尖锐。19941998年

11、,由于诸多因素 共同作用,全国共进口原棉285万t,而 国内库存和农民滞销原棉达205万t。2、单产水平提高 5070年代,每个十年单产水平都比上 一个十年增加100kg/hm2,年均增加 kg/hm2 。 8年代单产水平增加最快,比 年代增加kg/hm2,年均增加 28.4kg/hm2。90年代平均单产水平达 870.2kg/hm2。4990年我国棉花单产水平平均以每年 18kg/hm2的速率递增,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8.4kg/hm2),美国(7.8kg/hm2)和原苏联 (1.95kg/hm2)的水平。3、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特点我国棉花总产的提高,主要以扩大面 积和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12、前0年主要以扩 大棉田面积增加总产,后20年主要以提高 单产与扩大面积并重增加总产。年度之间表现波动,面积和总产的起 落幅度大。其中以面积的波动最大。波峰呈现高峰和低谷,5099年的50 年时间里(面积)先后出现5次高峰,5次低 谷。5次高峰的出现年份依次是: 1958年、19661968年、197 1974年、19801984年、1991 1992年。5次低谷出现年份依次是:1961 1962年、1972年、19761977年 、19861989年和19931999年。分析形成5次低谷的原因,前次 主要表现在粮棉争地、争劳力、争肥 料;农田基本建设差,植棉技术滞后 于生产的需求。后2次主要是

13、植棉比较 效益低、投入大。四、我国棉区的划分根据我国宜棉区域的不同生态条件和棉花生 产特点,将全国棉区由南向北、自东向西依次划 分为五大棉区,即华南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 河流域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 通常将前个称为南方棉区,后个称为北方棉 区。五个棉区中,棉田面积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三个棉区。产棉省市区22 个,棉田面积在40万hm2及以上7个(新疆、山东、 河南、江苏、湖北、河北和安徽) 。(一)黄河流域棉区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春 秋日照充足,水热条件适中,有利于棉花 生长和吐絮。降雨集中在7-8月,常有春季 初夏连旱,播前需重视贮水灌溉。秋季降

14、 温较快不利于秋桃成熟和纤维发育。土壤以壤质的潮土为主,海河平原地势 低,滨海地带盐碱地较多,大多数土壤适 于植棉。1.亚区淮北平原亚区是邻接长江流域棉区的过 渡地带,包括江苏的徐淮地区、安徽北部 、河南豫东及豫东南。华北平原亚区包括河北省大部、豫北地 区和山东全省。京津唐早熟亚区,主要集中于天津市。黄土高原亚区,主要集中于山西运城盆 地和陕西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2.地位 黄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80年 代棉田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的为62.9%和 62.1%,是当时我国棉花生产的重心;为国 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单产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90年代前7年低18%。提高本区 域棉花单产水平对促

15、进我国棉花生产水平 再上新台阶有着重大作用。3.熟制 本区域棉田耕作制度,70年代到80年 代初期,以一熟种植为主,实行冬季休闲 与棉花轮作制。80年代到90年代,主要实 行粮粮两熟与粮棉两熟轮作制,一熟棉区 仍实行冬季休闲与棉花轮作制。近几年多实行棉花在冬春季节套(间) 作蔬菜和瓜果类,在海河低平原和滨海地 区正在发展冬小麦牧草与棉花套作的新模 式。80年代中后期,淮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亚区,随着生产条件改善,作物配套品种 和栽培技术的多方面改进提高,以麦棉套 作为主体的两熟种植得以迅速发展。目前 已成稳定的种植制度,从而形成既是主产 棉区又是主产粮区的新格局,实现粮棉双 增产和协调发展的良好

16、局面。本区域当前和今后棉花生产存在的难 点问题是套作棉花迟发晚熟低产劣质,小 麦晚播低产,“两晚两低”的不良循环。4.制约因素 缺水和生态条件脆弱是本区农业和棉 花关键制约因素。本区未来农业和棉花生 产的发展,首先,要加固黄河、淮河和海河堤坝抵 御洪水的能力,南水北调补充水源。其次,继续综合治理盐渍土,改造中低 产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井灌井排 能力。第三,在科技进步上, 要狠抓工程、农技和农艺结合为重点的农 业节水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主攻抗棉铃虫、抗黄萎病、抗(耐)盐碱 棉花新品种的选育; 主攻棉麦两熟可持续生产的新技术,确保 主产棉区又是主产粮区的格局; 在旱地和盐碱地植棉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