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ppt (恢复)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5163397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ppt  (恢复)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古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ppt  (恢复)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古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ppt  (恢复)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古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ppt  (恢复)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古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ppt  (恢复)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ppt (恢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ppt (恢复)(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金波 工作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松门中学 E-mail:版权所有,盗用必究!本作品版权由金波老师所有,授权予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任何机构或个人 均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本公司热忱欢迎广大一线教师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有 意者请登录高考资源网()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 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四号主席令,公布 反分裂国家法,并宣布该法自公布之日起 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使用法律手段阻 止“”活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中国古代政治史专题(一)古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一、中国古代的分裂1、古代三个主要分裂时期的分裂原因、分裂 局面

2、的继续和影响: (一)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 共( )年549(1)造成分裂的原因 (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 )前770年平王东迁 后, 周王室势力衰微;(2)分裂局面继续的主要表现 1、春秋争霸 前7世纪中期,在葵丘会盟后,( )成就霸业;前7世纪后期,经晋楚( )之战后,( )成就霸业;前6世纪初,在打败了军后,( )称霸中原;春秋后期的两个霸主先后分别是( )( )2、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分别是、 、;(东南西北中)战国时期的主要的兼并战争分别是齐魏之间的( )( )和秦赵之间的( );(3)春秋战国分裂的影响消极方面(主要方面):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经 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苦积

3、极方面:客观上孕育了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 条件,如政治上:政权数目减少,人民渴望统 一;经济上:经济发展要求政治统一;民族关 系上:各民族之间不断交往和融合;思想上: 出现要求统一的理论和言论、思想等;(二)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84 (280-316年西晋短期统一)589年)共( )年的分裂369(三)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907年1279 年)共( )年372 (1)导致这一时期走向分裂的原因 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和自给自足性;(根本原因) 安史之乱、朋党之争、黄巢大起义导致中央集权削弱;( 直接原因) 唐后期募兵制的实行和藩镇割据局面的发展;(政治根源 )(2)导致民族政权并立局面长期

4、存在的原因A、北宋政府奉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政策,使北 宋陷入“积贫积弱”局面;两宋政府无心也无力统一全 国; B、北方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的兴起;(3)影响:消极:社会-;经济-;人民-;积极 :(政治):民族政权数目减少,人民渴望统一( 经济):经济发展和交流要求政治统一;(民族):民族融合和交流加强;2、总结国家分裂的普遍原因和影响:(1)导致封建国家暂时分裂的共同原因(规律) 333页 根本原因;政治根源;重要原因;1、2、3、4、直接原因;(2)分裂局面下的共同影响3、(学以致用)1、从分裂原因讨论封建社会里 应如何防止国家的分裂,维持国家的统一? 参考: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形成统

5、一的市场是消除分裂割据的 根本措施;保持中央政权的强大和政令的畅通,防止地方割据势力 抬头,也是消除分裂割据的重要手段;处理好民族关系,推动民族融合的加强也是重要方式:统治者实行开明的统治政策,注意缓和阶级矛盾; 3、(学以致用)讨论:2、封建社会防止国家分裂 的途径对今天解决台湾问题的借鉴经验有哪些?加强经济交流;提高大陆的综合实力;反对; 制定反分裂法;加强大陆与台湾的民间民族交流等二、古代封建国家的统一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四个大一统时期的开 创时间和时期前221年秦汉:前221184年 共405年280年西晋:280316年共36年589年隋唐:589907年共318年1279年元明清

6、:12791840年共561年2、秦隋元实现统一的原因、经过、及影响:(1)秦的统一 1、原因;25经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既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 础,又要求实现政治统一(根本原因)民族: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的加强,民族内聚 力增强;民心: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政治:局部统一的完成,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国(可能性):变法国强(最重要条件);统治 者;策略; 2、过程3、影响:(结束;奠定;有利条件;符合)(2)隋朝实现统一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67民族:南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促使南北统一条件成熟; 经济:北方农业和恢复为隋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南 北经济差距的相对缩小;民心:人民渴望统一;政治:

7、南北朝末年,作为分裂割据政治基础的士族势 力衰落;北周武帝时期,改革增强了北周的实力,并 实现了局部的统一;南朝陈政权的日益腐败;隋朝:隋文帝军队建设的措施;正确的统一方针; 2、实现3、影响(结束了-有利于-)(3)元朝实现统一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民心:人民渴望统一;民族;政权并立时期民族融合的加强,为统一创造了 条件;经济:各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为统 一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元朝方面: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代表了从 奴隶贵族转化过来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掌握 着强大的军事武装;正确地运用了战略;2、经过:1227、1234、1271、1276

8、、12793、影响:结束了;奠定;有利于;3、总结:国家实现大统一 的共同因素(普遍 性)对话5页;民心:经过长期分裂,人民渴望统一; 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 改革和变法)是统一的根本原因; 民族:民族融合和内聚力的加强是基本原因;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文化:中原汉族先进文化的吸引力; 政权:杰出统治者的政策调整及正确的统一策略都 是实现国家统一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4、学以致用:台湾为何能实现统一?(1)民心:经长期分裂,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2)经济:两岸经济联系和交往的不断加强(4)中央政权(大陆):后综合国力的 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

9、高;统一决心坚定; “一国 两制”构想的提出和成功运用提供了范例;(3)文化: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三、三个大一统时期同分裂势力和外来侵略的 斗争大一统局面的维护1、秦汉时 与国内分 裂势力的 斗争解决王 国问题1、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3、汉武帝颁布“附益之法” 2、隋唐时与 国内分裂势 力的斗争平定“安史之乱”3、元明清时 与国内分裂 势力和外来 侵略的斗争反对分裂势 力的斗争1、明永乐间平定 贵州宣慰司叛乱, 2、清平定准噶尔部 贵族的叛乱,平定回 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平定三藩之乱,消灭 郑氏割据势力;反击外来侵略斗争(抗 倭,雅克萨之战)四、对古代封建国家

10、的分合总趋势的认识统一始终是主流和总趋势,分裂只是支流,古代历史在 分合中前进的实质是国家统一的不断加强和巩固。原因或依据:(1)时间上,封建社会合的时间要远远长于分的时 间;(700多年对1300多年)(2)从空间上,合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 向边疆地区延伸;(3)从程度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元明清的 长期大一统)(4)即使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下,也仍然孕育着 统一的因素;2、大一统局面的维系封建国家在克服各种 分裂因素的基础上维系的大一统局面下克服分裂因素的斗争:秦汉秦朝:对匈奴的斗争;统一越族;确立中央 集权制度;汉朝:西汉对王国问题的解决;对匈奴的 和战;对西域的控制和管辖

11、:秦汉西南地区和越族地 区的管辖; 隋唐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和 战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对东西突厥的战 管、对回纥的管封、对东北的管、对云南的封和吐 蕃的和盟;元明清1、对内措施和斗争;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分裂隐患;明朝对蒙古的封防战和;对西南地区土司叛乱的平和管 ;清朝对准葛尔部和回部的战管;对西藏地区的封管;平 定三藩之乱和改土归流;对台湾的重新管辖;2、对外来侵略的斗争;明代的抗倭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的雅克萨之战 和尼布楚条约;2、统一是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主流的主要原因:(大一统局面的主要因素)经济: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有秦汉以来建立的健全的专

12、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思想: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民族:民族融合的加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 心力;个人:一批杰出帝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参考:几个统一王朝的统一局面比较: (1)秦朝与隋朝的共同点:都是在结束长期分裂局面的基础上实现统一;都建立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并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都修建了重大的工程;都实行暴政:都被农民起义所推翻;(2)汉朝和唐朝的共同点:都是中国古代强大统一的封建王朝;都是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统治前期统治者都吸取农民起义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从而在王朝前期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在政权建设中,都继承了前代的制度,并加以发展、完 善;

13、都曾被地方割据势力膨胀所困,并都发生了地方割据势 力争夺中央政权的叛乱战争; 王朝晚年,都出现宦官专权; 王朝末年,都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使封建王朝名存 实亡;(3)元朝和清朝统一局面的共同点: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王朝建立之初,都调整统治政策,注意发展生产;都有效地加强了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疆域都非常辽阔;2、各个时期的分裂主要原因和分裂的发展及影响(1)春秋战国的分裂(一)原因: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分封制遭到 破坏;(直接原因) 平王东迁后, 周王室势力衰微;(二)表现春秋争霸(实质)和战国七雄(三)影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缓 ;人

14、民生活困苦等;另一方面客观上孕育了历史 的发展条件,如多民族的融合,局部统一的实现 ,人民渴望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等;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220589)(1)导致三国分裂的原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导致军阀割据;黄巾大起义打击下,东汉豪强中央集权的瘫痪;在镇压黄巾大起义过程中割据势力的发展;赤壁之战曹操南下计划受挫;分散性的封建经济成为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三国实力的相对均衡;地理上:蜀有三峡剑阁之险,吴有长江天堑之隔 ;思考题:元明清三朝的(二)西晋的短期统一原因(北方经济恢复,打 破势力均衡)和东晋十六国分裂原因(民族压迫 政策,内部争权夺利斗争;东晋十六国和南北

15、朝 持续分裂原因(前秦统一条件的不具备)(三)影响(同)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 困苦等;另一方面客观上孕育了历史的发展条 件,如多民族的融合,局部统一的实现,人民 渴望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等;3、五代十国辽宋夏金的分裂局面(一)导致五代十国分裂原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自给自足性;内部叛乱、朋党之争、黄巢大起义削弱了中央集权;唐后期募兵制的实行和藩镇割据局面的发展;(二)导致持续分裂的原因:北宋政府奉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政策;北方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的兴起;两宋政府无心也无力统一全国;(二)影响(同、进步作用: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 合加强等)总结:1、导致封建国家暂时分裂的共

16、同的内部因 素(规律):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性(分散性)是根本原因;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和农民起义削弱了中央集权的 力量;中央政权的决策失误,导致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 反过来又减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少数民族政权的强大与崛起;民族矛盾的尖锐等 2、辨证地认识封建国家分裂的影响或作用:一方面要看到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如 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困 苦等;另一方面客观上孕育了历史的发展条件, 如多民族的融合,局部统一的实现,人民渴望统 一,经济文化的交流等;2、秦隋元实现统一的原因经过及影响:(一)秦朝实现统一的原因和影响: 民心和趋势:经过长期分裂,实现全国统一是人心所 向,大势所趋;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