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173414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幻灯片(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发言内容:一、教材的总体概况二、教材的基本特点三、教学的初步建议一、教材的总体概况 按专题,分组编排,全册共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文、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四大部分。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8篇,略 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 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 阅读链接”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语文园地: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 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 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 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 ”“成语故事

2、”,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 中各安排两次; “宽带网”:第五组、第八组; “趣味语文”:第一组、第四组; “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 三组和第七组。 “成语故事”:第二组和第六组。二、教材的基本特点v专题新颖v整合有力v选文精美v导学有方v内容丰富1 专题新颖1 自然奇观 2 观察与发现3 中外童话 4 作家笔下的动物5 我国的世界遗产 6 人间真情7 成长的故事 8 科技成就第三组:走进童话按文体编排专题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 2 整合有力每组的课文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 文园地的各项内容都围绕专题来安排。我们在凭借教材进行教学时,要注意这 一编写特点,做到瞻前顾

3、后,整组备课 ,整组设计,整体安排教学,充分发挥 教材整合的教学效果。例:第三组“中外童话”导语:“让我们跟随本组课文,走进奇妙的 童话世界, 了解童话的内容, 品味童话的语言, 体会 童话的特点。”(p40)资料袋:“童话可以分成两类”(p45)综合性学习提示:“让我们开展一次读童话 、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 “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我的发现: “我发现童话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仙 精灵、山魔水怪、鸟兽虫鱼,他们都有超常的魔力 ”展示台: “我读完了格林童话。例: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 导语:有的是不同的作家写相同的动物,有的是同一个作家写不同的动物试着比较一下

4、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白鹅:我们来交流一下,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白公鹅:默读课文,想想这只白公鹅有哪些特点。再比较一下,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地方。猫母鸡比较一下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我的发现:感受“明贬实褒”的写法。教材保留了大家熟悉的优秀课文。 新选课文文质兼美,可读性极强。 3 选文精美4 导学有方在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题目;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有连接语提示学习方法;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对本组课文词语进行自查自 测的“词语盘点”;

5、“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 ”、“宽带网”等栏目。 5 内容丰富 (1)基础落实(2)情感丰富(3)思维活跃(4)视野开阔三、教学的初步建议:(一)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200、会写200;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教学建议:整体把握重难点,强化音形义的联系;立足起点,强化识字能力与习惯培养;重视写字,加强写字的科学指导。提示笔画,注意位置提示结构,注意比例(匀称、疏密)(二)阅读教学目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

6、会默读、学习略读、诵读优秀诗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 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 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叙 事性作品的大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 言;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与 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 词句,以及课外阅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教学建议:1 科学解读文本,把握文本丰富内涵;2 用心研读文本,探求语言人文契点;3 精心设计教学,追寻语文教学本色。 1 科学解读文本,把握文本丰富内涵人间真情与三下“可贵的亲情友情”比较A 表面的了解深入的理解B 可触摸的亲情友情平凡而又令人 回味

7、的真情C 简单的实践心灵的震撼 家乡人有一句叫“紧走搭石慢走桥 ”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 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 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 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 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 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人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 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 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 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 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 意,让对方先过,等对方过了河,俩人 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 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

8、轻人总要俯下身 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 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 联结这故乡的小路,也联结这乡亲们美 好的情感。 搭石什么是科学的解读?不简单肤浅;不故意曲解;不故弄玄虚 有没有不叫的青蛙?能不能蟋蟀就是蟋蟀?可不可以幸福就是“幸福”?2 用心研读文本,把握语言人文契 点 (1)静心读文,读出自己的感受;(2)深入思考,把握文本的重心;(3)敏锐发现,关注语言的特色。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及其教学策 略(孟令全)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有的朴翅膀。鸟的天堂刚进院里,以墙绿葱葱的爬强虎扑入眼帘。夏天 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

9、都变成了绿 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 着迷离的光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甜蜜的微笑”、“希望的田野”引导学生探究语言规律:“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 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 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 ,使他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 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 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 的脚1、描写的时间顺序;2、观察的过程;3、 用词的准确,爬“触”“巴住”“拉”“紧贴”;4 、描写的具体形象(联想) *发现遣词造句的准确 蟋蟀的住宅:“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0、。” 飞向蓝天的恐龙:“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发现词句的具体形象 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颐和园:“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发现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 法 白鹅:“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 步态和吃相中。”“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 ,似厉声喝斥。”“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颐和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 ,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 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 面向下望”“从万寿山下来,

11、就是昆明湖 。” *发现语言表达蕴涵的情感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 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 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去玩玩,就会出 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 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 又是多么尽职。 猫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 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 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 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 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上来 ,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 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

12、蹲着静候 ;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 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 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 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 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白鹅*发现作者选材与表达方法上的异同白鹅与白公鹅的异同:同:行文结构上,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 ,再具体描写;在描写方法上,两篇课 文都非常注意拟人手法的运用;都善于 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异:语言风格不同;叙述的语气不同 。3 精心设计教学,追寻语文教学本 色 本色,即本来面貌。 “用语文的方式学 习语文” “追寻”的策

13、略一:熟读成诵(1)诵读,增强语感;(2)细读,理解语言;(3)研读,体味语境。策略二:体验感悟感性的语文多感受,少分析,在感受中感悟 (1)入情入境,“进入林中望风景” ;(2)情感代入,“快乐着你的快乐” ;(3)用读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例:鸟的天堂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 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 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 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 的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1.试读。读后交流自己是为什么这么读,有什么感 受。2.想象在哪里看到过阳光下的绿叶,是怎么样 的?再想象“那么多绿叶”展现在眼前的

14、情景,风 吹过时的情景。3.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段,读出 语气。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 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 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 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 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的 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1.试读。强调了哪几个词语?为什么要这么要强 调?2.删去“仍”和“终于”,读一读,感觉有 什么不同?想象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中,李博士和 那位台湾青年的样子。如果你是李博士或是哪位 台湾青年,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3.再读这 两段,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精读

15、课文教学的一种流程: 放手阅读课文,留下第一印象;畅谈初读感受,梳理课文内容;整体分析字词,展现识字过程;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筛选;重点难点研读,感悟体验积累;适度拓展延伸,完成必要练习。远镜头扫描整体感知长镜头推进理清思路聚焦点细看研读重点走进文本略读课文教学的几个环节:(1)课文讲了什么?(2)你读了有什么感受?(3)找喜欢的部分多读读。策略三:积累语言“用经典浸润学生”例:一下识字6 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一畦秧苗,一方鱼塘。 一孔石桥,一竿翠竹。 (1)读一读;(2)理解:“一方”也 可以怎么说?(3)提问:这些词是什 么词?了解数量词的含义;(4)你还 知道那些数量词?一只小鸡 一个苹果 整合单元内容:自然奇观整合教学:导语:准备阅读、搜集、活动、表达课文:奇特在哪儿,怎样表达这种奇特活动:观察家乡的景物表达:交流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拓展:祖国各地迷人奇特的景观(日积月累)展示:习作、收集到的照片和文字资料人间真情整合教学:古诗两首+日积月累+古诗趣读搭石+我的发现+小练笔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口语交际+习作卡罗纳+拓展阅读+读书会给予是快乐的+成语故事(三)习作教学1 目标要求: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根据 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冒号和引号;能用 简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