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局部腐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32540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02 大小:6.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局部腐蚀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第六章 局部腐蚀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第六章 局部腐蚀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第六章 局部腐蚀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第六章 局部腐蚀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局部腐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局部腐蚀(2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局部腐蚀l第一节 局部腐蚀与全面腐蚀的比较l第二节 小孔腐蚀(点腐蚀、孔蚀)l第三节 电偶腐蚀l第四节 晶间腐蚀l第五节 选择性腐蚀l第六节 缝隙腐蚀第一节 局部腐蚀与全面腐蚀的比较l一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的主要腐蚀形态l二 全面腐蚀(General Corrosion)l1 腐蚀特征l 腐蚀分布于金属的整个表面,腐蚀的结果是使金属全面变薄。l2 电化学过程特点l 腐蚀电池的阴、阳极面积非常小;微阴极和微阳极的位置变幻不定,整个金属表面在溶液中都处于活化状 态。图 1 1l三 局部腐蚀(Localized Corrosion)l1 腐蚀特征l 腐蚀仅局限或集中在金属的某一特定部位。l2

2、 电化学过程特点l 阳极和阴极是独立分开;腐蚀电池中的阳极溶解反应和阴极区腐蚀剂的还原反应在不同区域 发生,而腐蚀产物在第三地点形成;通常阳极区 的面积比阴极区的面积小得多,使阳极区腐蚀剧 烈。l3 引起局部腐蚀的原因l(1)异种金属接触电偶腐蚀;l(2)同一种金属上的自发微观电池晶间l 腐蚀、选择性腐蚀、孔蚀、石墨化腐蚀l 以及应力腐蚀断裂;l(3)差异充气电池引起的局部腐蚀土壤l 腐蚀、缝隙腐蚀、水线腐蚀;l(4)金属离子浓差引起的局部腐蚀;l(5)膜孔电池或活性钝性电池引起的局l 部腐蚀;l(6)杂散电流引起的局部腐蚀;四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的比较项项目全面腐蚀蚀局部腐蚀蚀1 腐蚀蚀形貌

3、腐蚀蚀分布在整个金属表面腐蚀蚀平衡集中在一定区 域,其他部分不腐蚀蚀 2 腐蚀电蚀电 池阴、阳极在表面上变变幻不 定,阴、阳极不可辨别别阴、阳极可分辨3 电电极面积积阳极面积积阴极面积积阳极面积积0.1%l电镀镍添加剂l1 第一类光亮剂(初级光亮剂)l(1)类型 具有 CSO2结构l 对甲苯磺酰胺;l 糖精(芳香族磺酰亚胺类)l 噻吩2磺酸l 苯亚磺酸(芳香族亚磺酸) l(2)初级光亮剂的特点l 能使镀层晶粒减小,具有一定的光泽,但单l 独使用时不能产生全光亮镀层,只能与第二l 类光亮剂配合使用,才能使镀层达到全光亮;l 能降低镀层的张应力,但用量过多时会给镀层带来l 压应力;l 具有 CSO

4、2 结构,在镍催化作用下,使镀层l 的硫含量达0.050.1;l 通过初级光亮剂的不饱和链吸附在阴极表面的晶体l 生长部位。由于适宜于吸附的部位有限,能有效地l 控制镀层硫的夹入量。l2 第二类光亮剂(次级光亮剂)l主要包括醛类、酮类、炔类、氰类和杂环类。l 甲醛,水合氯醛l 香豆素l 1,4丁炔二醇l 乙撑氰醇l 喹啉甲碘化合物l 近年来发展的辅助光亮剂除具有第一类光 亮剂的某些作用外,还能防止或减少镀层针孔 ,与第一类光亮剂、第二类光亮剂配合使用, 加快出光速度和整平速度,对低电流密度区镀 层的光亮起良好作用,还能降低其他光亮剂的 消耗。l 辅助光亮剂具有不饱和的脂肪族链,磺化 基团SO3

5、不一定与不饱和碳相连。l如:乙烯磺酸钠;l 烯丙基磺酸钠;l 苯乙烯磺酸钠;l多层镍体系的抗蚀性l双层镍铬镀层:l 半光亮镍镀层的硫含量相对于光亮镍镀层硫含量 低,即半光亮镍镀层的电势比光亮镍镀层的电势正, 半光亮镍镀层作铁基体上的底镀层,在其上再镀光亮 镍层,光亮镍镀层对于半光亮镍镀层是阳极性镀层。l 若光亮镍镀层中存在孔隙,将下部的半光亮镍镀 层暴露在外时,空气中的水分成为电解质,形成以光 亮镍层为阳极,半光亮镍层为阴极的微电池,使腐蚀 沿着横向在光亮镍层中发展,保护了半光亮镍层不被 腐蚀,从而进一步保护了铁基体,达到电化学保护的 目的。l三层镍铬镀层:l 在双层镍镀层的基础上,半光亮镍与

6、光亮镍镀层之间加镀一层高硫镍镀层(1m);由于高硫镍镀层中的硫含量比光亮镍镀层、半光亮镍镀层高,电势比 光亮镍层更负。l 当光亮镍层存在孔隙时,高硫镍镀层成为微电池的阳极,光亮镍成为阴极,使腐蚀向高硫镍层横向扩 展,而首先被腐蚀掉。使光亮镍层、半光亮镍层不被 腐蚀,从而保护铁基体。l二 小孔腐蚀机理l 1 蚀孔成核l 蚀孔成核原因有两种说法:钝化膜破坏理论 和吸附理论。l(1)钝化膜破坏理论(以不锈钢为例)l 该理论认为当腐蚀性阴离子(如Cl)在不锈钢钝化 膜上吸附后,由于氯离子半径小,而穿过钝化膜,Cl离 子进入膜层后,产生了强烈的感应离子导电,使膜在特 定点上维持高的电流密度并使阳离子杂乱

7、移动,当膜/溶 液界面的电场达到某一临界值 时,就发生小孔腐 蚀。 l(2)吸附理论l 该理论认为点蚀的发生是由于Cl离子和氧的竞争吸附所造成。当金属表面上氧的吸附 点被氯离子所取代时,点蚀就发生了。其原因 是氯离子选择性吸附在氧化膜表面阴离子晶格 周围置换了水分子,使氯离子和氧化膜中阳离 子形成可溶性氯化物,促使金属离子溶入溶液 中。在新露出的基底金属特定点上生成小蚀孔 ,成为蚀孔核。(3)点蚀敏感位置(点蚀源)l 金属表面的非金属夹杂物处;l 金相组织不均匀,晶界处;l 钝化膜粗化、划伤、应力集中处、晶格缺l 陷处;l 镀层、漆膜的不致密,针孔、气泡处;(4) 蚀孔的诱导期l 蚀孔的诱导期

8、的长短取决于介质中的阴离 子浓度、pH值、金属的纯度和表面的完整性、 外加极化电势等因素。l 对于给定的金属:l一般情况,l2 蚀孔的生长l蚀孔生长模型:蚀孔内的自催化酸化作用l(1)当蚀孔一旦发生,蚀孔内的金属发生溶解:l(2)在含Cl的介质中,阴极反应为吸氧反应,l 孔内的氧浓度下降,孔外富氧,从而形成氧l 浓差电池;l(3)孔内金属不断溶解,为保持电中性,孔外的l Cl向孔内迁移,孔内的Cl浓度升高;l(4)由于孔内金属的溶解,其离子浓度升高,并发生水l 解:l 使得孔内溶液中H浓度升高;l(5)孔内溶液的严重酸化,使孔内的金属表面处于HCll 介质中,即处于一种活化溶解状态;l 孔外溶

9、液仍然是富氧,介质维持电中性,使金属表l 面维持钝态,从而构成了活化(孔内、阳极)钝l 化(孔外、阴极)腐蚀电池。其结结果是蚀孔内金l 属不断溶解,孔外表面发生氧的还原,使蚀孔以自l 催化过程发展,导致金属小孔腐蚀而被破坏。l例题: 讨论铁铬(Fe-Cr)合金在 w(NaCl)=3.5%充气水溶液中点蚀发展过程。l(1) 在蚀孔底部:lFe和Cr的溶解反应l(2) 在孔下部则壁lCr3+的沉淀反应、Fe2+和部分Cr3+与Cl的化合反应l(3) 在孔的上部lFeCl2、CrCl3的水解、析氢反应l(4) 在孔口,l沉淀反应l(5) 在蚀孔外部l吸氧反应:l锈层还原反应:l 点蚀发生后,由于自催

10、化作用,溶液的Cr3+离子 一部分和Fe2+离子一起扩散、水解,而另一部分Cr3+重新沉积在孔内壁,使得孔内壁形成铬含量较高的表面 层,溶液反应集中在孔底部发生,其结果蚀孔成为较 深坑。l3 点蚀停止 l 根据钝化膜理论,孔内金属表面若再钝化,点 蚀将被中止。l引起再钝化的原因:l(1)金属表面结构的改变;l(2)溶液的pH值不再降低,Cl浓度不再上升;l(3)孔内电势低于临界电势,处在钝化区范围;l 介质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l 孔内的欧姆降增大;l三 影响点蚀的因素l1 环境因素l(1)介质类型l 某些材料在一些特定的介质中易产生点蚀。l如不锈钢易在含卤素离子的介质中产生点蚀;铜在含 SO4

11、2-的介质易产生点蚀。F e - C r 孔 蚀 最 低 C l 浓 度l(2)介质浓度l点蚀电势与卤素离子浓度的关系式:l对于Cr17不锈钢l对于188不锈钢l(3)介质中其他阴离子作用l 介质中的存在OH-,NO3-,SO42-,ClO4-等阴离 子,对不锈钢、铝的点蚀起缓蚀作用,阻碍点 蚀的发展。l(4)介质温度的影响l 温度升高,不锈钢点蚀电势下降,易引起 点蚀。l(5)溶液pH值的影响l pH10使点蚀电势上升;l pH290C), HCl(10%,35%),H2SO4(7%6%),湿Cl2(288 C 、346 C 、 427 C)、N2O(含O2,不含NO,2474 C)Tab.

12、7.1 引起合金产生SCC的某些介质l2 发生应力腐蚀破裂有三个敏感电势区l(1)区域1:活化阴极保护过渡区l(2)区域2:活化钝化电势过渡区l(3)区域3:钝化过钝化电势区图 7 2l3 只有拉伸应力引起应力腐蚀破裂,压 应力不引起应力腐蚀破裂l拉伸应力的来源:l(1)残余应力l(2)外应力和载荷(工作应力)l(3)不均匀应力l(4)热应力拉应力方向l4 破裂过程存在三个阶段 (1)孕育期l 裂纹源成核阶段,所需时间占整个破裂时间的90; (2)裂纹扩展期l 裂纹成核后 直至发展到临界尺寸所经历的时间; (3)快速破裂期由纯力学作用,裂纹失稳导致破裂;l5 阳极溶解型应力腐蚀破裂的形貌l(1

13、)晶间型l(2)穿晶型l(3)混合型不 锈 钢 应 力 腐 蚀 裂 纹 形 貌拉应力方向铜合金的晶间应力腐蚀断裂l二 应力腐蚀破裂的机理l1 快速溶解理论(电化学阳极溶解理论)l 该理论认为,金属在应力和腐蚀的共同作用下,局部位l置产生裂纹。这种裂纹的形成是由于电化学快速溶解而形成的 。其过程:l(1)金属表面存在一层保护膜。且膜上存在缺陷;l(2)缺陷部位上的电极电势比其他完整部位低,成为活性l 点;l(3)应力作用下,活性点处被破坏,成为腐蚀电池的阳极;l(4)阳极面积小,阴极面积大,腐蚀电流加大,活性点处l 的金属溶解;l(5)形成沟状裂纹,裂纹尖端处应力集中,加速阳极溶解,l 使裂纹继

14、续扩展,导致金属破裂。应 力 腐 蚀 电 化 学 快 速 溶 解 模 型l2 表面膜破裂理论(滑移溶解断裂理论)l(1)金属内部的位错在应力作用下滑移,造成位错重l 新堆积;l(2)应力加大,使位错滑移后的表面膜破裂;l(3)膜的局部破裂,露出金属部分成为阳极被腐蚀介l 质溶解,形成“隧洞”;l(4)由阳极溶解过程的阳极极化,使阳极周围重新钝l 化,形成保护膜;l(5)在应力继续作用下。蚀孔底部应力集中使膜再次l 破裂,成为新的活性阳极区,加速阳极溶解,蚀l 孔进一步加深;l(6)膜反复形成、破坏,使裂纹向纵深发展,形成穿l 晶型应力发生破裂;图 7 5l三 应力腐蚀破裂的影响因素l以不锈钢的氯化物应力腐蚀破裂为例(不锈钢氯 脆)l1 腐蚀介质 (1) 氯化物种类的影响l 影响程度 Mg2+Fe2+Ca2+Li+Na+; (2) 氯化物浓度和温度的影响l 在50300内,同温度下,浓度升高,l 氯脆敏感性增大;随浓度升高,沸点升高,l 氯脆敏感性增大;l不锈钢构件在Cl-存在下发生SCC事例l1、 一个高压釜用18-8型不锈钢(铬镍奥氏体 不锈钢,基本组成为Cr18Ni9)锻造,壁厚 5cm。釜外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