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的种类与来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1423718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扰素的种类与来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干扰素的种类与来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干扰素的种类与来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干扰素的种类与来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干扰素的种类与来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干扰素的种类与来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扰素的种类与来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分能产品介绍哈药生物刘利成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利杰克斯博物馆里,至今还保存一 幅1619年荷兰画师的郁金香静物画。奇怪!为什么要画一幅得了病的郁金香呢?那是因为这种花特别漂亮。你很难想象当时对病态郁金香的狂热了。一个得病的郁金香球茎竟能换到牛、猪、羊,甚至成吨谷物,上千磅奶酪。其实,这种病态郁金香是由一种当时还不知道的病原体造成的,结果,因祸得福,病态郁金香反而身价百倍。 1892年,俄国人伊万诺夫斯基,曾研究一种使烟叶生斑 点的烟草花叶被他认为一定是某种细菌在烟叶上为非作 歹,于是用一种过滤器来捕捉这种细菌,结果一事无成 ,他责怪过滤器,根儿没有想到细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 。 见证发现之旅 1

2、897年,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重复了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 他断定,肇事的罪魁祸首不是细菌,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菌过 滤器不能捕捉到,而是一种体积非常小的病原体。他给这种病 原体用拉丁文取了一个大名,叫做Vinws,原意是毒。后来人 们称这种病原体为病毒。 现在已经知道,病毒确实非常小例如黄热病病毒的直径只有1/50微米,而1微米 只1/1000毫米,普通病毒的大小只有一般细菌的1/1000 见证发现之旅 50年之后,在当时的医学界普遍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一种病毒感染某些细胞后,会对另一种病毒的繁殖起着干扰作用。1957年英国人埃萨克斯,及瑞士人林特曼,进行了一次举世闻名的实验,既证实了这种现象,

3、并且找到了产生这种干扰现象的“主人”干扰素。埃萨克斯的实验室窗儿明亮。一天,他取来了一管流行性感冒病毒,放在本生灯的火焰上烤热加温,将这些病毒都一一杀灭,让它们都失去传染的活性。然后,埃萨克斯取来一种物质,叫作鸡胚绒毛尿囊膜块,是鸡胚胎里的一种东西。将灭活的流行性感冒病放在这 种膜上,一起放入37的孵箱里孵化几个小时,取出后将这些膜块去掉,另外再放入新鲜的鸡胚绒 毛尿囊膜块,仍然放入这个孵化箱内,孵化到第二天取出,接着,埃萨克斯又取来一些致病力较强的活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放在从孵箱内取出的膜块上,希望这些活的 病毒对膜块细胞发动“功击”,结果发现,不但没有攻击力,而且这些活的病毒繁殖被明显地阻止

4、,纷纷夭折。干扰素的种类与来源传统的干扰素生产方法是从人血液中的白细胞内提取的,每300L血液 只能提取出1mg干扰素。1980-1982年,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肠 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干扰素,从每1kg细菌培养物中可以得到20 -40mg干扰素。从1987年开始,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干扰素进入了工 业化生产,并且大量投放市场。干扰素抗病毒、抗肿瘤、提高免疫的循证依据干扰素同效竞品分析科室应用卖点(肝病、呼吸、皮肤、肿瘤)100IU、300IU、500IU临床推广学术支持史上最权威、最广谱、最强大的抗病毒药1、六版内科书第十二章 慢性肝炎首选用药 P433干扰素(IFN-)可抑制HBV

5、的复制,可500万单位皮下注射或每日一次1000万单位每周三次,连续6个月。2、六版药理学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P443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毒性心肌炎、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脑炎等。 3、六版药理学第四十八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P489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主要在肝和肾发生生物转化。史上最权威、最广谱、最强大的抗病毒药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P248页“干扰素具有广谱高效的抗病毒作用;具有抗肿瘤活性;具有免疫调节效应细胞的功能。”5、“干扰素可增强内毒素对抗巨噬细胞的作用,增加TNF、IL-1、IL

6、-6的释放和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PMN 和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力,诱导IL-2、IL-12、IL-18的产生。”病理生理学P246页6、“干扰素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称干扰素。”医学免疫学P62页干扰素广谱抗病毒询证医学证据A级共识+指南 17本疾病治疗指南1、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2011)2、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3、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治疗专家共识(2012)4、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20125、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2010)6、2008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7、中国医药指南(2011)8、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

7、指南 (2010)9、肝衰竭诊疗指南 (2007)10、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11、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12、EASL 乙肝诊治指南(2009)13、美国慢乙肝指南(2009)14、AASLD丙型肝炎临床指南(2009)15、肾癌NCCN指南201116、慢性髓行白血病(CML)治疗指南17、治疗黑色素瘤NCCN指南共识+指南 17本疾病治疗指南干扰素广谱抗病毒询证医学证据A级干扰素抗病毒、抗肿瘤、提高免疫的循证依据干扰素竞品同效分析科室应用卖点提炼(肝病、呼吸、皮肤、肿瘤)100IU、300IU、500IU临床推广学术支持抗病毒药物分类广谱抗病毒药物: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类似

8、物:利巴韦林生物制剂(通过受体表面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干扰素抗RNA病毒:抗HIV病毒:齐多夫定抗流感病毒:金刚烷胺、扎纳米韦、奥塞米韦抗DNA病毒:抗疱疹病毒:阿昔洛韦、伐昔洛韦、西多福韦碘苷、阿糖腺苷抗乙肝病毒: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病毒的核酸包括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等不同类型; 病毒的繁殖过程与抗病毒作用环节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丙种球蛋白)阻止病毒穿入与脱壳(金刚烷胺)阻止病毒生物合成(碘苷、阿糖胞苷、无环鸟苷)阻止病毒成熟(利福平)阻止病毒释放(异喹啉类)增加宿主抗病毒能力(干扰素)干扰素抗病毒、抗肿瘤、提高免疫的循证依据干

9、扰素竞品同效分析科室应用卖点提炼(肝病、呼吸、皮肤、儿科)100IU、300IU、500IU临床推广学术支持肝病科室应用三大关键证据证明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用药 急、慢性丙型肝炎的“金标准”抗原抗体系统检测临床意义(两对半)HBsAg 表面抗 原 HBeAg 抗原 抗-HBe 抗体 抗-HBc 核心抗体 抗-HBs 表面抗体 临床意义IgMIgG +- -感染或无症状携带者+ -+ -急性肝炎有传染大三阳+- +-慢性肝炎有传染大三阳+-+ -急性肝炎趋向恢复小三阳-+- +恢复期传染性低- -+既往感染或接种疫苗- -未感染,无免疫力治疗病毒性肝炎常用药:1、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核苷类似物2、

10、免疫调节药物:胸腺法新、丙种球蛋白、白细胞介素-23、保肝:肌苷、益肝灵(水飞蓟素)、复合磷酸酯酶制剂 4、缓解炎症:甘草甜素5、降酶:联苯双酯、五味子、垂盆草6、退黄: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茵陈制剂4、肝细胞解毒药;硫普罗宁、谷胱甘肽 5、维生素类:维生素C、维生素B抗病毒保肝、降黄、降酶、抗病毒利分能与口服抗病毒药物比较核苷酸类似物: 没有确定周期,有可能 5年或者10年,甚至更 长 治疗1年的e抗原血清转 换率为12%21% 很少出现表面抗原血清 转换率(一种接近治愈 的状态)干扰素: 治疗周期一般为48周 普通干扰素治疗乙肝的e抗 原血清转换率为12% 干扰素约7.8%的患者可以 实

11、现表面抗原消失。1、7.8%患者实现彻底治愈的抗病毒药物, 乙肝患者的希望首选!北京地坛医院-病毒性肝炎-池频频干扰素在抗乙肝病毒治疗中最大优势! 第一,大部分是母婴传播或者生命早期传播,很容易产生 免疫耐受,而且很容易慢性化,发生肝癌、肝硬化的机会 也多。 第二,乙肝患者大部分有家族聚集性,而且有母系传播的 历史。 第三,这样的病人多半有免疫耐受。所以单纯用病毒抑制 很难取得很好的结果,对于我们国家的乙肝患者,如果没 有其他特殊的情况,首选应该是干扰素类治疗。 2、育龄、未婚、青少年首选的乙肝抗病毒药物3、药物经济学最高、临床疗效最好、耐药性最低的抗病毒药物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合理应

12、用临床专家共识2007版 丙型肝炎治疗的金标准丙型肝炎治疗的金标准n以循证医学为原则,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制订n中国丙肝治疗与世界最先进治疗理念保持同步nPEG-IFN +RBV(利巴韦林)方案作为中国丙肝防治指南推荐的首选方案利分能治疗病毒性肝炎优势(六条)1.属生物广谱抗病毒,乙肝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腺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有疗效;2.-2b型干扰素源于人体白细胞,属人体内源性物质之一;3中和抗体率明显低于2a型干扰素;4.是人体白细胞经病毒刺激后,诱生的所有干扰素中出现最早、数量最多的亚型;5.其诱导的抗病毒蛋白,只对病毒起作用,不影响宿主

13、细胞蛋白质合成;6采用无菌冻干粉针剂型,剂量准确,稳定性高,便于运输保存。治疗病毒性肝炎最佳使用剂量(用法用量)国内外指南关于干扰素治疗疗程比较一致,对于HBeAg阳性慢性乙肝,普通IFN-推 荐疗程是16周或24周,PEG IFN为48周;对于HBeAg阴性慢性乙肝,普通IFN- 与PEG-IFN-的推荐疗程均为48周。适应应症规规格剂剂量及常规规使用方法慢性乙型肝炎300IU、500IU、 600IU皮下或肌肉注射,3-6106IU/日,连连 用四周后改为为3次/周,连连用48周以上 。 急慢性丙型肝炎300IU、500IU、 600IU皮下或肌肉注射,3-6106IU/日,连连 用四周后

14、改为为3次/周,连连用48周以上 。呼吸科室1、史上最强抗生素受限政策下最佳原生态呼吸道病毒治疗者2、临床“治必抗菌、治必补液”理论的最强挑战者3、雾化吸入性靶向制剂的支持者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细菌呼吸系统病毒感染过程病毒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病毒可直接感染细胞,导 致: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纤毛脱落、功能损害。呼吸系统病毒感染的感染过程寄生于呼吸道的细菌 就会乘虚而入,进入 隆突以下,进入粘膜 下,引起细菌感染。呼吸系统病毒感染的感染过程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病毒与细菌的分裂特点不同,呼 吸道病毒每6-8个小时就传 一代,而不是一个分裂为两 个,一个病毒平均可以复制 出10000个子代病毒!呼吸系统病毒的感

15、染过程病毒一个呼吸道上皮细胞通常只 被一个病毒感染,这10000 个子代病毒会寻找10000个 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感染。呼吸系统病毒的感染过程雾化吸入适应症病毒性肺炎1上呼吸道感染2毛细支气管炎3疱疹性咽峡炎4流行性感冒5手足口病6400X电镜活性碳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粒径小于5um, 可替代雾化吸入剂观察其在肺内的分布。干扰素2b缓释微球及干粉吸入剂的研究梅兴国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吸入肺部的活性炭主要分布在较大气管及支气管中,肺泡 内部有黑色物质,肺部边缘隐约显现黑色,说明部分活性 炭已经进入肺的内部。干扰素2b缓释微球及干粉吸入剂的研究梅兴国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雾化吸入

16、临床治疗优势 雾化后形成1-5m小颗粒 直接与病变部位接触 提高局部药物的浓度起效快、疗效好用量仅为全身用量的1/2-1/5 肺内沉积率高,局部抗炎作用强 避免肌注所带来的副反应用量小、副作用少 保持呼吸道的湿度 解除支气管痉挛 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湿化、清洁呼吸道 用药方法简单、方便 减少肌注所带来的痛苦 用药经济用药方法简单【患儿治疗方案一】:1岁患儿30IU/d,肌肉注射;同时给予利分能50IU/d压力泵雾化吸入治疗。15-20分/次。疗程:5-7天。【患儿治疗方案二】:若患儿出现咽充血,口腔内散发性小疱疹或溃疡时可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一2b 100IU加入0.9 Nacl溶液5mL配成溶液后,用棉签蘸此溶液涂压口腔粘膜疹处20s左右更换棉签后再涂压,连续23遍,1日2次,涂压后半小时内禁止进食或饮水,疗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