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会出现属于本专题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1701324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情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会出现属于本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新情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会出现属于本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新情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会出现属于本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新情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会出现属于本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新情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会出现属于本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情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会出现属于本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情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会出现属于本专题(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近几年高考看,本专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根据 新课标,对本专题的考查将更侧重于运用新材料.新情景分析说 明历史问题的能力,会出现属于本专题内容的材料解析题。考查 时可以和中国近代经济历程组成一个综合系列;也可以和世界上 斯大林模式.西方模式进行比较组成一个系列。 注意三点1、一条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两条基本线索:(1)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 展及变化; 3、掌握四个重点: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对内改革3)对外开放格局形成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个阶段 :过渡

2、时期(19491956年)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十年文革(196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中国现代史(1949年10月 )1949年10月-1952年底 (国民经济的恢复)1953年-1956年底 (三大改造和有计划的经 济建设时期)(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二)探索与失误全面建设社 (1956 1966)(三)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949-1976)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2.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1953-1957)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

3、56)1.中共八大(1956年)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58年) 3.国民经济的调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19491956年)2、措施(蓝本):1、背景:3、结果、意义:(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国民经济全面崩溃1952年,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创造条件 。材料二: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 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 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 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重工业占工农业生 产比例材料一: 材

4、料反映了建国初中国的 什么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中央政府怎样应对?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 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 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 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 行社会主义改造。”2.2.有计划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经济建设(1953-1957)(1953-1957)计划经济起步的标志:一五计划的实施时间:1953年1957年内容:发展重工业;进行三大改造本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3.三大改造(19531956年)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途径 和方式:

5、意义:(农、手)生产合作社 (资工商业)和平赎买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工商业:工商业: 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农业农业、手工业:手工业: 个体私有制个体私有制性质性质: : 公有制公有制( (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 )性质性质: : 公有制公有制( (国家所有制国家所有制) )改造前:改造前:改造后改造后主要形式主要形式: : 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主要形式:主要形式: 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思考: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阅读教材: 组织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6、手工业者也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失误: 正确: “总路线 ”1958中共八大 1956“大跃进” 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启示一: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年二、探索与失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年)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启示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 追求高速度。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主要 矛盾 主要 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 进的工业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先进的社会制度 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时间、地点: 背景: 内容

7、:意义:1.中共八大 1956年、北京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分析正确,探索成功,但未坚持大跃进总路线(理论)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内容:1958年,中共八大 二次会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出现的严重失误影响(实践 )(大办工业、农业)(一大二公)(1)实质:“左倾”错误 (2)结果: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3)评价: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 规律,人民公社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不同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人民公社化涉及生产关系方面。“大跃进”的发动,反映了我党不顾经济 发展不顾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 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人民公

8、社的建立反映了我党不顾生产力的 实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 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F g h十年建设时期的 主要建设成就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包头钢铁公司大庆油田大庆武汉武汉钢铁公司上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大港油田天津北京柳州黔桂铁路胜利油田东营文革对经济的破坏年代国家财政收入比上年1966558.7亿亿元24.4% 1967419.4亿亿元25% 1968361.3亿亿元13.9%1973809.7亿亿5.6% 1975815.6亿亿元+1.2%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文革文革” ”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

9、就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 损失人民币损失人民币5000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30年年 全部基本投资的全部基本投资的80%80%,超过了建国,超过了建国3030年全部固定年全部固定 资产的总和。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李先念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67、68年)(1973年)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实质:纠正文革 “左”倾错 误(复苏)(回升)“文革经济劫难图示(19661976) 1、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 2、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大跃进) 3、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人民公社化) 4、必须以经济建设为

10、中心 5、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6、必须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7、必须冲破“左”倾错误的禁锢(根源)文革小结: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2010年上海历史卷)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 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 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2010年江苏卷)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 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

11、入股形式参加 生产合作社DC 【2010年合肥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某电视剧有一庆典 场景:市领导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 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所 说的“伟大胜利”指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 C对手工业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2010年北京丰台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956年,中共 八大为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A“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B“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以阶级斗争为纲” BB【2010年惠州模拟考试】“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 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

12、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这 是一首江西民歌。它可能产生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8年 D 1979年 【2010年潍坊适应性训练】右图是山东省(1959 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图。图中经济指标 的变化反映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一五”计划的实施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落实 中共八大会议精神的正确指导 A B C DCC (2010广东四校模拟)不同的流行语反映出社 会的变化。下列流行语按时间先后的排序,最有 可能的是( ) 拿起笔来做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文化革命 齐造反,革命路上当闯将 共产主义是天堂, 人民公社是金桥 俯卧撑、躲猫猫 抗美援朝 ,保家

13、卫国 A. B. C. D. B十年建设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包头钢铁公司大庆油田大庆武汉武汉钢铁公司上海人工合成 牛胰岛素大港油田天津北京柳州 黔桂铁路胜利油田东营1.伟大的 历史转折2.经济体 制改革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 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农村:城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思)经济停滞(经)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二、走进新时代(1978(1978至今至今) )4.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政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形成民族各民族共同繁荣

14、外交“不结盟”,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阶段特征: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 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 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华国锋探究:“两个凡是”的实 质是什么?继续推行这 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 提示:实质:影响:继续坚持“左”倾错误国民经济徘徊不前为什么说“真理标准”讨论是一场 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否定两个凡是 纠正“左”倾错误打破个人崇拜抛弃教条主 义 重新确立 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返回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 北京2.内容实行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意义建国以来的重大转折,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转折一:“左”倾解放思想,实事求

15、是转折二: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转折三: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 1决3转2新”思想 路线政治 路线组织 路线伟大 决策返回中国共产党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时间 背景内容 意义大革命失败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 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 新民主主义 革命即将胜 利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 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的重大问题。“文革”结 束,真理标 准问题讨论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时期。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92719491978农村转移 城市阶级斗争 转移到 经济建设城市转移 农村 返回前提内容目的实质目标坚持坚持 社会社会 主义主义 制度制度解放 发展 生产 力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建立社会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制度的自制度的自 我完善和我完善和 发展发展探究: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前提、实 质和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