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 社会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1451644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构建和谐 社会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关于构建和谐 社会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关于构建和谐 社会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关于构建和谐 社会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关于构建和谐 社会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构建和谐 社会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构建和谐 社会的调研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研报告一、目前我市社会结构的主要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 完善,特别是全市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 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营经济的迅 猛发展,我市的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 变化,传统社会阶层不断演化,新的社 会阶层正在形成和壮大。1、传统农民 阶层发生分化。长期以来,传统的农民 阶层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但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 10 年来,由于社会流动的不断加快,城镇 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 力向城镇转移,一部分农民“洗脚进城”, 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传统的

2、农民-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阶层逐渐分化,农民的数量逐年减少。 应该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市农民阶 层的转移分化是与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 相适应的。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 我市出现过两次大型的农民转移潮:其 一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十万农民进 流通”后,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的鼓励 引导措施,先后有 10 多万农民进入流 通领域,活跃在市内外的城乡街头;其 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吸纳了 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初步统计,从 1999 年到 2014 年,全市农业人口从 116.34 万人减少到 104.15 万人,减少 12.19 万人,年均递减 2.2

3、,占总人口的 比重也从 73.53 下降到 70.42;农业劳动 力的数量也从 1999 年的 33.01 万人减少 到 2014 年的 30.06 万人,年均递减 2.8。尽管农业劳动力转移很快,其速度 也是过去不曾有过的,但我们认为这只 是农民阶层结构分化转移的开始,并没 有最后完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农业劳动者的数量还将继续下降,但下 降的速度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 需要。2、民营业主阶层正在兴起。民 营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 兴阶层,主要包括民营企业主和个体工 商业主,这一阶层不仅发展速度很快, 而且社会、经济

4、和政治地位得到了很大 的提高。我市民营业主阶层的兴起,主 要是得益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近年 来,我市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把民营 经济作为市场主体来塑造,使民营经济 成为机制最活、发展最快、贡献最大的 经济增长点。从 1999 年下半年开始, 根据中央“抓大放小、有进有退”的方针, 我们确定了“1 x”的改革模式,大面积、 大规模、大力度地推进企业改革。除办 好迈亚 1 家国有控股公司外,其它 600 多家国有集体企业实现整体转制,全部 转为民有民营。同时,围绕改革带来的 体制优势,我们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4 为突破口,着力大招商、招大商,招商 引资成效显著。近 4 年协议引资 100 多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80 多亿元,实际 到位资金超过改制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 总和,台湾旺旺集团、南方路机集团、 中百包装富思特集团、英国联合利华公 司等一大批大企业、大项目纷纷落户仙 桃。我市这种大改革、大开放,有效地 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使民营经济成 为投资主体、税收主体和就业主体,完 成投资、上缴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均达 到 90 以上,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初步 确立。初步统计,全市民营企业现在已 发展到 2400 多家,个体工商户达 4.5 万 户。3、打工阶层逐渐发展壮大。民 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促

6、进民营业主阶 层兴起的同时,也带来了打工阶层的逐 步发展壮大。在“1x”的国有集体企业 改革过程中,全市共有 6 万多名国有集 体企业职工通过付现、转股、投保等多 种补偿方式转变身份,其中绝大部分职-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工以打工者身份进入新企业,成为打工 阶层的主体。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创 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了大量的农 村剩余劳动力,到市内外打工的农民工 激剧增加。初步统计,我市外出打工人 员已达 25.83 万人,比 1999 年的 7.89 万人增加了 3 倍多。在民营工业企业的 从业人员也从 1999 年的 2.76 万人增加 到了 6.74

7、万人;个体从业人员已达到 6.83 万人。我市彭场镇是全国著名的无 纺布加工基地,近两年新增企业 50 多 家,全镇民营企业达到 140 多家,吸纳 2 万多人就业,从过去的“就业难”变为 了现在的“招工难”。二、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及 原因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 化,加速了社会结构与阶层的分化,使 得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主 体之间的矛盾也相继出现,在政治、经 济、分配、就业、劳动保障以及社会文 化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影响社会-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和谐、政治稳定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 在:1、农民收入水平过低。当前, 农民收入主要来

8、源于农业生产和打工收 入,总的来说是有增长但增长缓慢,与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尽管现 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举措,包括粮 食直补、取消农业税等,但毕竟杯水车 薪,农业产业的弱势性制约了农业增收 的空间,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打 工收入。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我市农民 打工收入快速增长,1999 年为 1.94 亿 元,2014 年达到 5.59 亿元,5 年增加 3 倍。2014 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3615 元,比 1999 年的 2946 元增加了669 元,增长了 22.7;但同期 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4655 元增加到 6895 元,增加了 2240 元,增 长了

9、48.1。因此,城镇居民收入不仅 比农民收入绝对数要高出 1 倍左右,而 且增幅也要高出 1 倍,加上城镇居民在-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医疗、教育、保险等方面的较好保障, 使得农民在收入分配上远远低于城镇居 民。农民收入过低,潜藏着引发社会矛 盾的可能性。2、城市贫民处境艰难。城市贫 民主要是指部分下岗失业职工、农民工 和少数城市失地农民以及其他特困群体。 这个群体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一是生活 难。很多城市贫民基本生活没有保障, 有的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靠低保金过 日子的不在少数,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 而这部分人绝大多数年龄在 4050 岁, “上有老,下有小

10、”,家庭生活压力很大。 有些农民工在城市缺乏社会保障,缺乏 生存的本领,生活也非常艰难。二是就 业难。相比其他群体而言,这部分人往 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能力较弱,就业 机会相对较少,存在就业无门问题。绝 大多数就业在收入水平较低、技术含量 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三是就医难。 大部分城市贫民有病无钱医,特别是重-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症病人根本就看不起病。四是教育难。 主要是子女上学问题,有限的生活费用 很难支付起高额的教育费用。3、改革发展欠帐太多。这几年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体制 改革和招商引资方面力度很大,但发展 过程中也存在“阵痛”,在某些方面作出 了较大牺牲,遗留问题较多。一是土地 征占问题。随着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和城 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占的土地不断增多, 由于征地补偿标准过低以及失地农民安 置补偿资金难到位等原因,在土地征占 过程中群众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 二是下岗职工安置问题。我市国有集体 企业改革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绝大部 分企业职工通过付现、转股、投保等多 种补偿方式顺利实现再就业。但受多种 因素影响,还是有少数职工补偿标准偏 低、养老保险没有交齐、再就业没有落 实、低保金没有到位,引发群众的抵触 与不满。三是环境污染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