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322994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 人物等基本事实” 2、“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汲取 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3、“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的全局与局部 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 在联系” 课标解读: 立足点应该放在学习政治史把握人类社会发 展的基本规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 治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思考其对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 制的建设、完善和发展的借鉴与启示。必修一的主题与线索古代中国(公元前2070 1840): 中央集权权制度的创创立与 发发展古代西方(1415世纪纪前) 城邦民主政治与法治的发发 展

2、近代中国(18401949) 争取民族独立与近代化( 政治民主化)探索近代西方(14世纪纪1917 ) 资资本主义义代议议制的发发展 现现代中国(1949至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民主政 治建设设现现代西方(1917至今) 社会主义义政治制度的发发展 资资本主义义代议议制调调整 国际际关系的民主化趋势趋势交融共进各擅其美历史课标单元框架结构第一课夏商周1、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历程2、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区别和联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课程标准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 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 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单元知识网络(将所有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记忆和理解)中 国 古 代 政 治 制 度奴隶社会 (西周)封建社会(秦朝-明清)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比较中央(皇权与相权 )地方(中央与地方 )监察和 选官制度积极 作用消极 作用 秦(创立) 汉(发展)魏晋隋唐(完善)宋元(强化) 明清(衰落)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内容:作用:特点:等 级 森 严 的 分 封 制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 王后代,有义

4、务和相应的权力封建诸侯,以藩屏周;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开发边远,扩大区域 天子 诸侯卿大夫士 庶民以血缘为纽带;有较大的独立性;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发展 过程 破坏:春秋战国,秦国出现县制代替分封表现:楚王问鼎;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表现:楚王问鼎;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建立:西周 开始衰落: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取代:秦朝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破坏原因:分封制的本 身的局限性、生产力的 发展血缘维系的宗法制 内容: 特点: 作用: 工具:礼乐制度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嫡长子继承;家与国密切结合1 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 2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形成了中国几千年宗法关系的基础注

5、意:没有随分封制瓦解而瓦解,在封建社会 仍是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宗法观念和宗法 传统在封建社会继续传承中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础。2、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3、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4、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复习要求说明: 1、总复习内容:必修1和相应选修部分;总复习进度:220周完成 2、复习方法:以自己复习为主,老师指导和小组合作 为辅,具体步骤: 1)以单元为单位按导学稿上的要求进行复习,每个单 元规定完成复习时间。 2)进行过关测试,以选择题为主,做对85%以上者为合 格,只有合格的同学方可得到下一单元导学稿,

6、开始 下一单元复习;不合格者再用一两天时间复习原有单 元,后再进行诊断测试,仍以选择题为主,两次诊断 测试达到85%以上者,可以进行下单元复习。 3、每测试完一单元,评比一次通过率(90%)最高的 组,并给与适当奖励。 4、复习期间对知识记忆理解比做题重要。【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 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 摘自礼记 【材料二】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干饭类 食品; 羹:有浓汁的食品) 摘自礼记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燕 通宴)摘自周礼 【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菜者不用枝。(枝;筷子)摘自礼记 【材

7、料四】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据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的状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 第一层信息: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 配食物;食具有筷子、叉子;食品的摆放 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 ;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 第二层信息:饮食之礼起着加强宗族团结 、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了 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 差,贵贱有序”的思想。概念:形成原因:发展历程:封 建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为什么秦要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决定。4、客观上秦的统一和强盛。2、政治上,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8、巩固统一的需要。3、法家思想提供理论依据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力牛耕的出 现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的出现 和发展需要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政治上,分封制底下,诸侯有权力,诸 侯权力过大,独立性强,不利于中央集权。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维护新 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要建立强大的中央 集权政府。概念:形成原因:同上特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皇权至高无上(最大)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封 建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兴 衰 过 程商鞅变法时在秦国地方设县制中央-设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职责)地方-实行郡县制为什么说秦朝皇帝制、三公

9、九卿制是君主 专制制度?郡县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1、秦朝时期,全国政经军等一切大权由 皇帝总揽;官员由皇帝任命;军队由皇帝 控制,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2、三公九卿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和牵制,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任命,对皇帝负责; 军权;中央服从于皇帝所以是君主专制 3、郡县制下,地方财政军由中央总揽; 长官由皇帝任命,实行俸禄不能世袭;地 方服从于中央所以是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 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封 建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中央-设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度

10、(内容、作用)地方-郡国并行制(弊端、 解决措施、作用),后发展 为州郡县制;刺史制度中央:三省六部制(内容,作用)p11第五地方:道州县藩镇和节度使中央二府三司制(内容、作用);后增设参知政事地方路州县,削弱地方权力(做法、作用);发展于元顶峰于明清:中央中书省(内容、作用)、宣政院(职责)地方行中书省制度(内容、作用)宣慰司思考题:1、汉巩固、唐完善、宋加强、元发展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分别是什么? 2、分别归纳汉到宋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变化原因、目的 。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封 建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兴 衰 过 程中央中书省、宣政院(职责)地方行省制度

11、(评价)宣慰司(职责)中央废相立阁(地位、职责、作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明 朝康熙:设南书房,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三足鼎立; 雍正:设军机处(职责) 清 朝中央地方省道府县三省六部与三公九卿的区别三公九卿三省六部 盛行时时代丞相 地位作用秦汉隋唐丞相只有一个,协助皇帝 处理全国的政事,有相对 独立决策权、审议和行政 大权,对皇帝有较大的威 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彼此的分工使相权一分 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 ,提高了皇权1、明确分工,提高办事 效率,2、相互配合,相 互牵制,削弱相权加强 皇权;3重大创造、历朝 沿袭;4 标志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趋向完善 初步分工,职权明确 使专制主义中

12、央集权 制度建立宋朝的中央集权措施 地方:财:收地方财权政:派文官设通判(监督)军:抽精兵 中央: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政)、枢密使(军)、三司使(财)分割宰相权力积极性:解决藩镇割据问题,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 的统一安定消极: “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局面(三 冗二积)特点:1、首先直接从军 权入手2、分化事权,重 文轻武3、强干弱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方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方法:1、直接加强皇权2、中央:分相权,改革中央机构3、加强地方控制4、加强思想的控制5、注重对官员的监察6、注重对官员的选拨请举例说明秦始皇确皇帝制度,董仲舒用新儒术秦始皇确皇

13、帝制度,董仲舒用新儒术 神化王权,明清废丞相和设军机处。神化王权,明清废丞相和设军机处。秦废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北宋将地方大权集中于中央,元秦废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北宋将地方大权集中于中央,元 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地方设三司等。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地方设三司等。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 明清八股取士,清代大兴文字狱明清八股取士,清代大兴文字狱秦朝御史大夫负责监督;北宋的通秦朝御史大夫负责监督;北宋的通 判和明朝的按察司负责地方监察判和明朝的按察司负责地方监察秦汉察举制秦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科举制隋唐以后科举制特点:监察的范围从中央扩展到地

14、方 。监察程度越来越严密 原因:封建专制制度归纳提升: 一个主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但有个别例外 两大矛盾:皇权与相劝,中央与地方矛盾 三大趋势:君权不断加强、中央权力不断加强、不断调 整监察体制与选官制度同时将强思想控制相权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跪受 笔录票拟 解决了皇 权与相权 的矛盾中书门下为 最高行政、 参知政事分 割行政、枢 密使分割军 权,三司分 割财权中书草拟 中书审议 尚书执行 一分为三 配合牵制中朝决 策,外 朝执行帮助皇 帝处理 全国政 务军机 处废相立 阁二府三 司三省六部 制中外朝三公 九卿清明宋隋唐汉武帝秦始 皇朝代宰相职能变化趋势中央制度方法

15、分丞相权,加强皇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强化并渐趋衰落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 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 员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 中央集权品德才学 (分 科考 试)科举制隋唐士族世家大家族掌握朝政门第九品中正制魏晋南 北朝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 要途径察举制汉朝作用依据选官制度朝代演变规律: 选官的基础日益庞大,扩大了统治基础 选官手段和方式日益科学 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1、(2011年广东高考)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 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 因是 A.宗法制的总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2、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 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 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 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演变的历程:秦朝建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 元朝发展明清时期皇权空前强化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改革中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