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939048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一:生活中也有灾害 自然灾害危害多 主题二:当灾害来临时 面对灾害科学避险 主题三:人间自有真情在 灾后重建人情暖 主题四:灾难后的思考 防灾减灾护家园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三单元教材介绍灾难无 情 人有情引导学生了解经常发生在我 国的重大自然灾害,体会人类活 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救和互救 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初步理解人 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灾难无情人有情 人间自有真情在灾难后的思考当灾害来临时生活中也有灾难这四个主题 从灾害现象 、避灾常识 、情系灾区 和灾后反思 四个侧面渗 透人和自然 和谐相处的 意义。 主题一:生活中也有

2、灾难教学目标:u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了解常见、多发、影响较大的自 然灾害的自然灾害的常识;了解自然灾害巨大的破坏性;知道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 的国家。 u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收 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u认识自然灾害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不可抗拒性;感受它 们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认识到对自然 灾害防范意识的重要性。主题一:生活中也有灾难活动一:天有不测风云 旨在通过图片等直观方式让学生了解主要的自然灾害, 从感性的角度认识自然灾害。 教学建议:一、教师准备 u结合课本中提及的自然灾害类型,选取特征明显的自然灾害 图片 u图片可以分成两组出现,一组体现近年来世

3、界发生的一些重 大自然灾害,一组体现发生在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二、学生准备 u 可以通过上网搜集图片,也可以把在报纸、杂志上看到过 的自然灾害的图片和同学们分享。 u 温馨提示:什么样的图片可以被称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扰地球活动一:猜一猜,这是哪种自然灾害龙 卷 风海啸旱 灾 地 震蝗 灾雪 灾活动二:我国情况知多少主题一:生活中也有灾难活动二:自然灾害危害大 旨在通过图片、事例、文字资料、数据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 感受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伤亡和痛苦。 从国内外、家乡和个人三个角度有层次的加深学生对自然灾害的 认识。教学建议: u图片的呈现具备视觉冲击力,能从人们的 生产、生活以及环境的破

4、坏程度这些不同方 面反映出危害的程度。u视频资料的补充:结合课本中重点提及的唐山大地 震,搜集一些视频片段。 u视频素材1976:唐山大地震.flv u视频素材唐山大地震片段 地震.flvu文字数据资料的补充要简短易懂,避免大段的新闻 ,抽象的数据小结主题一: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选取教学资源, 注重学生的感受(例如北京学生能切身体会到的沙尘 暴、雾霾)教学目标:u了解当灾害来临时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知识和方法 ,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 u 通过收集、交流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 他 人分享、交流,提高收集、处理信息资料能力。 u 珍爱自己的生命,养成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 态度;形成自我保护的意

5、识;培养学生面对灾害临危 不惧以及坚强的意志和品质。主题二:当灾害来临时教学建议: u保持清醒不惊慌:从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遇到自然灾害时保持清醒冷静的态度视频素材03地震逃生.flv u自救自护有方法: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讨论事例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主,例如北京常见大雾、沙尘、雷雨天气的防护。温馨提示:课本58页把自救自护的物品与相应的自然灾害连线,有些学生提出眼镜可以用在水灾自护,要提示学生这不符合现实情况,应该用在沙尘暴时挡风沙。 u不放弃“生”的希望:提示学生可以从网络、报刊上搜集汶川地震、日本地震中一些生还者的事例在课堂上交流主题三:人间自有真情在教学目标:u通

6、过对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团结一致战胜困 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的了解,体会人们 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懂得自己有 责任并应该帮助灾区人民。u通过家人、自己对灾区人民的捐助活动的参 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u培养学生初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慈善活动 的意识,关爱人们,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 品质。教学建议: u情系灾区,雪中送炭和灾后自救重建家园这两部分以图片和视频资料为主,从直观感受上激发学生的情感。(视频可参见主题一的唐山地震纪录片)主题四:灾难后的思考教学目标:u初步知道人类的一些活动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初 步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意义。u了解人类为了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进行的科学探索 以及取得的成果。u学习生活中的防灾减灾的常识。教学建议: u自然灾害早预防:列举一些科技设施让灾害防 患于未然或有效减小损失的实例,尽可能的指导 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并通过课堂评价等方式鼓励 学生积极的交流感受,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师生交 流、生生交流中逐步提升认识。 u防灾减灾有办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文字素材防灾减灾.doc u人与自然要和谐:了解国际和我国在减灾方面的一些环保措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交流情境。 温馨提示:这一主题可以适当学科整合(宣传册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