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南濮阳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5504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河南濮阳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河南濮阳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河南濮阳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河南濮阳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河南濮阳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河南濮阳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河南濮阳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南省濮阳市河南省濮阳市2012-2013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第卷 阅读题(9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从稗史到大雅: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 小说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主要文学文体,但是在中国却一直是下九流的“闲书”而不登 大雅之堂。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 造也”。小说家被称为稗官,小说被称为不能与正史相提并论的稗史。那些饱读圣贤书的 君子自然不肯光顾小说,即使是那些才子,也是在正宗的诗文之外偶涉小说,大都拿小说 不当正经事,将小说称为“闲书”。明清两代,

2、即使是对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肯定 性的评论,也认为它们不可以与左传史记相提并论,仍然是“稗史”的地位,而 没有人敢像亚里士多德那样说文学高于历史。只有那些落第的文人,不厌其烦地写作数量 繁多的实现自己白日梦理想的才子佳人小说,而且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才子及第、奉旨成婚 的大团圆结局。 甲午战争惊醒了中国人的酣梦,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首先就从重视小说的地位开始。 梁启超反传统之道而行之,以矫枉过正的方式将小说的地位抬到了一种罕见的高度:“今 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而谴责小说的出现,尤其 是以林纾为代表的西方小说的大量翻译,也促成了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当然,中国 小说的

3、现代转型进程是缓慢的,我们屡屡看到翻译者以中国话本小说的叙述模式去变异翻 译文本,删削原有的大段的景物描写,甚至以说话人的身份现身说法。但是,他们的努力 并非没有意义,正是因为梁启超颠覆了视小说为小道的传统而将之视为文坛的正宗,谴责 小说造成的广泛影响以及在这之前已经有近两千余种的外国小说的翻译文本,所以在五四 文学革命中鲁迅发表其“格式特别”的小说时,无须一个革命性的论证过程,现代小说就 顺利登上了文坛正宗的舞台。 那么,鲁迅使小说这种文体从传统向现代成功转型的贡献表现在哪里呢?胡适是以白 话文的准绳衡量传统与现代以及艺术的优劣,就此而言,鲁迅的小说其实比起宋元话本来 并不显得通俗易懂。且不

4、说他的早期小说斯巴达之魂怀旧等是用文言文写的, 狂人日记开篇就是一个文言的序。关键就在于,胡适的衡量标准是有问题的,普实克 在其著名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一文中,就探讨了这篇文言小说所具有 的现代性特征,由此可见,文学的现代性有诸多的特征,白话仅仅是其中一个要素,把是 否使用白话看成是衡量现代性的唯一标准是谬误的。普实克指出的鲁迅小说不以故事取胜 而淡化情节,涉及现代小说重要的审美特征。鲁迅小说超越了传统的现实主义而与现代派 小说接近,其悲剧性是对传统大团圆的颠覆。鲁迅认为大团圆是不敢正视人生的“瞒和骗” ,表现的是“怯弱,懒惰,而又巧滑”的国民性。而现代的新文学则应该与这种大团圆对 立,真

5、诚地正视人生的血痕和泪痕,写出人生的“血和肉”。 阅读鲁迅的作品,且不说完全笼罩在悲观绝望的艺术氛围中的彷徨,就是鲁迅在 自序中标榜“听将令”而露出若干亮色的呐喊,其悲凉的基调也让人压抑得透不 过气来。狂人日记中的觉醒者面对无人理解且将他视为疯子的环境绝望地呼喊着“救 救孩子”,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像一条狗一样地默默地死去而无人同情,祝福中的 祥林嫂在旧历年底怀着到阴间被分尸的恐惧郁郁而死即使是鲁迅的喜剧性小说,也是 含泪的笑,而且长歌当哭的泪水要压倒短暂的笑,尤其是阿正传,当阿觉得自己 做革命党受难却实际上是被当做盗贼杀头的时候,看客们跟着这个死囚仅仅是想听他唱一 段,让人在笑后陷入深深的悲哀与

6、反省之中。 (节选自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期论悲剧精神在中国现代文体转 型中的错位,有删改。) 1.下列关于鲁迅小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鲁迅小说的现代性并不表现在通俗易懂,而在于其具有现代小说的重要的审美特征, 超越了传统的现实主义而与现代派小说接近。2鲁迅的很多小说是悲凉的基调,是悲剧的结局。这种悲剧性颠覆了中国传统小说几乎 千篇一律的才子及第、奉旨成婚的大团圆结局。 彷徨呐喊中的作品全都笼罩着悲观绝望的艺术氛围,即使是喜剧性小说阿 正传也让人完全沉浸在悲哀与反省之中。 狂人日记不能因为正文是白话文,就认定它是现代小说;怀旧也不能因为它 是用文言写成的,就否定它的现代性。 2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亚里士多德说文学高于历史。而在中国古代,饱读圣贤书的君子瞧不起小说,才子只 是偶涉小说,落第的文人也只是通过写小说做白日梦。 梁启超冷静客观地评价了小说的地位,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号召,提倡写作“新 小说”,促成了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进程是缓慢的,这就导致一些翻译者在翻译西方小说时还以中国 话本小说的叙述模式去变异翻译文本。 胡适是以白话文的准绳衡量传统与现代以及艺术的优劣是错误的。白话并不是评判文 学现代性的要素之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虽然在明清两代得到了肯定性的评论,但仍没有摆脱 “稗史

8、”的地位。只到红楼梦出现,传统小说才没有被看作是“闲书”。 如果没有梁启超颠覆了视小说为小道的传统,没有谴责小说造成的广泛影响,没有五 四文学革命之前的外国小说的翻译,鲁迅发表现代小说就不会那么顺利。 鲁迅认为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是不健康的国民性的表现,认为现代的新文学应该 与这种大团圆对立。他也在自己的创作中努力实践自己的这一观点。 鲁迅在夏瑜的坟头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表明革命还有后来人,想以此透出几分亮色; 然而,这种企图连夏大妈也只能理解成儿子的冤魂显灵。这种隔膜增加了药的悲剧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器量,博涉群书。孝武将西迁,庆

9、以散骑侍郎驰传入关。庆至 高平,见周文【注】,共论时事。周文即请奉迎舆驾,仍令庆先还复命。帝屏左右谓庆曰: “朕欲往荆州,何如?”庆曰:“关中金城千里,天下之强国也。荆州地无要害,宁足以 固鸿基?”帝纳之。周文尝怒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朝臣咸知,而莫敢谏。庆乃进争之。周文逾怒曰: “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乃执庆于前。庆辞气不挠,抗声曰:“窃闻君有不达者为 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周文乃悟 而赦茂,已不及矣。周文默然。明日,谓庆曰:“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可赐茂家 钱帛,以旌吾过。”庆威仪端肃,天性抗直,无所回避。周文亦以此深委仗焉。寻以本

10、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 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 遣使辨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 此后贵戚敛手。周孝闵帝践祚,晋公护初执政,欲引为腹心。庆辞之,颇忤旨。先是,庆兄桧为魏兴 郡守,为贼黄众宝所害。桧子三人皆幼弱,庆抚养甚笃。后众宝归朝,朝廷待以优礼。居 数年,桧次子雄亮白日手刃众宝于长安城中。晋公护闻而大怒,执庆诸子侄皆囚之,让庆 擅杀人。对曰:“庆闻父母之雠不同天,昆弟之仇不同国。明公以孝临天下,何乃责于此 乎?”护逾怒,庆辞色无屈,竟以俱免。

11、注周文,即周文帝宇文泰。时为魏孝武帝朝实际掌权者。后被其子追谥为文帝。 (节选自北史柳庆传,有改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 爱:吝惜B. 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旌:表彰C. 庆捕得实,趣令就禁 趣:通“促”,急速、赶快3D. 执庆诸子侄皆囚之,让庆擅杀人。 让:责备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柳庆“天性抗直,无所回避”的一组是(3分)关中金城千里,天下之强国也 庆辞气不挠周文亦以此深委仗焉 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庆辞之,颇忤旨 庆辞色无屈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柳庆自幼聪明

12、机敏,很有度量。后以散骑侍郎的身份入关,很受器重,周文派他去 完成奉迎国君这样重要的任务,魏孝武帝甚至私下征求他的意见并采纳。B周文认为王茂犯了诽谤罪,因为恼怒要杀掉他,在其他朝臣全都不敢劝谏的情况下, 柳庆站出来为王茂争辩,终使周文赦免了王茂,但此时王茂已经被处死了。C广陵王的外甥孟氏依仗权势,凶横强暴,偷盗别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柳庆当众宣 布了他的罪状,随即下令将孟氏打死,从而打击了侵害百姓的皇亲的气焰。D柳庆的侄子柳雄亮大白天亲手杀死了谋害自己父亲的贼人黄众宝,使得晋公宇文护 大怒,而柳庆则认为子报父仇,也是孝道的体现,这引起了晋公更大的怒气。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10分)(1)荆州地无要害,宁足以固鸿基?(2)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 (二)古诗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注】韩元吉,南宋词人,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青山:在当 涂县东南,谪仙李白死于当涂,初葬于采石矶,后改葬于青山。 8结合全词,分析词中“愁与恨”的内容。(4分) 9.这首词作以景语发端,又以景语结尾。试结合全词简析写景的作用。(7分) (三)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

14、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既自以心为形役, ?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泻水置平地, 。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3) ,今上岳阳楼。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45分) (一)散文阅读(17分) 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1)-(4)题。(17分) 秋声起处是故乡 在所有的自然之声里,我最喜欢秋之声。在秋之声里,童年时所陶醉的故乡之秋声为 最。 我的老家,在扎鲁特草原上的阿拉坦山寺脚下。那里曾经有丰美的牧场,也有广袤的 田园。童年的时候,家徒四壁一无长物,有的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春风秋雨和五谷杂粮。 故乡的春夏秋冬,各有属于自

15、己的独特声音,界定分明而音律各异。其中秋之声,给予我 的遐想和启迪是无限的。秋之声就是天籁,故乡的秋之声,是天籁中的天籁。 我们那个村子,坐落在青青群山之中。秋风总是长驱直入,一荡千里。初秋的田野五 彩斑斓,秋风的色泽则介于幽蓝和金黄之间。举目,田畴连绵,风吹无尽波浪于幽幽天际。 包谷黄、高粱红、米色的谷地装点于天地之间,荞麦的白色小花娇媚而散发异香,吸引无 数蜜蜂,寻香乱飞。 每年的下种时节,我们家的高粱地里,总要辟出一块西瓜地。初秋的高粱都长得丈把 高了,是天然的绿色屏障,把那块宝地捂得严严实实。我经常悄没声儿地带一二要好的同 学来吃西瓜。吃罢西瓜,我们就仰躺在瓜地里,静静地聆听起秋声来,

16、那是上苍的赐予, 也是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最为奢侈的享受。此时此刻,秋声仿佛是我们生命的唯一。千千万4万个高粱叶子,窸窸窣窣地流动如天涯之水,总觉得,那声音是从一个未知的神秘之处飘 荡过来,而后又哗然推向另一个未知的地方。它来去无踪,又无处不在。即刻使你弱小的 生命,纯净若清晨草叶上的露水。高粱地外边是野性的草地,昆虫们齐声歌唱着,像一个 庞大的交响乐队。蝉的高音,在初秋是极纯正的,算是首席小提琴。蛙歌,是唯一可以与 之见高低的音律,它好似从不远的湿地里突然冒出来的,此起彼伏而空洞如箫。还有蝈蝈 和蚂蚱们唧唧喳喳地倾诉,那是背景音乐。听着听着,你觉得周遭渐入万籁俱寂的氛围, 有声似无声了。这便是美妙的天籁,它把你整个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