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有效衔接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87032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有效衔接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注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有效衔接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注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有效衔接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有效衔接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有效衔接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有效衔接 大 学 中 学 携 手 : 架 起 人 才 培 养 桥 梁张 杰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教育报 2013 年 5 月 6 日 5 版大学的本质是创新,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一位教育学家曾说:“研究型大学的本质就在于把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的教师和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相互激励,产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和智慧。”我在探寻创新人才的产生规律时发现,人类最深邃的思考常来自大学,这是大学存在的最重要价值之一,但是这种思考方式的养成往往来自更年轻的时候。大学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却是一个全过程的教育问题。创新人才的知

2、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不能光靠大学阶段,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打破教育体系各阶段的分割,通过多模式的合作将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向中学延伸,对基础教育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大学应积极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整个教育体系,将与中学、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升到联合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潜质人才的高度,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探索并建立一个多样化、全方位、分层次、广辐型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在大学和中学中间架起一座人才培养的桥梁。构建创新潜质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大 学 与 中 学 的 合 作 主 要 是 人 才 培 养 理 念 的 融 合 , 因 此 将 大 学 的 人 才 培 养 理 念

3、和 方 式 向 人 才 培 养 早 期 延 伸 , 必 须 兼 顾 中 学 的 传 统 优 势 和 自 身 特 长 , 必 须 考 虑 其原 有 的 学 科 实 力 和 软 硬 件 条 件 , 遵 循 “专 业 方 向 分 类 指 导 、 强 势 项 目 重 点 建 设 ”的 原 则 开 展 合 作 。 多 样 化 主 要 体 现 在 两 个 方 面 : 合 作 模 式 的 多 样 化 和 合 作 层 次 的多 样 化 。 在 合 作 模 式 方 面 , 包 括 创 新 班 设 置 、 课 程 开 发 共 建 、 师 资 进 修 培 养 、 实践 创 新 体 系 建 设 、 实 验 室 共 享

4、 共 建 、 专 家 输 出 、 优 势 项 目 共 建 、 社 团 共 建 、 开 设夏 令 营 等 多 种 合 作 模 式 。 在 合 作 层 次 方 面 , 可 以 是 校 际 层 面 , 可 以 是 教 师 层 面 ,还 可 以 是 学 生 层 面 。 通 过 构 建 多 样 化 的 合 作 模 式 , 大 学 应 促 进 大 学 与 中 学 的 深 度合 作 , 积 极 引 导 中 学 创 新 教 育 , 对 中 学 生 的 创 新 精 神 与 创 新 能 力 培 养 产 生 重 要 影响 。打造全方位的创新素养课程体系全方位的创新课程体系是打造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的关键。大学应

5、该和中学一起,以学生志趣的发掘为导向,对传统课程培养体系进行改革。给中学生开课是为了缓解应试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影响,而绝非大学教育的提前,更不是大学课程的补充,应该聚焦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志向的确立。大学拥有一流的师资、雄厚的科研实力,前沿的知识探究以及先进的实验设备,可以依托这些有利资源,主动对接中学办学特色和需求,形成一套理论与实践、学习与探究、体验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打破“唯分数论”的人才选拔机制大学和中学应探索建立多元的中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基于“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早期创新人才评价标准,而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指标。大学和中学应该打破“唯分数论”的人才选

6、拔机制,合力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推进综合评价,探索形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校考核、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多层次评价体系,为高校选拔创新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合理的、分层次的评价方式也将进一步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打通大学与中学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大学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组织,它之所以保持辉煌而独特的地位,是因为她不停地思考和探索。正是因为她不停地思考和探索,决定了大学是社会的道德高地和思想高峰。因此,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应该是全面的,具有广泛的辐射效应。我认为,大学与中学应共同开设论坛,为学生和教授的直接交流、讨论以及学生之间的经验和心得的分享提供良好的平台。“思源文汇”大讲堂

7、共有61 所中学 500 余名学生从中受益,我也曾作为嘉宾为中学生作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也明确指出,高中教育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大学与中学应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合力,真正打通大学与中学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全方位的贯通和融合,共同打造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上海交大牵手中学推进四大行动共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目前,上海交大已与上海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

8、学、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上海市延安中学、天津南开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甘肃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名校共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还分别与徐汇中学共建了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与七宝中学共建物理演示实验中心,在向明中学开设机器人创新教育项目等,并逐步与全国知名中学建立起牢固的合作关系。学校还开设了中学教师系列培训班,第一届共有 21 所中学27 位优秀老师参加。与中学携手构建课程体系上海交大与中学携手构建的课程体系包括激发科学兴趣、增强科学认识、提高科学素养、陶冶科学精神、实践科学能力等模块。其中激发科学兴趣模块的课程由院士和大牌教授领衔的“教授团”承担,实践科学能力模块的

9、建设主要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开展,学生不仅可以提高科学实践的能力,更能通过成果的取得而坚定信心。近五年,由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973”首席科学家等教授组成的“教授团”为中学生开设高水平讲座 500 余场(次),其中形成一组“艺术与科学(技术)”专题课程;“专家团”协助上海中学、上海交大附中、南洋模范中学中学选拔优秀中学生超过 400 人。并开设专门系列课程和信息检索、研究方法两个工具课程。与中学共建优势项目 11 个,覆盖了上海交大机械、电子、船舶、材料、生命科学等强势工科。“教授团”参与中学人才选拔上海交大的做法是,组建“专家团”、

10、“教授团”聚焦选拔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他们直接参与中学的人才选拔工作,选拔具有创新思维和潜力的中学生。以专家委派、项目指导、设立奖项等方式全力支持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选拔并鼓励取得创新成果的学生。我们在全国首推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学生。学校积极探索测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组织各领域教授成立专家组,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及相关专业的培养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面试和特色测试,考查其科技创新潜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学生入校后,学校还将为他们组织虚拟班,鼓励其深入开展科学探究。建立工程科技实

11、践工作站为了能让更多的青少年能感受到创新教育,发挥对科技教育和普及的引领作用,上海交大依托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上海市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科技实践工作站”。此工作站面向全市所有青少年开放,通过参观、讲座、实践等方式让更多的青少年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还通过课程视频、课件制作方式供更多跨省市、跨学校的学生选择学习。本着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领略大师风采、感受大学创新、体验大学文化”的宗旨,学校自 2008 年起正式开设瞭望科学夏令营,五年来共有来自全国 16 省的 1300 余名中小学生参加;本着“科普宣传、文化传播、服务社会”的宗旨,举办“瞭望科学”校园开放日,每年约有千余名学生参加交大“校园开放日”;2012 年 6 月新加坡名校之一德明政府中学 26 名师生来校交流,拉开了中学联合培养国际合作的序幕。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社团和志愿者,与超过 200 个中小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