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71566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防治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知识讲座富蕴县CDC 茹建峰大家携手共同预防 传染病卫生部公布2006年11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卫生部12月11日公布了2006年11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06年11月(2006年11月1日零时至11月30日24时),全国(不含 台港澳)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318287例,死亡743人。11月 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 、死亡报告外,其余22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 11月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 肝、痢疾、梅毒、淋病,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6.50%。报告死亡数居 前五位的病种为:狂犬病、肺结核、

2、艾滋病、乙肝、出血热,占报 告死亡总数的89.77。 11月全国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104926例,死亡14人。报告发病 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 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7.68%。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传病的种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 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 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

3、病、疟 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 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 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 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传染而引起。病原体可以通过饮料食品、 呼吸空气、接触物品、昆虫叮咬等途径,从病人或带菌者传播给其他人,引起传染 病,甚至造成流行,使大批人群受到传染而发病。常见的传染病有各型肝炎、脊髓 灰质炎、流行性感冒、结核、麻疹、百日咳、白喉、乙型脑炎、伤寒和痢疾等。从前,传染病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天花、霍乱、鼠疫在人间的流行,吞噬了无 数宝贵生

4、命,令人谈虎色变。两百多年前,牛痘苗的创用,开创了人类免疫预防的 新纪元。通过全球的努力,在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大会上庄严宣告,天花已在 全世界消灭。种牛痘消灭天花的事实提示我们,用疫苗可以预防、控制,甚至消灭 某种传染病。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推出更多、更有效的疫苗用于人类,使一些肆 虐猖獗的传染病得到控制,这是推行预防接种的伟大功勋。预防接种的材料统称疫苗。疫苗是用人工方法处理过的微生物或其产物,如有的细 胞产生毒素,用人工方法去除毒性后即为类毒素,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 。疫苗可经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口服等方式接种到体内,使人体产生对该病原体 的抵抗力,可以免受该病原体的侵袭,

5、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现在,可用疫苗预防的传染病有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甲型和乙型肝炎、脑膜 炎和伤寒等,我国传染病预防接种工作已进入世界的前列。目前,国内外还在研制 一些艾滋病疫苗、寄生虫病疫苗等,许多基因工程等新型疫苗还在研究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一)预防性措施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主要 内容如下:1.对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应进行的措施 改善 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结合城乡建设,搞好粪便无 害化、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及致病性 微生物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和院内 感染;在医疗保健机构也应大大贯彻食品卫生法以及 进行消毒、杀虫、

6、灭鼠工作。虽然上述工作主要由卫生防 疫及环境监测部门牵头执行,但临床医师也应积极配合。2.预防接种(vaccination)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 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1)预防接种的种类1)人工自动免疫:是指以免疫原物质接种人体,使人体 产生特异性免疫。免疫原物质包括处理过的病原体或提炼 成分及类毒素。其制剂可分为:活菌(疫)苗:由免疫原性强而毒力弱的活菌(病毒或立 克次体)株制成。如结核、鼠疫、布鲁菌活菌苗,脊髓灰 质炎、流感、麻疹活疫苗。其优点是能在体内繁殖,刺激 机体时间长,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但由于不加防

7、腐剂 ,当被污染时杂菌易生长。一般必须冷冻保存。死菌(疫)苗:将免疫性强的活细菌(病毒等)灭活制成 。优点是勿需减毒,生产过程较简单,含防腐剂,不易有 杂菌生长,易于保存;缺点是免疫效果差,接种量大。也 有将菌体成分提出制成的多糖体菌苗,如流行性脑膜炎球 菌多糖体菌苗,其免疫效果较一般菌苗为好。类毒素:是将细菌毒素加甲醛去毒,成为无毒而又保留 免疫原性的制剂,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等。2)人工被动免疫:以含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接种人体,使人 体获得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由于抗体半衰期短,有超过 25天,因而难保持持久而有效的免疫水平。主要在有疫情时 使用。免疫血清:用毒素免疫动物取得的含特异抗体的血

8、清称抗毒 素。提出其丙种球蛋白有效免疫成分称精制抗毒素,含异种 蛋白少,可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免疫血清主要用于治疗, 也可作预防使用。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由人血液或胎盘 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成。可作为麻疹、甲型肝炎易感接触者 预防接种使用,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更不能作为万能治 疗制剂滥用。被动自动免疫:只是在有疫情时用于保护婴幼儿及体弱接触 者的一种免疫方法。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长处,但只能用 于少数传染病,如白喉,可肌注白喉抗毒素10003000单 位,同时接种精制吸附白喉类毒素。一、水痘的预防水痘水痘(Varicella, chicken pox)是一种常见的 病情较轻的

9、急性病毒传染病,以同一时期查见丘 疹、疱疹和结痂为其特征。由水痘-带状病毒感染 引起,病毒的播散由于接触传染或飞沫传染。任 何年龄均能受感染,婴幼儿后期、幼儿和学龄前 儿童发病较多。冬春两季发病较多。一次患病可 获终身免疫,发生第二次的极少见。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317天,大都发病骤起 ,往往先见皮疹,或同时发热及感觉不适。发热 大多在39以下,经15天消退。皮疹通常于发病数小时或12天内分批陆续出 现,初为斑疹,其次为丘疹,数小时至1天后大多 转变为椭圆形、表浅的露珠状疱疹,四周围可有 轻度的红色浸润,其大小不等。合并感染时则变 为脓疱。疱疹在24小时内即开始皱缩及结痂,痂 皮脱落后遗留浅在

10、性疤痕。 水痘的皮疹有以下特点: 1、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上臂、大腿较前臂、 小腿为多,手、足最少;2、皮疹为多形性,同时可见到各期的皮疹;3、疱 疹为单房性,绿豆大,有如玻璃球,壁薄易破,部 位表浅,中心略微凹陷。l水痘皮疹恢复期l水痘结痂预防控制措施:1、患了水痘的病儿一经确诊,应立即在家隔离 直至全部结痂。发热时要让病儿休息,吃富有营 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喝开水和果汁。要把孩子 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不要让病儿用手抓 破疱疹,若疱疹破了,可涂1的紫药水,如出现 化脓,则要依据医生的建议涂抗生素软膏。2、讲究卫生,病儿的被褥要勤晒,衣服要清洁 宽大,洗浴要用消毒液,以减少续发感染。

11、个别 病儿可能合并发生肺炎、脑炎,如发现病儿高热 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 应及时就诊。3、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员聚集的地方或公共场所 逗留、玩耍。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从发病 前一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因此, 尽量避免小孩接触水痘病人。4、保护易感人群: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本病发生和 传播 。二、风疹风疹(german measles,rubella)是由风疹 病毒引起的儿童期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点是 :全身症状轻微,皮肤见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 、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合并症少见。母亲孕期 感染时,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致各种先 天缺陷,称为先天性风疹

12、综合征。皮疹通常在发热第1 2天出现,呈多形性, 大部分是散在斑丘疹, 也可呈大片皮肤发红或 针尖状猩红热样皮疹, 开始在面部,24小时内 遍及颈、躯干、手臂, 最后至足部。常是面部 皮疹消退而下肢皮疹方 现。皮疹多于第45天 消退,出疹后脱皮极少 。全身症状几乎与皮疹 同时出现,同时消退。风疹第二天皮疹(二)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风疹病毒通过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细胞溶解、胎盘 绒毛膜炎等引起胎儿损伤,可产生:1、一过性新生儿期表现;2、永久性器官畸形和组织损伤;3、慢性或自身免疫引起的晚发疾病,这些迟发症状 可在生后2月至20年内发生。预防措施: 1、流行季节学校、托儿所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要 勤

13、晒衣服、被褥;2、流行季节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晨检,发 现病人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病人应隔离至出疹 后5天,教室、宿舍每天至少空气消毒一次;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风疹疫苗可以保护易感者麻疹麻疹潜伏期一般在14天左右,少者可短到天,接受过免疫注射者可延长至周。麻疹起病有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咽喉痛 、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眼睑浮肿、 精神不振、烦燥啼哭、食欲减退,有时出 现恶心、呕吐、腹泻,易与上呼吸道感染 混淆。至第、天口腔粘膜充血、粗糙 。在颊粘膜出现如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点 ,周围绕以红晕,有时在齿龈及唇粘膜上 也有发现,医学上称为“麻疹粘膜斑”,是诊 断麻疹最早而可靠的依据。

14、麻疹一般第天出现鲜红色或玫瑰色的细小斑丘疹,皮 疹先在耳后、颈部、发际出现,逐渐由上而下蔓 延到前额、面部、躯干四肢、手掌及足底。皮疹 可相互融合成片,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皮 疹天出全,在出疹时体温上升可达40左 右,中毒症状加重,精神委靡、咳嗽加重、两眼 红肿、声音嘶哑,有时出现腹泻。肺部呼吸音增 粗、颈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随着体温逐渐恢复, 皮疹依出疹顺序消退,附有糠秕样细屑并留下浅 褐色色素沉着。民间归纳为三齐、四透、五退、 七净。麻疹的预防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隔离患者。麻疹传染力强,在流行期间,医 疗防疫部门应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定期进行家庭 访视,做到“病人不出门,医药送上门

15、”,直到出 疹后天。托儿所、幼儿园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 患者进行隔离。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 周;如无症状,才能回班活动。麻疹患者停留过 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医护人员在接 触患者后应脱去外衣洗手,或在户外活动20分钟 后再接近易感者。麻疹的预防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 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 水。自动免疫: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 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 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较轻。被动免疫:在麻疹流行期间,对没有接种过 疫苗的年幼、体弱易感者,在接触患者天以内 ,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

16、蛋白,可能免于 患病或减轻病情。免疫规划宣传知识什么是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 )可以通过皮肤或者 粘膜破损处进入机体 ,并感染肝脏。多数 情况下,病毒感染之 初并不引起疾病,但 却导致慢性乙肝病毒 感染。人如何被传染?乙型肝炎病毒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人 类是唯一的携带者)。大多数感染发生在儿童时 期,主要是通过新生儿在生产过程中由被感染的 被感染的母亲所传染或与被感染的儿童密切接触 而感染。同时它也可以通过被感染者的血液或者 体液而传播,例如共用牙刷或剃须刀。性接触和 重复使用未消毒的针头也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 常见方式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意味着什么?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也称“携带者”,他们发生肝 癌或者肝硬化的危险将大大提高,这些人通常要 到发生感染的十几年后出现并发症时才出现症状 。他们也可将疾病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或其他与 之密切接触的人。慢性感染的危险性如何?慢性感染的危险性的大小取决 于被感染时 的年龄。如感染 发生在出生后6个月内危险性 约为90,5岁降至约25, 15岁时不到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