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939381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9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晓东 北京城乡创新发展博士研究会会长 2008.11(上)1 1一、小城镇改革发展历程和成就二、小城镇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三、小城镇发展中规划的指导作用主要内容2 2一、小城镇改革发展历程和成就(一)小城镇改革的历 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催发了农业和农村改革的进 程(1978年12月)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小城镇,大战略”, 加速了统筹城乡的城镇化步伐(1998年10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 展的若干意见2000年以来,小城镇发展迎来了 一个新的时期,经济、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快速发展。3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

2、中国特色城镇化 道路”,推进城镇化政策不断取得突破,小城镇发 展在新世纪之初也迎来了新机遇。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依法赋予经济发展 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 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4 4(二)小城镇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体制创 新 消除阻碍城镇化的体制障碍是从小城镇开始的。92年小 平南巡讲话、十三大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94 年开始11个部委的联合行动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 小城镇率先开始了城镇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农民 自己造城、企业建城、多元投资造城。小城镇在户籍、土地、财政、社保以及文教卫等制度改 革方面进行

3、了有益的探索。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经验,已逐步向大中城市推广。小城镇其他方面的改革经验,随时机成熟,必将对加快 城镇化进程起到更大的借鉴作用。小城镇改革为消除不利于城镇化体制障碍积累了政策储 备。5 5(三)小城镇改革发展取得了较大 成就 出现了一批相当于中小城市乃至大城市规模的超级镇人口超过10万的镇达400多个,其中人口20万以上的镇40多个,30万以 上的镇10多个,50万以上的镇5个。涌现出一批经济强镇财政收入超亿元的镇达500多个,其中5亿元以上的40多个。温州经济更是完全 依靠小城镇支撑。30个最强镇(占全市建制镇的1/4)占全市人口的38.5%,GDP的 53%,财政收入53.5

4、%。隔江相望的鳌江、龙港镇经济分别占所在平阳县、苍南县 的1/3和1/2 。小城镇成为支持我国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重要源泉1999-2003年,小城镇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2.7%,非农就业增长7.7% ,远快于同期全国GDP和非农就业年均增长9.3%和1.6%的速度。已是“三分 天下有其一” ,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6 6小城镇发展对促进城镇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我国城镇人口为5亿,城镇化率39%。其中小城镇(含城 关镇)镇区人口1.7亿,占13%,对城镇化的贡献率为1/3。若按非农 业户籍人口计算,我国共有3.3亿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6%。其中 小城镇1.4亿,占1

5、1%,贡献率为42%。小城镇吸纳了3438万农业人口 ,占当年农村流动人口的39%。小城镇已经融入城镇体系当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以及诸多城市群等星罗棋布的 分布了众多小城镇。7 7n 自1987年天津大邱庄诞生中国第一个“亿元村”至 今,中国目前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亿元人民币 的行政村已超过八千个,并多分布于沿海地区。其中 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村庄有十一个,这些亿元村,创 造了约1.6万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生产总值。 2003年, 江苏的华西村成为第一个百亿元村。n 中国“亿元村”六成以上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 、江苏、浙江等发达的沿海地区。这些村庄得改革风 气之先,往往能够激发

6、创新意识,建立符合自身村庄 发展的基层管理制度,寻找到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 业。小城镇促进村庄发展:“亿元村”突破八 千个 8 8n这些“亿元村”创富各有绝招,目前已形成发 展特色种养业、建设生态村、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城郊经济发展、重工业为主导产业、 古村文化开发等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其中促 进工业发展是大多数“亿元村”经济迅速发展 的主要路径。n中国名村发展模式 江苏华西村推出村庄兼并新模式; 山西大寨村以产业与生态旅游重铸辉煌; 北京韩村河村以产业兴村; 河南南街村走工业化集团道路; 上海九星河村以市场兴村; 浙江花园村实施高科技兴村; 江西进顺村将旅游文化做大做强等。9 9二、小城镇呈现

7、多样化发展态势1、城郊型卫星镇邻近大中城市,承接大中城市的技术、产业、人口、经 济和社会各方面的辐射,承担中心城市部分功能和作用。2、工业主导型第二产业优势明显,形成了工业集聚规模效应,实施专 业化发展道路。有些镇实现了一镇一品,村镇企业集群与新 型工业化相结合,在许多地方已有成功案例。3、商贸带动型具有商品集散地、专业批发市场或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发 展优势。(一)小城镇发展的十大模式 10104、交通枢纽型位于国家和省级交通要道所在地,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利 用交通便捷、运输量大、信息快、流动人口多的特点,积极发 展二、三产业,实行交通促流通,以路兴镇。5、工矿依托型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依托矿产

8、发展工业,为大中型企业 协作配套生产。这些小城镇既要找到接续性的产业,又要做好 原来的工矿服务,这是很重要的 。6、旅游服务型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鼓励农民 开发旅游资源,做好旅游服务,形成农民自我建镇、发展旅游 产业的良好局面。7、区域中心型县城关镇和农村区域中心镇。形成县、市区域的中心镇。 11118、边界发展型利用省界、国界发展边际贸易,强化交通服务基础设施 ,聚集各方面的生产要素,构筑边缘区的城镇化基点 。9、移民建镇型整体移民建镇、重大项目移民、迁村并点集中居住。10、历史文化名镇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古迹。体现地脉和文脉的延 伸,是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文

9、化遗产。1212(二)形成一大批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镇(二)形成一大批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镇如:温岭市大溪镇“中国水泵之乡”乐清市柳市镇“中国电器之都”苍南县龙港镇“中国印刷城”湖州市织里镇“中国童装之都”东莞市虎门镇“中国女装名城”东阳市横店镇“中国好莱坞”河北省白沟镇“全国箱包之都”辽宁佟二堡镇“中国皮衣、裘皮”基地云南省太平镇“中国太平奥林匹克体育小镇 ” (正在打造)1313(三)专业化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三)专业化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概念: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云集在一个地区,生产 着同一类产品,形成专业化分工,小产品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如:温州的打火机和点火枪,占全世界70%以上市场,生

10、产这一类产品的企业有几千家。慈溪市生产轴承占全世界80%以 上,从事生产企业有4000多家。义乌有十万多家中小企业,五 十多万个门类,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小商品创造销售额 高达两千多亿。产业集群也可以叫“蚂蚁经济”,就是成千上万的小蚂蚁,各 自有非常明确分工,在搬运的过程中,形成巨大的合力,形成小 产品、大市场的前景。在县域经济中,产业集群的财政贡献率往往在50%以上。 如,浏阳市一年财政收入20个亿中,烟花爆竹产业集群,1200 家企业贡献的财政收入就是10亿。 1414初步形成了围绕城市圈、城市群发展的大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相结合的城镇体系。国际经验同样表明,城市群是不同类型城镇特色

11、经济发展 的结果,而不是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大城市空间扩张的过程。美国75%的城市人口,30%居住在大城市,45%居住在郊 区和小城镇(波普诺,2002)。法国的大巴黎地区,是由巴黎市和周边8个省共同组成, 大巴黎的高新技术区在拉德方斯省,体育中心在圣丹尼斯。发展城市群,关键是提升连接城市的小城镇,或者通过城 市经济的外溢,或者通过小城镇特色经济的发展,最终形成更 大的集聚效应。(四)小城镇融入城镇体系当中1515(五)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发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德庆经验,特色农产品(贡柑)四个对接:市场(品牌、信息、销售);技术(品种、栽培):农资(质量、价格、

12、服务);金融(贷款、信用)政府+农户模式(以企业模式经营县域农业)1616(六)小城镇出现两极分化 中心镇和中小城市小城镇乡公所或被合并1717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三、小城镇发展中规划的指导作用(一)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1818规划层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统筹性规划。全面分析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条件与问题, 并为其他规划编制提供依据。物质性规划。经济、社会、生态等发展目标在空间上的落实 ,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型规划。在县级规划总量控制与用地分区控制的基础上进 行详细的土地用途编定,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 以人为本规划以物为

13、本规划以地为本规划1919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空间资源配置,建设项目的 综合布局、空间安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解县级规划中提出的各类 用地规划指标,落实到地块。规划重点公共资源有效配置,公共 服务目标。2020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镇区与镇域规划并举,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地域 空间管治、城乡交通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通过保护耕地和保障 经济建设合理用地,统筹城乡发展。就业和公共服务偏重于镇区建设和布局调整土地的保护与控制突出镇区规划,弱化镇域规划;与广大农村腹地结合不紧密 ;忽视城镇与农村的相互联系和融合。2121指导政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制定政府公共服务目标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统领其他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内涵2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