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件:《春江花月夜》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441417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课件:《春江花月夜》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课件:《春江花月夜》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课件:《春江花月夜》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课件:《春江花月夜》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课件:《春江花月夜》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课件:《春江花月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课件:《春江花月夜》(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 起,这时一轮明月从地平线升起,远 远望去,就好像从浪潮中涌出一样。 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闪耀于万 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 之中!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花草遍地 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 了一层洁白的雪珠。空中月光似天降 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 一片。江天一色,纤尘不染,一轮皎 洁的孤月悬挂在半空中。人生与宇宙的奥秘一直是人类苦苦思索而 永远感伤的命题。人生短暂,宇宙无穷。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没有落入前人 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窠臼,而是翻出新 意:“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

2、是 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 “年年望相似”的江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 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 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 缘于对人生的追求和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 而不伤” 。“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 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思念,而是 用“_”来_她的思念之情。诗篇把“月” _化,“_”二 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月的光影明灭 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 上徘徊不忍去。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 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 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卷不去”,“拂还 来”的既是月

3、色,也是思妇_。月烘托 拟人徘徊绵绵不绝的思念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 _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 春光将老,人还远在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 是_。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 _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 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_”二字加重 渲染了他的孤寂;“_”也无限地加深了 他的乡思。落花、流水、残月游子的青春凄苦寂寞沉沉无限 小组合作探讨这首诗的 、 、 三个意象蕴涵的 情感。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唐李白)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 3、“明月何时有?把酒

4、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宋.苏轼) 4、“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唐.刘禹锡)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唐.张九龄望月远怀)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 饮长江水。” 李之仪的卜算子。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 6、“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

5、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1、“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唐薛涛春望词 四首之一)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 浣溪纱) 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 仙) 4、“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清红 楼梦) 5、“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 1、思念月可以跨越时空; 2、时间流逝、人生短暂升落、圆缺 3、愁绪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4、爱情花前月下1、人类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间) 2、人生短暂历史长河。 (时间) 伤春核心意象年光流转、 红颜易老、 生命无常 1、选题:分析春江花月夜中另外两个 意象“春”、“夜”的一般寓意(任选其一) 2、方法指导: (1)收集古典诗歌中描写所选意象的诗句 (2)结合整首诗分析意象蕴含的情感(3 )综合分析此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 般寓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