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研说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126063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研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研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研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研说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研说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研说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研说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下册教材研说西沙城中心学校 霍晓莹说课流程 说建议内容标准编写体例 内容结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课程目标编写特点 知识与技能的立体 式整合一、说课标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良 好品德的形 成和社会性 发展让学生认识社会 、参与社会、适 应社会 为学生成为具有 爱心、责任心、 和良好行为习惯 的社会主义合格 公民奠定基础课程总目标内容标准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我的家乡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 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 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和 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 之情。了解家乡的优秀人 物,向他们学习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 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 分

2、。正确辨认地图上的 简单图例、方向、比例 尺我是中国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 种农产品,探究农业 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 的关系,体验农民为 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了解我国不同地 区的差异,探究 这些差异对人们 生产和生活的影 响。理解和尊重 不同地区人们的 生活方式 通过身边的生活 用品,探究工业 与人们生活的关 系,了解工人生 产劳动的情况 了解交通发展的 状况,感受交通 在人们生活中的 重要作用,关注 交通发展带来的 问题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 和方式,学会一些常 用的通信方法,感受 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 系。懂得并遵守通信 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 律法规 体会报刊、广播、电视 、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 们生活的

3、关系, 学习利 用传媒,安全、有效地 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 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 种信息的辨别能力二、说教材编写特点从多方面展示社会生活 ,在引导学生了解、探 究社会的过程中,帮助 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 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 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 的技能 从学生熟悉的 生活出发,引 导学生对间接 生活的认识和 了解注意引导学生通 过探究事物之间 的相互关系,来 认识社会和了解 社会 正文:是对主题词的展 开说明主题词:展示出本 部分内容主要探讨 的话题编写体例瞭望台:对正文部分的拓展,以 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掌握一些开 展自主学习所需要的知识、信息 等图文:引导学生多侧面、 多角度分析问题、开展

4、活 动内容结构生产与生活一方水土养 一方人 通信与生活 交通与生活 点面结合知识与技能 的立体式整合 单元内容上 的横向体现本册教材与相 邻年级的纵向 整合都是围绕知识和能 力两方面展开 螺旋上升,同一主题在 不同年级可以重复出现 ,但主题思想是不断发 展深入的三、说建议教学建议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 教学中要以知识为 载体来落实情感、 态度、价值观目标 丰富学生的生活 经验: 教学中教师要把 学生带到情景中 去体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中高年级学生的认 知水平不断提高, 自主想法也比较多 ,我们的任课教师 在教学中应当给学 生更多的空间 评价建议 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学习结果:包括完成学 习任务的

5、质量和进步程 度 学习态度:包 括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主动参 与和完成学习 任务的态度 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 学习中观察、探究、 思考、表达的能力; 搜集、整理、分析资 料的能力;与人合作 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等 学生互评:学生 依据一定的标准 互相评价以养成 尊重、理解、欣 赏他人的态度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 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 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 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作品评价:将学生 调查、访问、收集 资料等活动产生的 作品进行展示和交 流,师生共同进行 评析 课程资源开发 与利用建议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教师应尽可能使现 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 程教学有机结合,丰 富课程资源,有条件 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 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开发多样化的课程 资源:例如图书、 报刊、影像资料等 等,应该做到为教 学服务,不求花样 繁多,但求切合实 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