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领导艺术鉴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1082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国藩领导艺术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曾国藩领导艺术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曾国藩领导艺术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曾国藩领导艺术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曾国藩领导艺术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曾国藩领导艺术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国藩领导艺术鉴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曾国藩领导艺术鉴赏读曾国藩为官50 年一书的启示耳闻 ?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这样一句话,作为市委组织部的一名公务员, 也权且算是踏入了仕途,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看完了 曾国藩为官 50年一书,收获颇丰。读史可以正言行,可以明志理,可以知兴衰。一部曾国藩为官50 年,不仅是曾氏家族兴起的历史,也是大清王朝由盛至衰的历史,亦是探讨清朝官场风云的历史。 中国有许多包括毛泽东、蒋介石在内的政治家都把曾国藩作为官场的圣人和教父。的确,从一个普通的湘乡子弟, 走到官居一品的大学士, 曾国藩是一个仕途上的成功者, 他的挺,他的忠,他的严, 他的谨,也的确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僚之极,也正因此他才能做到中国

2、封建官位之最。三十万字, 不仅是曾国藩一生的记录, 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吏制度的描述,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礼教的展示,也是一场关于领导艺术的大讨论,对现实的为官从政之道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曾国藩其人曾国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 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中兴名臣?之一,也是文学家, 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 武英殿大学士, 封一等毅勇侯。 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曾国藩于嘉庆十六年 (1811年)出生于一个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 生活较为宽裕。 6 岁时入塾读书, 自幼天资聪明

3、,勤奋好学, 8 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 14 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二年( 1832年)考取秀才, 28 岁中进士,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门生。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后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 ?官场楷模 ?。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界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

4、,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清代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当时之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二、曾国藩其事1、为官不能凭一己之好恶。曾国藩一贯主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官者,一定要根据情理处理事情,不能以一己之好恶处理事情,这样才能博得人们的信服。曾国藩?不禁秦淮灯舫?一事,充分说明他是遵循这一原则的。金陵,乃六朝金粉之都,不仅是旅游的胜地,更以其富贵繁华为天下人瞩目。六安郡的太守涂廉访思想比较保守,对秦淮河的画舫尤其看不顺眼,下令各县严厉禁止秦淮河的画舫灯船,并征求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的意见。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谨慎保守的曾国藩是主张严禁的,谁知

5、曾国藩却说:?叛乱初平,国家处在太平之时,游船画舫不应该再禁了。我身为两江总督,处理事情不能仅凭自己的好恶,务要为金陵百姓恢复一个游乐场所,重建一个人文荟萃的江南名城 ?。曾国藩不禁秦淮灯舫的消息传开后,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整个金陵出现了一派丰乐昌盛的气象。( P27 )曾国藩是一个封建官吏,但能与时俱进,从大局出发看问题,这是难能可贵的,真正强调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体现了一个官员应有的素质,也与现在提倡的公务员为人民服务,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思路是一致的。2、时时牢记 ?谨慎?二字。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起初作战的时候,几乎总是

6、失败,多次的败仗让曾国藩不得不谨慎起来,不断总结,终成大器。战场上需要谨慎,官场上更需要谨慎。曾国藩对 ?慎?有着深刻的理解,并有专门的阐述,在书赠仲弟六则中说:?古人曰钦、曰敬、曰谨、曰惧,皆 ?慎?字之义也。慎者,有所畏惮之谓也。居心不循天理,则畏天怒;作事不顺人情,则畏人言。少贱则畏父师,畏官长。老年则畏后生之窃议。高位则畏僚属之指摘。凡人方寸有所畏惮,则必不大,鬼神必从而原之。?( P84 )人生因谨慎而安然,为官因谨慎而少祸。综观曾国藩的一生,在其行为处世的各个方面都有谨慎的影子,为人谨慎可以说是他性格特点方面的概括。?慎?的特点给曾国藩带来了官运,也给他带来了好名声。他的这一为人处

7、世的原则,对我们今人也很有启发。为官者,处处要小心谨慎,否则会阻碍前进的脚步。做到谨慎,并不是干什么事都裹足不前,而在于保持清醒头脑,保持一身正气,把准行为取向,多些防微杜渐,切勿得意忘形。3、祸从口出, 言多必失。 30 岁以前的曾国藩总爱说话,并且他的言语中总是有一股尖酸刻薄的味道。虽然自身很有才华,但是别人还是不愿意与他交往,对他敬而远之。因为,无论在酒桌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不经意的讥讽话语总能够让同僚或关系普通的朋友们难堪。时间久了,他的恶名也就传得较远。后来,翰林院的同僚们渐渐孤立了他。曾国藩如果不知悔改,他的仕途应该不会长远。然而,曾国藩的优点是他能够反醒、检点自身,多言的毛病

8、最终改掉了。他后来说:?常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 ?在曾国藩写给两位弟弟的信中,他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凡中心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则达于面貌 ?( P106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的教训古往今来可谓屡见不鲜,如今更加信奉 ?沉默是金 ?,这虽然有时有逃脱责任、装傻充愣之嫌,但确是此行中为人处事之真谛,特别是在我们这个要经常保守秘密的职业中,对谨言慎行的要求就更严了。如果像曾国藩早年那样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恐怕轻则一事无成,重则饭碗丢矣。多言的人通常无法控制自己的嘴

9、巴,将自己知道的或想要说的事情都说出来,结果,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在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人,破坏了本可维持的人际关系。再者,多言的人,在对问题还没有彻底弄明白前,已经开口说话,思维的不严密必然导致陈述中的错误,小则被人反驳,重则闯下大祸。4、慎独可戒虚妄。 王闿运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二十几岁开始研究经学,对春秋公羊传尤有深入研究,他通经在于致用,尤其是在于实现其所谓?帝王之学 ?,他为人慷概激昂,向以霸才自居。王闿运想用纵横之术来辅助识时务之人成帝王之业,他看中了曾国藩。他在1855年劝曾国藩自立不成, 1860年再入曾府,仍劝曾 ?彼可取而代之 ?。但曾国藩不为所动,以食指蘸杯茶汁,在几上写了

10、个?妄?字。后王闿运看到曾国藩写的一副对子: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王闿运感慨道: ?涤丈襟怀,今日之前,我只知一半,今而后,乃全知。 ?并自书一联曰: ?花鸟总知春浩荡,江山为助意纵横?。他说: ?吾不敢着墨文正联上,以重污文正。另书此,纪文正之大,且以志吾过。?曾国藩之所以能远离痴心妄想,与他的慎独精神是分不开的。他严于律己,日日不忘反省,不该做的事情,他想都不会去想。他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 其间离合几微之端, 可得而论。?(P142 )?慎独?

11、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对为官从政之人,能做到 ?慎独?者,善莫大焉。5、刚柔互用亦是自立之道。曾国藩曾这样说: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

12、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曾国藩认为,?刚?是一个人的骨架,靠着这副骨架,人才能站立于世,才能克服大量的困难险阻,才能超越常人,战胜恐惧、悲观、消极和畏难苟安的心理天敌,使人体生命之潜能无限地释放出来。 ?刚?是人类生命运动中最大的源泉,否则生命则变得无动力、无价值、无意义。但人不能只有?骨架?,还要有?血肉?,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才会具有光彩照人的生命旅程。?柔?就是一个人的 ?血肉?,是最富生命力且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P180)退步宽平,清淡衡久。人的一生中,要面临很

13、多的机遇和挑战,要经历很多的无奈和挫折,这时既要有舍我其谁,迎难而上的豪气,也要有 ?打脱牙,和血吞 ?的坚忍,要刚柔互用,审时度势,把握好度。片面地依靠?刚?或?柔?,都将导致失败。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天下兴亡的大义面前,不争待何?在人生难行的地段, 在名利场中, 适当地退让一下, 有何不可?所以说,为人处事,善用刚柔,才能长久挺立,自立自强。三、曾国藩其神曾国藩的影响如此之深远,在于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曾国藩一步一步一个脚印,从湖南山村的一个穷秀才跻身于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直至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无人能出其右。他取得的成功,在于他拥有一套为人处世的绝学,这使得他

14、能从常人之中脱颖而出,并成就其丰功伟业。这些绝学是他历经官场磨难之后精心提炼出来的,是他对人生成败得失的一种深刻总结。他的精神核心表达了他对中国五千年传统智慧的独特应用,体现了他对变化莫测的人生现实的深刻感悟,不但指出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指明了一个人达到内圣外王的道路。这种精神,对于今天那些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我认为他精神核心的启示有四:一是稳慎之道。 曾国藩认为,为人处世须?专在稳慎二字上用心。世上之事风云变幻,处处藏着危机,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使事业陷入困境甚至绝境,而凡事求稳慎则可以使人稳打稳扎,少犯错误,有助于事业的长远发展。在现在的官场,凡事也要力求稳妥

15、,谨言慎行,戒骄戒傲,时时刻刻小心行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样工作和事业才能突飞猛进,才能成就大器。二是磨砺之功 。曾国藩说: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人如果不通过不断的磨砺来提升和完善自身,就会让自己私欲、情欲变得膨胀,从而让自己的意志变得软弱,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得以浪费,而妨碍自己事业的成功。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不断磨砺自己、不断调试自己以外别无他途。这需要做到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身必兼治、培养浩然之气。三是圆融之术。 曾国藩认为: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因此,处世也必须刚柔并用,以圆融为做人的基本原则。圆融是一种做人的智慧,它告诉我们要根

16、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凡事留有余地,把握好事物的度,灵活处理意外情况,让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游刃有余。四是牵手之智。 曾国藩这样理解朋友的含义:人生在世,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一个人,特别是身处官场中的人,越善于注重与人 ?牵手?,个人的人际关系越好,人脉资源越丰富,就意味着做事情所得到的机会和资源就会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做到这一点关不容易,在广交朋友的同时还要选择朋友,学会借梯登高,宽和得众,不占人半点便宜。五是用人之律。 曾国藩说,天下人才 ?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众人拾柴火焰高,曾国藩手下人才辈出,这为他成就丰功伟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这些都离不开曾国藩的用人之律。他在求才、选才、育才、用才、驭才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这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在进行管理时学习和借鉴。六是进退之智。 曾国藩认为:凡办大事,以识为主。在人生的进退问题,尤其是如此。人生是一个不断进退的过程,如果在该进的时候不前进,在该退的不回收,就会让自己遭致失败。曾国藩把握了进退的智慧,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这不但成就了他的成功人生,也使他成为一代中兴名臣。纵观落马的高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