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记》:企业文化人的素质(doc 11)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15642 上传时间:2017-03-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话《西游记》:企业文化人的素质(doc 1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话《西游记》:企业文化人的素质(doc 1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话《西游记》:企业文化人的素质(doc 1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话《西游记》:企业文化人的素质(doc 1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话《西游记》:企业文化人的素质(doc 1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话《西游记》:企业文化人的素质(doc 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话《西游记》:企业文化人的素质(doc 1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话西游记:企业文化人的素质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同样也是一个智力角逐的时代。人才战略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核心战略。企业家如何笼络急需的人才,打造一支适应未来全球化竞争的高素质团队,这就面临着企业将如何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想与灵魂,这点是无庸质疑的。随着我国经济将逐步纳入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我们与国外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会越来越多越密切。怎样使处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传统和不同社会制度背景,乃至具有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中外员工,在生产技术、经济贸易活动中,共同遵守国际通行的活动准则,既竞争又合作。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特别是进行跨文化管理,将有利于中外员工观念上相容

2、、心理上相通,使我国企业在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和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国外资源,逐步进入国际市场。企业文化兴起于 19 世纪 80 年代,传播到我国不过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由于企业文化属于边缘管理学科,是一种亚文化形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科目中尚没有企业文化专业,而企业文化又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所以企业文化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首要问题。当前,企业文化从业人员来源有三种:1、由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转化而来;2、由党政管理人员转化而来;3、由企划管理人员转化而来。由于企业文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思想或多或少还局限于原有的思想模式和管理模式,因此,

3、有许多半吊子的企业文化人恶意屠戮和糟践企业文化,给企业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制约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从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来看,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化、高素质的企业文化队伍,是满足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最迫切地需要。企业文化从业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从“专” 、“能” 、 “杂” 、 “实”四个方面做起。读过西游记朋友一定知道唐僧师徒,他们身上正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在此笔者大话西游论企业文化,只是一言堂而已,当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与各位共勉。一、企业文化从业人员应该是企业中的“布道者” ,具备象唐僧一样的“专”劲儿。企业文化是什么?从汉语语言学角度理解,企业的企是“人” 、 “

4、止”两部分组合,人为上,说明了人的因素是至高无上的因素,企业是因为人而出现的。一切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企业是人获得利益的载体。人下面的“止” ,意在“止于至善”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就告诉我们“止”与“得”的关系,同时也道出了做大企业的道理。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如,南齐王融曲水诗序称:“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5、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的总称,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文化应是一个动词,无论是“化成”还是“教化”都体现了一个行为过程。 “文”是说以什么来“化”之,以什么“化成” ,文是指道德、哲学思想、艺术等,引伸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企业所倡导的企业精神、理念。实际上对企业来讲“化”才是最重要的,要达到企业倡导的企业文化有一个进化的过程。海尔作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行者,率先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海尔文化的“教父”海尔总裁张瑞敏在谈到自己的角色时说:“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

6、;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他认为自己在企业里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做一个“布道者” , “追求卓越、产业报国”成为激扬一代海尔人精神源源不尽的推动力。在海尔员工对企业文化有很高的认可度,自觉地执行海尔文化,创造了和正在创造着属于海尔的奇迹。为什么说企业文化人员应该是一名布道者呢?作为企业文化工作者,我们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企业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资源” ,同土地、资本、设备、人员等有形资源有机结合,能为企业创造出新的价值。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看不见的资源

7、” 。丰田公司前任会长花井八郎说它“像空气一样重要,而且像家风和国民性(注:民风)一样,是长年累月而形成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企业文化“看不见的资源”是企业之“道” ,企业文化人员怎样去把这种“看不见的资源”完整而清晰地推广下去,就应该对企业文化有一种“专”劲儿去化“道”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西游记中的唐僧。为了到西天取经,他历尽艰难险阻,从来没有放弃和气馁,正是唐僧这股“专”劲儿,始终怀着无比的虔诚,一心向“佛” ,任何困难和诱惑都没有改变自己的信念,所以最终经历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企业文化人员在企业推广企业之“道” ,就必须有着一样的虔诚。如果自己的心中对企业文化有着动摇的念头和想法,

8、那么,还能积极投入地工作。如果是口是心非的做文字游戏,那么,又将拿什么获得广大员工的认可?传播企业文化,就必须弄清楚企业文化受众面,企业文化的受众面是企业的员工。那么如何做到“志同而道合”呢?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道” ,那么就必须建立认同基础上,也就是必须有共同的“志向” ,也就是企业文化中的“愿景”、 “使命” 、 “价值观” 。企业与企业文化的发展必须经历五个阶段,即马斯洛理论五个层次。企业员工的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

9、力满足这类需求。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

10、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企业员工只有在满足其生存、安全需要之后,才能谈到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后上升到自我实现需求。如果连最起码的生存和安全需求都不能满足,那么再谈企业文化就无疑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企业文化也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企业文化从业人员应该是“斗士” ,应当具备象孙悟空一样的“能”劲儿。企业文化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目前对企业文化引用较多的定义来看

11、,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也就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合。企业文化主要是指理想、信念等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企业文化来自何处?来自长期的经营活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家所倡导的文化不一定是企业真正的文化,只有长期的经营中在员工中形成的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才是企业真正的文化。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即便是文化,它也必须要能够和企业的各种制度互为作用,运用到管理行为中,才能产生实际价值。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企业变革,抛弃不利于企业成长的习惯和管理方式,学习和利用有利于促进发展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在此过

12、程中形成企业真正的文化。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模型来认识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通过制度上的改变促进和培养员工的新技能、新能力,达到行为上的改变,通过行为上的改变让他们对企业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感知,经过一些时间,他们开始用新的态度来看待企业,就会慢慢形成或接近企业提倡的理念。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没有尽头,体现在企业中的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凝聚力和增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地变革和发展,只有在不断发展和变革的企业文化,才是适应时代发展,才能作到与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一、变革思想。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伟大的思想,或响亮的口号而是持之以恒的实践精神。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是指导的是

13、企业在优势条件下取得辉煌经营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劣势条件下或者是在公司错误连连时,也能步履蹒跚,最终却能赢得长距离的竞赛。二、变革领导意识。真正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只需要一个眼光远大魅力无穷的领导者,而是需要他们专心致志地为企业建构一种大而持久的制度,不是让他带给企业的是一条大而肥的鱼,而是让企业找到一条捕鱼的方法。三、变革人才观。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不是每个人的最佳工作地点,真正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一旦确立,就跟教会一样,坚持自己的主张,对本身希望达成的目标极为明确,根本不容纳不愿或不符合它的标准的人。只要他不认同企业的理念,一样要被拒绝在外,真如他实在很优秀,可以鼓励他自己创立自己的企业。四

14、、变革利润观。优秀的企业文化不只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赚钱只是目标之一,而不是全部。五、变革战略观。优秀的企业文化所要指导的不是一个企业围绕一个战略目标苦苦挣扎,企业无论何时都要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淘汰法则,随时准备结束一个走不下去的战略,或改变战略计划。 六、变革企业文化观。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可以为企业解决任何问题。同样优秀的企业可能拥有截然不同的理念,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企业。在企业中最重要的是理念一旦确立,公司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其核心价值,并在关键时刻企业能为核心价值观赋予新的意义。目前企业文化应该在不断创新和变革中发展。那么企业文化人员又如何适应这些变革呢

15、?如果只具备企业文化“专” ,而没有具备推广企业文化的“能” ,还是远远不够的。企业文化并不是个体的行为和思想,它的受众面是面对广大员工,并且要做到上传下达,从而要做到企业文化全方位的变革。作为企业文化人员对于企业的上层领导,应该反馈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和不足,对于下面则是坚决推行和执行企业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如果企业文化人员对上不能把企业文化提升为理念或者理论的高度,对下不能把企业文化理念以浅显的故事化、通俗化的方式去灌输,这样的话,我们恐怕只会把企业文化的一层皮传授给大家,企业文化的精髓永远也无法领会。所以说,做企业文化并不是简单地凭着一种“专”劲儿,还必须有“能”劲儿,在不断的

16、推广过程中,善于总结、长于交流、精于提升。这就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样具有上天入地的能耐和七十二般变化。要把企业文化既能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变成阳春白雪;同样也能把企业文化推广下去,让任何人都能悉心领会。并且要把企业文化写在手册上的理念,变得活泼起来,生动而深刻地让广大员工而主动地接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企业文化人员来讲,只有深感工作责任无比重大,才能不断地学习进取,丰富学识和能力,把企业文化落到实处。三、企业文化从业人员应该是“杂家” ,应当象猪八戒一样既能上天又能下海的“杂”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的产物,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涉及许多层面,企业文化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而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又是千差万别的。但经过科学的抽象概括,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