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呼吸系统解剖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171364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呼吸系统解剖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18呼吸系统解剖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18呼吸系统解剖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18呼吸系统解剖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18呼吸系统解剖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呼吸系统解剖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呼吸系统解剖幻灯片(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系统 Respiration system一、呼吸系统的组成v呼吸器官:肺v呼吸管道:v鼻、咽、喉-上呼吸道;v气管、支气管及分支-下呼吸 道。呼吸系统的组成二、呼吸系统的功能v气体交换v发音v嗅觉v胸廓的机械性稳定三、鼻(nose)v组成:外鼻、鼻腔、鼻旁窦。v作用:呼吸道的起始;过滤、净 化、加湿、加温吸入的空气;嗅 觉功能。1 外鼻v组成:骨和软骨作支架,被覆皮 肤和皮下组织。v结构:鼻根、鼻背、鼻尖、鼻翼 、鼻唇沟、鼻小柱。鼻的软骨2 鼻腔v以骨和软骨为基础,内面覆以 粘膜。鼻中隔将鼻腔分为左右 两个腔,各腔以前鼻孔通体外 ;以后鼻孔通鼻咽部。鼻腔的境界v顶:筛板v底:口腔的顶(腭

2、)v内:鼻中隔v外:上颌窦内壁鼻腔的境界骨性鼻中隔鼻腔外侧壁鼻腔的结构v顶:嗅区v内:易出血区v外:上、中、下鼻甲;上、中、下鼻道;总鼻道 、蝶筛隐窝、半月裂孔、筛漏斗、筛泡。鼻腔的分部v鼻前庭v固有鼻腔前庭部(vestibular region)为 鼻腔的入口处。鼻翼内表面的上皮为未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向外与皮肤的表 皮相移行。此处生有鼻毛,可阻挡吸入 气体中的尘埃颗粒。固有层为致密的结 缔组织,含有毛囊、皮脂腺与汗腺。粘 膜深层与鼻的软骨膜相连。一、鼻腔粘膜组织一、鼻腔粘膜组织 结构结构前庭部前庭部: :复层扁平复层扁平 呼吸部呼吸部: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嗅部(嗅上

3、皮)嗅部(嗅上皮): :假复层柱状上假复层柱状上 皮皮嗅嗅C:C:双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 支持支持C C 基基C C嗅毛嗅毛 嗅泡嗅泡树突树突轴突轴突胞体胞体呼吸部(respiratory region)占鼻粘膜大部分,因血管丰富呈粉红色。粘膜表面 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含有较多杯状细胞。固 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鼻腺(nasalgland)。上皮细胞纤毛的摆动,可把粘着的细菌或异物向咽 部推进,然后经口腔咳出。此处的固有层内有丰富 的静脉丛,使粘膜表面形成许多小隆起,随动静脉 吻合的开放和关闭而呈现周期性的充血变化,通过 散热和渗出作用,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和湿润。鼻呼吸部粘膜鼻呼吸部粘膜

4、纤毛 假复层纤毛柱状假复层纤毛柱状固有层固有层嗅部(olfactor region)位于鼻中隔上部两侧和上鼻甲处。 粘膜呈浅黄色,由嗅上皮和固有层 组成。人的嗅部总面积约为2cm2。 嗅上皮比呼吸部上皮高,由支持细 胞、嗅细胞和基细胞组成。Yellow arrow - Olfactory EpitheliumRed arrow - Lamina Propria Blue arrow - Bowmans glands鼻嗅部粘膜鼻嗅部粘膜Blue arrow - Sustantacul ar cellRed arrow - Olfactory Cell (Bipolar Neuron)Green

5、arrow - Basal CellGreen arrow - Olfactory Epithelium / (pseudostrafied ciliated)White dotted line - Bowmans Gland (in Lamina Propria)Red arrow - Duct of Bowmans Gland1支持细胞(supporting cell), 高柱状,顶部宽大,基部较细,细胞 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细胞侧面与相 邻的嗅细胞形成连接复合体。 2基细胞(basal cell),锥体形, 位于上皮基底部,基细胞可分化为支 持细胞和嗅细胞。3嗅细胞(olfactory

6、cell)为双极神经元, 位于支持细胞之间。胞核位于细胞中部,着色 较浅。树突细长,伸到上皮游离面,末端膨大 呈球状,称为嗅泡(olfactory vesicle)。从 嗅泡发出数十根不能运动的纤毛,称为嗅毛( olfactory cilia)。嗅毛浸于上皮表面的嗅腺 分泌物中,可接受有气味物质的刺激,产生神 经冲动。从嗅细胞基部发出一条细长的轴突, 穿过基膜进入固有层内,形成无髓神经纤维, 组成嗅神经。嗅毛嗅毛 嗅泡嗅泡树突树突轴突轴突胞体胞体嗅细胞双极神经元2.鼻旁窦指位于鼻腔周围的颅骨内一些开 口于鼻腔的含气空腔,共四对。 即上颌窦、额窦、蝶窦、筛窦。鼻旁窦内衬以粘膜,窦内粘膜与 鼻腔粘

7、膜相延续,故鼻腔炎易扩 散到鼻旁窦。v作用:对发音共鸣。3. 咽的分部v鼻咽v口咽v喉咽咽的结构喉咽的结构三、喉v位于颈前部中部;以软骨 为基础,借关节、韧带和 肌肉连结而成。不仅是呼 吸管道,也是发音器官。喉 的 位 置颈前正中皮下 ,相当于C4-C6 段。上借甲状 舌骨膜与舌骨 相连,向下与 气管相续。 1 喉软骨v甲状软骨v环状软骨v杓状软骨v会厌软骨喉 软 骨甲状软骨 最大、一块,构成喉的前外侧壁。由两 块近似四边形的骨板前缘彼此融合成直 角而成。前角的上端向前突出,在成年男子特别 显著喉结。两板的后缘均向下伸出突起下角。 环状软骨 一块,位于下方,形似一带 印章的戒指,为呼吸道中唯一

8、一块 完整的软骨环,对于保持呼吸道畅 通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前部低而窄环状软骨弓;后部高而宽环状软骨板。 会厌软骨 一块,位于的后方,形似叶状,上宽 下窄。上断游离于喉口上方;下端连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会厌软骨的表面均由粘膜被覆会厌。当吞咽时,喉上提,会厌关闭喉口,防止 食物误入喉腔。 杓状软骨 成对,位于环状软骨板的上方, 近似三棱锥体形。尖向上、底向下,呈三角形,由底向 前伸出的突起声带突,向外侧伸出的突起肌突。 2.喉的连结v甲状舌骨膜v环甲关节v环杓关节v方形膜v弹性圆锥 弹性圆锥 为弹性纤维构成的膜状结构。 位于环状软骨的前上方。上窄下 宽。 其上 缘游离,附着于甲状软骨前 角的后面

9、和构状软骨声带突之间 声韧带,是构成声带的基础 。 环杓关节 构成:杓状软骨底、环状软骨板上 缘。运动:构状软骨沿垂直轴作回旋运动 ,使声带接近或分离,即缩小或开大 声门裂(改变音量,即振幅)。 环甲关节 构成:甲状软骨下角、环状软骨板侧部。运动:甲状软骨在额状轴上作前倾和复位 运动。前倾时,加大甲状软骨前角与杓状软骨间 的距离,使声带紧张;复位时,两者间的距离缩小,声带松弛。 (改变声频) 喉软骨韧带连结3.喉 肌v组成:环甲肌、环杓后肌、环 杓侧肌、甲杓肌、杓横肌、杓 斜肌、 v功能:调节声带的紧张或松弛 (振频、振幅),扩大或缩小 声门及喉口,产生不同音色。喉肌依据功能分为两组肌群: 作

10、用于环杓关节,使声门裂开大或缩 小的肌群。如:环杓后肌(开大)、环杓 侧肌(变窄)。 作用于环甲关节,使声韧带拉紧或松 弛的肌群。如:环甲肌(声带紧张)、甲 杓肌(声带松弛)。 4.喉 腔v位置:介于喉口与环状软骨下 缘之间。v分部:喉前庭、喉室、声门下 腔。v结构:室襞、声襞、会厌结节。四、气管与支气管v位置:连接在喉与肺之间的 管道。v组成:软骨+肌肉+结缔组织。v作用:气体出入;清除异物、 调节空气的温、湿度。气管与支气管1.气管的形态与结构v位置:自环状软骨的下缘至气管 分杈。v长度:约10.6CM;v直径:约2CM。v分部:颈部;胸部。v结构:气管隆突2.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v长度:左

11、长(4-5CM);右短(2-3CM)。 v斜度:左大(400-500);右小(250-300)。v管径:左细;右粗3.3.气管壁的组织结构气管壁的组织结构1. 粘膜层=上皮+固有层 假复层纤毛柱状 纤毛C,杯状C,刷C,基底C,小颗粒C 2. 粘膜下层=CT+混合腺 3. 外膜=16-20 C 字形透明软 骨环。气 管粘膜层粘膜层 粘膜下层粘膜下层外膜外膜气管气管 ( (HE)HE)混合腺混合腺Blue arrow - Trachea C- Rings of Hyaline CartilageBlack arrow - Lamina PropriaRed arrow - Psuedostrat

12、ifi ed Ciliated EpitheliumBlue arrow - C- RingBlack arrow - Trachealis MuscleEM: EM: 气管上皮气管上皮4. 4. 小颗粒小颗粒C C纤毛细胞(ciliated cell)为气管上皮中数量最多的细胞,胞体呈 柱状,游离面有纤毛。纤毛可向咽部定向 摆动,将粘液及其粘附的尘粒和细菌等异 物推向咽部,然后被咯出,因而纤毛细胞 有清除异物和净化吸入空气的作用。如果 吸入有害气体或患慢性支气管炎,均能使 纤毛减少、变形、膨胀或消失。 刷细胞(brush cell)为无纤毛柱状细胞,游离面有许多长而 直的微绒毛。胞质内粗面内

13、质网发达, 无分泌颗粒。此种细胞的功能尚无定论 ,有的人认为是过渡阶段的细胞,可分 化为纤毛细胞,有的人见到它与上皮内 神经末梢形成上皮树突突触,故推测可 能是感受器。 小颗粒细胞( small granule cell)属于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diffuse neuroendocrine cell)细胞数量少,呈锥体 形,散在于气管上皮深部,细胞多单个或成团 分布,多见于小支气管分支处。胞质内有许多 有致密核芯的颗粒,其中含有5-羟色胺、蛙皮 素、降钙素、脑啡呔等物质,可调节呼吸道和 血管管壁平滑肌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基细胞(basal cell)基细胞位于上皮的基底面上,细 胞矮小、锥体

14、形,细胞顶部未达到 上皮的游离面。胞质内细胞器少。 基细胞有增殖分化的能力,可分化 形成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 EM: EM: 气管上皮气管上皮4. 4. 小颗粒小颗粒C C五、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1 肺的形态呈圆锥形,具一尖一底、两面:肺尖圆钝,经胸廓上口突至颈部,超出锁骨内 侧1/3段上方2.5cm。肺底膈面,稍向上凹。肋面在前外侧,较大而圆凸,邻接肋和肋间肌 故名。内侧面中部有一长圆形的凹陷,称肺门。肺门有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 经进出,这些进出肺门的结构,被 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肺根。 肺2 2 肺的组织结构肺的组织结构v肺实质:支气管树及肺泡24级.主支气管(Br)叶、段Br小Br

15、细Br终末细Br呼吸性细Br肺 泡管、肺泡囊肺泡.肺导气部:终末细支气管以上.肺呼吸部: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到肺 泡.肺小叶: 细支气管极其分支.空气空气 肺泡肺泡肺泡肺泡 血液血液血液血液 组织组织肺小叶肺小叶 LungLung细支气管细支气管肺肺 泡泡肺肺A,VA,V肺的低倍光镜结构肺的低倍光镜结构导气部肺叶支气管导气部肺叶支气管 和小支气管和小支气管 假复层纤柱假复层纤柱 杯杯C C 腺体腺体 软骨片软骨片 平滑肌平滑肌导气部细支气管导气部细支气管 和终末和终末细支气管细支气管 单层纤柱单层纤柱 杯杯C C ()() 腺体腺体 ()() 软骨片软骨片 ()() 平滑肌平滑肌Red dotted Line - BronchusYellow arrow - Plates Of CartilageRed arrow - Smooth Muscle BandBlue dotted Line - Muscular Bronchiole导气部管壁的结构变化规律导气部管壁的结构变化规律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上皮假复层单层纤柱单层柱状杯状C + +/-混合腺+ +/-软骨片+ +/-平滑肌+ + +一环层呼气部呼气部 呼吸性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 管壁有肺泡管壁有肺泡 单层立方单层立方C C 上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