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2565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省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省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湖南省湘潭县第一中学2016-2017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 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第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四星高照,何处人文(节选)刘再复所谓“四星”,是指歌星、影星、球星、节目主持人。说“四星高照”,既无褒贬,也无偏 见。 只是说,当下这个时代乃是以“四星”为符号的时代

2、。与“抬头望见北斗星”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不同, 这个时代人类生活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的生活(古典生活),只要用“衣、食、住、行”概说即 可,而现代生活则增加了另外四个字的内容,即“性、健、寿、娱”。物质生活全面展开了,人们不再 安于衣食住行,还普遍地追求情欲的满足,健康的实现,寿命的延长和生活的娱乐化。“四星”应运而 生,不 仅浮出繁华的地表,而且进入灿烂的高空。不可否认,现代化确实带来了生活的丰富,情感的多 元,人性的快乐,视野的扩张,时间的增值。从总体上说,人类其实愈来愈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希望 多活一些年月以享受人生。然而,历史总是悲剧性地前行,四星高照的同时,人文的许多部分,如文学

3、、 艺术、思想、教育等,都可能付出代价。 说要付出“人文”的代价,从根本上说,是要付出“人”本身的代价,人本身发生了变质。这种集体变质现象,除了可以用“人正在变成另一种生物(金钱动物)”来描述之外,还可以用一个“关键词” 来描述,这就是“消费体”。人正在变成消费体而消费一切:消费城市,消费乡村,消费物质,消费技术,消费自然,消费古玩,消费电影,消费传统,甚至消费“神”(包括消费上帝与消费佛)。最后是 消费人本身,有肉卖肉,有灵卖灵,有容貌卖容貌,有青春卖青春,有八卦卖八卦,有知识卖知识,一切都是商品,一切都是交易。消费的潮流覆盖一切,横扫一切。个个都成为消费潮流中人。欧洲一些国 家,产业(制造

4、业)濒临瓦解,只剩下服务业、旅游业、交通业和高科技,工人阶级几乎消失,因为人 人都是消费体,而非生产体。东西方在共同的“四星高照”和消费狂热的“大形势”下,确实存在着一 个“何处人文”的大问题。 面对“四星高照”及其相随相生的“价值迷失”的现象,接下去的问题是,在此历史语境中,人文 价值包括人文理想是否还能实现?我的答案是“可能实现”。 我的乐观还是来自对“人”本身和天才的信赖,相信人类一部分变质,一部分并不变质;一部分成 为潮流中人,一部分却不是潮流中人;一部分神经被金钱所抓住,一部分并不被金钱所抓住。总之,有 一部分人,他们拥有超越的能力,拥有从时代的大潮流中跳出来的能力。曹雪芹所处的时代

5、乃是“文字 狱”最猖獗的时代,他的历史大环境与家庭小环境都极为恶劣,以致他写作时不得不隐姓埋名,不仅要把“真事隐”,而且要把“真名隐”,然而,他却超越这种环境的限制与困扰而创造出中国文学的第一 伟大经典。从这说开去,我们又可以想到但丁,想到达芬奇,想到米开朗基罗等文艺复兴的伟大先驱。在中世纪的黑暗中,但丁的神曲借助宗教的外壳,却注入巨大的人文 内容。米开朗基罗,他受雇于罗马教皇,工作于梵蒂冈的西斯廷大教堂,但他却在创世纪的大天顶 画中注入让人振聋发聩的人文精神。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们,用他们的天才杰作和灵魂经历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文艺都是可能复兴的;任何时候,“人文”

6、都是有立足之 地的。他们还告诉我们:时代是可以超越的,人文创造总是超越时代的困境与超越时代条件( 包括政治 条2 件、经济条件、精神条件等)的制约,而后才抵达前人所未至的巅峰。从这个意义上说,“何处人文”的 大提问便可作出一种答案:人文不在“环境”的卵翼里,而在个体生命的奋斗中,也可以说,人文就在 每个人的手上,每个人的脚下,每个人的心中。 【相关链接】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 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7、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人的生活追求,在古典生活简单的“衣食住行”之外增加了“性健寿娱”,“四星”应运而生并大放光芒,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对新生活的需求。B欧 洲一些国家制造业衰退,而服务、旅游、交通等行业却相对发达,这与现代人注重消费,人本身演化成为“消费体”有关。C在不利于人文精神滋生和繁育的环境里,一部分优秀人士却凭个体的努力创造出 闪耀人文精神的文化产品,这样的例子,中外都有。D米开朗基罗在梵蒂冈大教堂顶的绘画,充满振聋 发聩的人文精神,表明越是宗教统治最黑暗之处,越是焕发人文精神的最佳理想之地。2下列对全文大意的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四星高照”是一

8、种社会弊象,四星高照的同时, 人文的许多部分,如文学、艺术、思想、教育等,都可能付出代价。B“四星高照”要付出“人文”的 代价,从根本上说,是要付出“人”本身的代价,人本身发生了变质。人正在变成消费体而消费一切, 甚至消费肉体与灵魂。C“四星高照”挤压了人文精神生存的空间,“价值迷失”的现状堪忧,寄希望 于一部分超越时代的个体的努力,人文价值和人文理想是有可能实现的。D超越时代的优秀个体,与时 代抗争,他们的努力,将使人文价值和人文理想成功实现。3根据本文的观点,下列推论 和延伸理解, 不合理的一项是A某大学教授对自己行将毕业的学生宣布:“十年之后,赚不到四千万人民币的人不要来见我,更不要对人

9、说你是我的学生。”该教授的行为,属于一 种“价值迷失”的表现。B在儒家士子普遍抱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且以做官作为实现理想的绝佳途径的时代,陶渊明弃官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寻求自由的精神,是一种人文价值的体现。C某女青 年宣布自己的择偶标准时,毫不含糊地说:“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其执着 而毫不妥协的精神,是为实现自己的人文价值而发出的强音。D 身为平民百姓,只要有一点超越时代的 精神,在物欲的追求之外,有一些精神文化的索求,比如闲暇读一点“无用”的书,权势面前保持一点 自尊,就有利于人文精神回归。(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经世

10、济民左宗棠(节选)左宗棠( 1812-1885 )四岁开始随祖父在家中梧塘书塾读书,六岁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九岁开始学作八股文。道光六年(1826) ,左宗棠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次年,他应长沙府 试,取中第二名。道光九年,十八岁的左宗棠开始读顾社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齐南的水道提纲。这些学问为左宗棠日后的成功奠定了知识基础。 1830 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次年又入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的湘水校经堂。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这年的考试中,七次名列第一。清宣宗道光十二年(1832)成为举人。之后六年, 三次赴京会试,均未考中。三试不中,左宗棠

11、从此“绝意仕进”,打算“长为农夫没世”。但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他似乎并不甘心就此隐世。二十三岁新婚时,左宗棠写下对联:“身无半亩, 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他自称“今亮”,即当代诸葛亮,自诩“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足见其对自己“文章”与“经济”能力的高度自信。 1830 年,左宗棠拜访长沙著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贺氏“以国士见待”。贺长龄之弟贺熙龄是左宗棠在城南书院的老师,他非常喜爱左宗棠,称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 后来师生俩还结成了儿女亲家。3 1837 年春,左宗棠的同乡两江总督、经世致用派代表人物陶澍回乡省亲,途经醴陵,看到县公 馆的一副对联

12、“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后“激赏之”,经 知县引见与撰联者左宗棠见面( 注:“印心石”牵涉到陶澍一个引以为豪的故事) 。 陶对左“一见目为奇才,纵论古今,为留一宿”。左宗棠提出要拜陶澍为师,毕生仿效。陶澍欣然 应允。左宗棠第三次会试落第后曾绕道拜见陶澍。临别时,陶提出要将年仅五岁的独生子陶桄许给左宗棠 为婿。左宗棠开始任陶桄的教师。于是,一个落魄的穷举人,就这样做了两江总督府的四品幕僚。在这里,左宗棠开始接触军国大事。1838 年,陶澍逝世。左宗棠继续教导陶桄。 1849 年,林则徐途经长沙,指名要见隐逸在家读书的左宗棠。左宗棠在夜里急匆匆前去拜见,结果由

13、于心情激动,一脚踏空,落入水中。见面后,林则徐笑曰: “这就是你的见面礼?” 林则徐与左宗棠长谈,并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他。林说:“吾老矣,空 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他还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 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临别,林则徐写了一副对联相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左宗棠以对联时时激励自 己。他说:“每遇艰危困难之日,时或一萌退意,实在愧对知己。”后来,在征战新疆时左宗棠一直带 着林则徐赠送的地图和资料,对收复和治理新疆多有裨益。 林则徐回到福建后身染重病,

14、知道来日不多,命次子林聪彝代写遗书,向咸丰皇帝一再推荐左宗棠 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咸丰开始关注这个人才。 咸丰二年 (1852) ,太平军从广西入湘,长沙危急,左宗棠在郭嵩焘等人的劝勉下应湖南巡抚张亮基 力邀,到巡抚衙门参赞军事。左宗棠“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太平军围攻长沙三月不 下,只好撤围下岳州而去。张亮基因战功升任湖广总督,不久又调至山东,左宗棠均相随。后来,张亮基遭满人胜保弹劾而罢官。左宗棠返回湘阴继续过着他半耕半读的悠闲日子。 1854 年 3 月,左宗棠应湖南巡抚骆秉章之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抚幕府,长达六年。其时,太平军驰骋湘北,长沙周围城池多被占领,而湘东

15、、湘南、湘西广大贫民连连举事,此起彼伏。左宗棠焦思 竭虑,日夜策划,辅佐骆秉章革除弊政,开源节流,稳定货币,大力筹措军械、船只等。骆秉章对他言 听计从,“所行文书画诺,概不检校”。不久,湖南“内清四境”石达开被逼出湖南;“外援五省” 为在鄂、赣、皖等省前线作战的清军调拨粮饷、军械、船只。1856 年,左宗棠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以夺取被太平军所占武昌有功,被封为兵部郎中。1859 年,左宗棠恃才傲物得罪了永州镇总兵樊燮。樊燮一状告到京城,说左宗棠是“劣幕”。 咸丰下令湖广总督官文处理,若属实则将左宗棠就地正法。朝廷很多官员都为左宗棠说情,翰林院 侍读学士潘祖荫向咸丰写了一道奏疏,提到:“国家不可一

16、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咸丰 终于心动,赦免了左宗棠。 年轻时的左宗棠为抓住展示才能的时机,与人共事时总是锋芒毕露,坚持己见;在当上巡抚,官及三品时,脾气却越来越小。“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这句著名的话就 是他说的。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左宗棠从小饱读经书,颇有才学,然三次会试均名落 孙山,科举取士制度的弊端,由此可见一斑。B左宗棠年轻时自诩“今亮”,即当代诸葛亮,认为自己虽然为文能力一般,但经世济民之才,是堪比诸葛亮的。C左宗棠结识两江总督陶澍,是其命运的大转 折,而能结识陶澍,则得益于他撰写的一副欢迎陶澍归乡的对联。D左宗棠先后辅佐张亮基、骆秉章两位湖南巡抚,湖南在对抗太平天国军时“内清四境”“外援五省”,与左宗棠的筹划密不可分。5因着林则徐的影响和帮助,左宗棠后来成就了他一生最大的功勋,就是收复和成功治理新疆。结合 文本,概括林则徐对左宗棠有过哪些有益的影响和帮助。(4 分)6“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是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