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制冷空调原理与制冷系统的基本结构.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37329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7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制冷空调原理与制冷系统的基本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一章 制冷空调原理与制冷系统的基本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一章 制冷空调原理与制冷系统的基本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一章 制冷空调原理与制冷系统的基本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一章 制冷空调原理与制冷系统的基本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制冷空调原理与制冷系统的基本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制冷空调原理与制冷系统的基本结构.ppt(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制冷空调原理与制冷系统的基本构成n第一节 制冷与空调的基础知识n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及典型系统n第三节 吸收式制冷原理及典型系统n第四节 空调系统 第一节 制冷与空调的基础知识一、制冷基本概念 制冷:利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 一定空间内把某物体或流体的温度降低 到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使之维 持一定时间。 实现制冷的两种途径:天然冷源和人工 冷源制冷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n用于空气调节的冷源n用于商业和食品工业n用于工业、产品性能实验及科学研究n用于医疗卫生方面 实现人工制冷常见的四种方法:液体汽化制冷、气体膨胀制冷、涡流 管制冷和热电制冷。二、空调基本概念n空调概念:空气

2、调节(Air Congdition)简称空 调,它是对室内空气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空 气流动速度、清洁度、空气的新鲜度进行人工调 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和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n空调基数:空调房间所要求的基准温度和基准的 相对湿度。n空调精度:在空调区内,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的允许波动幅度n空调类:空气调节应用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一 般称为“工艺性空调”;而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 调节称为“舒适性空调”。n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人要感觉 舒适,人体必须维持正常的散热量和 散湿量。非正常的散热量和散湿量会 使人感觉不舒适。表1-1 舒适空调设计调设计 参数季 节温度()相对湿度 (%)空气速度(

3、m/s )夏 季 冬 季2428(262 ) 1822(202 )4065 40600.3 0.2三、基础知识(一)物质与物态的变化 物质在常态下的状态:n固态时,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并 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n液态时 ,液态物质有固定体积,并有自 由液面 ,具有流动性而无固定的形状 。n气态时,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 ,可以充满任何的空间 。n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图1-1物态的变化(二)流体的状态参数 1温度温度是物质冷、热程度的标志 n (1)摄氏温标 测量单位记作。n (2)绝对温标(单位为开(尔文)n (3)华氏温标 2压力n 单位面积上所受到垂直作用的力称为 压

4、力 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概念及关系:n绝对压力:是指容器内的气体或液体对于容器 内壁的实际压力。n表压力:是指绝对压力与当地大气压力(B)之 差,其在工程上常用表压力,但在计算时必须 使用绝对压力。 n真空度:当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力(绝对压力) 低于大气压力时,大气压力与容器内气体压力 之差。n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之间关系 图1-5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的关系3比容(容重)和比重n 比容:物质所占有的体积与其重量之比称 为该物质的,比容符号为v,其单位m3kg 。比容和比重互为倒数。 4热量和比热n 热量: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多少的物理 量。它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在热 能转移过程

5、才有意义。 n比热: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5.显热与潜热n 显热: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 ,温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在这个过程中其状态不 变。n 潜热:物质在加热(或玲却)过程中 ,只改变原有状态,而温度不变所消 耗(或得到)的热量。(三)热力学基本概念 1热力学第一定律n它是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即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 换中能量的数量保持不变。工程热力学主要研究 热量与功的转换关系。即熟可变成功,功可变成 热。 2热力学第二定律n指出了热力过程的方向性,即热量能自发地从高 温物体传向低温

6、物体,而不能自行逆流。制冷装 置就是根据该定律,用消耗一定的压缩功或热能 作为补偿条件,将热量从低温介质传递到高温介 质,从而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 (四)传热学基本概念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n两个冷热不同的物体如果放在一起,热的物体 慢慢冷下来,冷的物体就会渐渐热起来,这种 现象叫做热传递。热传递进行方式基本上有热 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在工程中,传热过程 往往是个综合作用,但其中某项起主导作用 。(五)气体物理性质 1理想气体 所谓理想气体是忽略了气体分 子的体积及分子闻的相互作用力,其内能 只决定于温度的理想化气体。 2.混合气体 几种相互不起化学作用的气体混 合后,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丁各组成

7、气体 的分压力之和。 3湿空气 湿空气(大气)是由于空气和一 定量的水蒸汽混合而成。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及典型系统一、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 (一)单组蒸汽匪缩制冷的基本原理n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如图1-7所示。 图1-7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 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或节流阀);4蒸发器n它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或节流阀)和蒸发器 等四大设备组成。在这些设备之间用管道依次联接形成 一个封闭系统。其工作程如下:蒸发器中的液体制冷剂在低压蒸发压力P0、蒸发温 度t0下,从高于t0的被冷却物体或流体中吸取热量沸腾 汽化。压缩机不断地从蒸发器内吸入低压制冷剂的蒸汽 ,并将它压缩到冷凝

8、压力PK,然后将高压、高温的制冷 剂蒸汽送往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汽在压力PK下 等压冷却、冷凝戒制冷剂液体。制冷剂在冷却冷凝时放 出的热量传给周围环境的冷却介质(水或空气),冷凝 后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当制冷剂通过 膨胀阀时,压力从高压PK降到低压P0,部分液体汽化成 为制冷剂的气液混合物。混合物中的蒸汽称为闪发蒸汽 ,在它被压缩机重新吸入之前几乎不再起吸热作用,混 合物中的液体将重新从被冷却物体中吸取热量汽化。制 冷剂在系统中经过汽化、压缩、冷凝和节流四个过程, 完成了一个制冷的循环。 (二)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n制冷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之间存在的 差别。例如:理论

9、循环中没有考虑到 制冷剂液体过冷和蒸汽过热的影响, 没有考虑到冷凝器、蒸发器和连接各 设备的管道中田制冷剂的流动而产生 的压降。实际上压缩机在压缩过程中 也并非是等熵过程,系统中存在不凝 性气体等,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循环的 性能。1液体过冷循环n液体过冷的单级压缩制冷机系统如图1-8所示 图1-8 液体过冷的单级压缩制冷机的系统图1压缩机;2净凝器;3贮液器;4过冷器;5蒸发器;6节流装 2蒸汽过热循环n实际循环中,压缩机吸入饱和状态蒸汽的 情况很少。为了不将液滴带入压缩机产生 液击,造成故障,通常制冷剂在到达压缩 机之前已处于过热状态。 3回热循环n 在系统中增加一个汽液热交换器(回 热器)如

10、图19所示,使节流前的液体和 来自蒸发器的低温蒸汽进行内部热交换。 图1-9单级压缩回热循环的系统图4实际制冷系数n实际制冷系数义称性能系数用COP表示,也可以 称为单位轴功率制冷量5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 (1)冷凝温度变化的影响(2)蒸发温度变化的影响 (三)多级压缩与复叠式制冷循环n在制冷技术中,采用多级压缩与复叠式制冷机的目的 ,是为了达到比较低的蒸发温度。 1两级压缩氨制冷循环系统n两级压缩氨制冷中,多数是应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 却循环,如图1-10所示 图1-10两级压缩氛制冷循环的原则性系统图 A低压级压绪机;B高压级压缩机;C冷凝器; D过冷器;E、H节流阔;F中

11、间冷却器;G旁通阀;I蒸发器2两级压缩氟利昂制冷循环系统n两级压缩氟刺昂制冷系统多数采用一级节流中 间不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如图1-11 所示。图图1-11两级压缩级压缩 氟利昂制冷循环环的原则则性系统图统图 A低压级压缩压级压缩 ;B高压级压缩压级压缩 机;C冷凝器;D、G节节流阀阀. E中间间冷却器;F气液热热交换换器;H蒸发发器3复叠式制冷循环n复叠式制冷循环常由两个(或三个)部分组成 ,即高温部分(使用中温制冷剂),低温部分 (使用低温制冷剂)。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单级 或双级制冷系统。 图图1-12两个单级压缩单级压缩 系统组统组 成的复叠式制冷装置原则则性系统图统图 A低温部分

12、压缩压缩 机;B高温部分压缩压缩 机;C冷凝器;D冷凝蒸发发器;E蒸发发器;F、G节节流阀阀二、冷藏库制冷系统n冷藏库是用人工制冷的方法对易腐食品世行加 工贮藏,以保持食品食用价值的建筑物。n(一)冷藏库的分类n冷库分类的方法很多。n按冷藏设计温度分,可分为高温库和低温库。n按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冷库、分配性冷库和零售 消费性冷库。(二)典型冷藏库制冷系统 1直接供液(氨)制冷系统n直接供液系统是指制冷剂液体只经过膨胀阀直 接进入蒸发器的系统如图1-13所示 图图1-13直接供液氨制冷系统统 1压缩压缩 机;2氨油分离器;3冷凝器;4贮贮液桶;5调节阀调节阀 ; 6蒸发发器;7集油器;8空气分离器

13、;9紧紧急泄氨器2重力供液(氨)制冷系统n重力供液是利用制冷剂液柱的重力向蒸发器输 送低温的氨液。系统的组成如图1-14所示。 图图1-14单级压缩单级压缩 重力供液氨制冷系统统 1压缩压缩 机;2氨油分离器;3卧式冷凝器;4高压贮压贮 液桶;5调节阀调节阀 ; 6氨液分离器;7蒸发发器(排管);8排液桶;9集油器;10空气分离器3氨泵供液制冷系统n氨泵供液制冷系统,是利用氨泵向蒸发排管输 送低温氨液。系统的组成如图1-15所示 图图1-15单级压缩单级压缩 氨泵泵供液制冷系统统 1压缩压缩 机2氨油分离器3卧式冷凝器4高压贮压贮 液桶 5调节阀调节阀 6氨液分离器7氨泵泵8蒸发发器排管) 9

14、排液桶10集油器11空气分离器4氟利昂制冷系统n氟利昂制冷系统与氨系统不同之处是采用热力 膨胀阀代替调节阀,并设有汽液热交换器和干 燥过滤器,氟利昂液体在蒸发器中采用上进下 出。图1-16为氟利昂系统 图图1-16单级压缩单级压缩 氟利昂制冷系统统 l压缩压缩 机2油分离器3水冷式冷凝器4干燥过滤过滤 器5电电磁阀阀6汽液热热交换换器 7热热力膨胀阀胀阀 8分液头头9蒸发发器10高低压压力继电继电 器 第三节 吸收式制冷原理及典型系统n吸收式制冷机是蒸发制冷的另一种形式。压缩式制冷机是通 过压缩机消耗机械功来实现的,而吸收式制冷机是通过消耗 热能来实现的。它是一种以热能为动力的制冷机。 一、溴

15、化锂水溶液的性质n溴化锂水溶液的特性 (1)无色液体,有成苦昧、无毒、无臭、加入铬酸锂后呈淡黄色 。 (2)溴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3)溴化锂溶液的水蒸汽分压力很小,它比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 蒸汽压要小得多,所以有强烈的吸湿能力,而且溴化锂水溶 液具有吸收温度比它低得多的水蒸汽能力。这正是溴化锂吸 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之一。 (4)密度比水大,随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温度变化。 (5)比热容较小。 (6)粘度大、表面张力大。 (7)对碳钢和紫铜等金属材料有腐蚀作用。 二、吸收式制冷机的热热力系数 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性能指标是热力系数: 热力系数反映了消耗单位热量所能取得的冷量。 三、溴

16、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系统的基本工作 原理n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 、蒸发器、吸收器、节流装置(U形管或孔板) 、溶液热交换器、发生器泵、吸收器泵和蒸发 器泵等组成。图1-17是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系统的原理图。图图1- 7单单效溴化锂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1发发生器2冷凝器3节节流阀阀4蒸发发器5蒸发泵发泵 6吸收器7吸收泵泵8发发生泵泵9溶液热热交换换 (二)双效澳化锂吸收式制冷糸境的基本工作原 理n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与单效系统的不同 是增加了一个高压发生器和一个高温溶液的热 交换器。 1并联双效溴化锂制冷系统n图1-18为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 理。 图图1-18双效溴化锂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1高压发压发 生器2低压发压发 生器3冷凝器4节节流阀阀5蒸发发器 6蒸发泵发泵 7吸收器8吸收泵泵 9发发生泵泵10低温溶液热热交换换器11高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