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的施工方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463154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注桩的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灌注桩的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灌注桩的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灌注桩的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灌注桩的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灌注桩的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注桩的施工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灌注桩的施工灌注桩的施工 王宗策 2005.2.15 从施工方法上分为挖掘桩与灌注桩。 当土质较好,地下水较少桩较浅时适合于 人工挖掘,然后下笔浇筑。 当孔深大于 15 米,一般采用灌孔灌注 桩。按桩的水力特点,分为端承桩与摩擦 桩。所谓端承桩是用桩的顶部承受建筑物 的压力。摩擦桩是用桩侧面的摩擦阻力承 受建筑物的压力。在有可能打到岩基时 (如海淤)用摩擦桩。 下面着重讲钻孔灌注桩的施工 1.施工准备期 1-1 桩位放浅,桩机就位,护筒就位。 1-2 泥浆池的准备。泥浆泵、泥浆质量的 调试。 1-3 拌合设备及钢筋笼预制地准备。 干式成孔用螺旋钻机或人工挖掘。 温式孔多用斗式钻孔成孔机。除此之

2、外 还有冲击式钻孔机、潜水钻机、贝诺特钻 机。 泥浆的质量控制指标(1)相对密度 膨润土泥浆相对密度 宜为 1.051.15 普通粘土泥浆相对密度宜 为 1.151.25。 (2)粘度 砂石层 2025S漂卵石层 2530S漏失土层 2540S 渗透性越大,粘度应越大。 2. 成孔钻进期 2-1 检查记录钻进速度。当钻进速度太 慢说明土质坚硬。粘性大。此时要放慢钻 机每分钟的旋转速度,防止扭矩过大将钻 杆断发生掉钻头。如果发生断钻,处理将 十分困难。 2-2 检查泥浆质量 2-3 成孔后清孔,用泥浆由孔到泥浆池 循环的办法,将石渣带出钻孔。 当钻进速度过快,说明下面有流沙层或 软羽夹层,均要记

3、录在案,并上报设计部 门。引起注意。 2-4 检查成孔的钻垂度。一般要求钻垂 度偏差不能大于 0.3 2-5 成孔深度检查。 成孔的深度要求用孔规检查,孔规是用钢筋作成的,仅此孔 径小 10CM 的钢筋笼,长度大于 3M,可以 检查孔的孔径及钻直度。并用吊车钢丝绳 吊入孔内检查孔身深是否已达到设计要求。 不允许仅用皮尺测量孔深,因为皮尺不可 能检测孔的垂直度,皮尺本身的质量难以 保证。 3.钢筋笼的制作与下孔 3-1 钢筋操作支架的制作。 3-2 架立筋的制作。 3-3 主筋点焊。 3-4 螺旋筋的制作。由厂家出厂的 12 都是盘条,此盘条十分不规则,由此绕 出的筋大大超过了误差。只有先将盘条

4、 适当冷拉调查,然后用人工绞磨再盘成比 较整齐的盘条,此时才能达到允许误度- 10MM,不能有正误差。 3-5 钢筋笼的下孔 由于孔深一般在 60M-100M,钢筋笼应 该分段制作,然后吊入孔中,并用绑条焊 将它们一段一段连接起来。 3-6 钢筋笼的对中与保护层钢筋在底下,不容易看清楚它是否会露 筋。为了桩有足够的保护层,钢筋笼必须 对中良好。一旦发生露筋,外露的钢筋将 很快被地下水腐蚀掉,此时桩的侧推力将 受到很大影响。 3-7 第二次清孔 4.水下混凝土导管法浇注 4-1 插入导管,导管出口离孔底 0.3 0.5M。 4-2 导管上口用漏斗承接混凝土。 4-3 漏斗上方用料箱接混凝土,集料

5、箱 下有活门,第一罐料的体积一般为 1.5 立方 米。并在导管口语加一个用水泥袋色的混 凝土塞。以上措施的目的在于保证导管出 口埋入混凝土下面 0.5M 以上。 4-4 持续不断地由导管中下混凝土,同 时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混凝土面的深度, 计算导管的节数总长度。得出导管出口埋 在混凝土下 35M。浅管口容易脱离混凝 土造成断桩。埋的太深,压力太大,新鲜 混凝土下不去,老混凝土时间过长也容易 初凝,结果也会造成断桩。4-5 浇注工程十分紧张,每个环节必须到位。质量检查人 员到位,监理和队领导在场。发生断桩的 原因还有设备坏了而没有备用。如拌合机 没有备用,电源没有备用发电机。如果发 生断桩,处理方法应经设计部门同意。一 般应该挖除、垂钻、垂作。浪费是十分巨 大的。 5.破桩及检测 一般成桩安排在冬天,来年春后进行破 桩、检测。破桩是将桩头的混凝土与泥浆 的混合段凿除剩下钢筋与承台柱相连接。 检测是用超声波仪器,测量有没有断桩。 在没有夹层的部位,波速发生变化,仪表 可以检查出来。工地上称为“动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