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德问题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205882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师德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关于师德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关于师德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关于师德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关于师德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师德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师德问题研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师德问题研究童富勇教授( 2886577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专家教育部曾宪梓高校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浙江省人民政府督学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关于师德问题的研究一、 教师职业的由来及称呼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 业的灵魂。 教育大辞典把教师职业定义为“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 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 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 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P700)作为专门从事培养人 的专业人才,教师职业古已有之。据考证:教师的名称本来自军队。“师”最初就是军官的称号 。

2、“师氏”指的是军队的高级军官,“大师”是比师氏更高级的 军官。西周时,担任国王警卫队长的师氏、保氏、除了负责 警卫、随从、军旅等大事之外,还要兼管贵族子弟的教育。由于贵族子弟要成为未来的统治者、军队中的指挥,因此军事训 练就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这样由军队中的师氏兼任教师工 作也就是最恰当了。久而久之,“师”就成了教育者的称呼,后来 担任教育 中国从古至今对对教师师有许许多称谓谓,使用较为较为 普遍,影响较较大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师师:流行于春秋战战国时时期。礼记记、文王世子不但记载记载 了师师 ,而且还还指出了师师的主要作用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出则则有 师师,是以教喻喻而德成也。师师也

3、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喻诸 德者也。 ”论语论语 中多处处提到“师师”字,表明师师是当时对时对 教师师的普遍 称谓谓。论语论语 、卫卫灵公“当仁不让让于师师”,“三人行必有我 师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为师 ”。可见见,孔子与学生交谈谈中, 不但以师师自称,而且告诉诉他的学生如何事师师、求师师、做师师。 老师师:学生对对教师师的尊称。 中国古代对对从事教学的年老资资深学 者的称谓谓。史记记、孟子荀卿列传传:“田骈骈之属皆已死,刘 襄王时时而荀卿最为为老师师。”战战国百家争鸣时鸣时 期,荀子在诸诸子百 家中,脱颖颖而出,成为为声名显显赫大学者、学术领术领 袖。在稷下学 宫宫“三为为祭酒”。在讲讲

4、学上,则则被尊为为“最为为老师师”,即时时公 认认的最有德望的教师师。老师这师这 一称呼,到了明清两代,就成了 生员对员对 学官,应试应试 得中举举子对对主考官的称谓谓。清末新教育,废废 科举举,兴兴学校,老师师一词词就成了对对教师师的普通称呼。傅:西周以后辅导辅导 国王或太子的教官名,位次于师师。师师傅:原本是古代辅导辅导 国王或太子的教官名。西周时时作为对为对 老 师师的通称。谷梁传传、昭公十九年:羁贯羁贯 成童,不就师师傅, 父之罪也。”秦以后,师师傅一词词不逐渐渐成为为学徒对业师对业师 的尊称 ,或一般人对对有技艺艺的人的称呼。先生:古代对对教师师的尊称。语语出礼记记。曲礼上:“从于先

5、 生,不越路与人言。”郑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也就是 说说先生泛指指年长长有学问问、有德行的教师师。管子、弟子职职 :“先生既息,各就其友。”学生等教师师休息后,再与同学相互 讨论讨论 、观观摩。 (顾顾明远远 教育大辞典增订订合编编本,上海教育出 版社,1998、P1687)夫子,古代对对教师师的尊称。论语论语 中记载记载 孔子的得意弟子颜颜 回,在回忆忆老师师的教学方法时时,不禁赞叹赞叹 不已。“夫子循循然 善诱诱人,博我以文,约约我以礼”。夫子就是颜颜回对对老师师孔子的 尊称。博士:对对国子学、太学等中央官学教师师的称呼。汉汉武帝时时 ,罢罢黜百家,专专立五经经博士,置博士弟子,

6、此职职遂成为传为传 授儒 家经经学的学官。以后历历代皆设设五经经博士,或名太学博士,国子 博士,四门门博士等。至宋代废废止。P111教授:学官名。宋至道元年(995)始置,为为皇室子弟师师傅 。庆历庆历 四年(1044)后,州学、府学、小学亦设设。以经术经术 、行 义训导义训导 学生,掌课试课试 之事,执执行学规规。元、明、清府学均置。教谕谕:学官名。宋代京师师的小学和武学中始设设,为为正九品官, 负责负责 教导导和考核学生。元、明、清时县时县 学皆设设,为为正学官,掌 管文庙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员。山长长:古代书书院学生对书对书 院主持人及教师师的称呼。山长长一词词最 早见见于唐末五代。如唐

7、刺史孙孙丘置学舍于阆阆州北古台山,以尹 恭为为山长长。五代蒋维东隐维东隐 居衡岳讲讲学,受业业者称他为为山长长。宋 代书书院发发展很快,总领书总领书 院院务务并为为主讲讲人的都称之为为山长长。 他们们大多都由不愿为为官的或弃官归归田之学者担任。明清时时基本 沿用宋代称呼,称书书院院长为长为 山长长,但由于书书院出现现官学化倾倾 向,因此山和长长了就成为为学官,多由地方官礼聘。(顾顾明远远 教育大辞典增订订合编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P1325)教习习:明代学官的名称。明宣德中于翰林院设设学士以教庶 吉士,称教习习。万历历以后,以礼部及吏部侍朗充任。清沿此制 。清末兴办兴办 近代学堂,教

8、师师亦称教习习。教员员:从事学校教学工作的人员员。清末兴办兴办 学校之初,通 称教习习。奏定学堂章程颁颁布后改称教员员。今则则通称教师师。 二、教师的地位和条件首先,荀子提出了教师是治国之本。他说:“天地者,生之 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 ?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荀子还还把国家对对教师师的重视视与否同国家的强弱连连在一起。他 说说“国将兴兴,必贵师贵师 而重傅;贵师贵师 而重傅,则则法度存。国将 衰,必贱师贱师 而轻轻傅;贱师贱师 而轻轻傅,则则人有快,人有快则则法度 坏。”(荀 子、大略) 学记记还认为还认为 做好教师师是做其他领导领导 管理工作的基础础。“

9、能为师为师 ,然后能为长为长 ;能为长为长 然后能为为君。故师师也者所以学 为为君也。是故择师择师 不可不慎也。记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师, 其此之谓谓乎!” 韩韩愈所写的师说师说 是篇专论专论 教师师、教师师与学生关系问题问题 的 教育名著。在这这名著中,他首先揭示了教师师的作用-“古之学 者必有师师”,教师师是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社会职业职业 。韩韩愈认认 为为,人非生而知之者,知识识全靠后天“学而知之”。 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颐,认为认为 教师师的作用是使天下变变善。在他 的重要著作通书书中,多次提到教师师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问题 。他 在通书书师师中说说:“曷为为天下善?”曰:“师师。”谁谁能

10、使 天下变变善呢?周敦颐颐的答案是教师师。“故圣人立敎,俾人自易 其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故先觉觉觉觉 后觉觉,暗者求于明,而师师道 立矣。师师道立,则则善人多;善人多,则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孔子在谈到教师资格和条件时,提出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的观点。 荀子是先秦教育家中最系统论述教师条件的人。荀子认为教师工 作是崇高而伟大的政治职业,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来承担;教师 是以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的职业政治文化工作者。“礼者,所以 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 为是也?”教师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正因为教师的重 要性,荀子提出了严格的教师条件。他说:“师术有

11、四,而博习 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 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 不与焉。”(荀子、致士) 学记提出“君子既知教之所以兴,又知教之所以废,然后可 以为人师也。” 此外,韩诗外传“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 扬雄,“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都对教 师职业提出具体要求和条件。总而言之,大凡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要品德高尚,二要知识渊博,三要懂得教学方法,四要温 故知新。 根据教师法的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 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

12、经认定合格的,可 以取得教师资格。”三、理想教师的形象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好教师应该具有裴斯泰洛齐 的热情,莱布尼茨的学识,苏格拉底的知慧,耶稣的博爱。我认为:陶行知的热情,朱熹的学识,孔子一样的知慧,蔡元培 的博爱。 威蒂(Witty,P.A.)有关理想教师形象的研究。教师受欢迎的特征:1合作,民主;2仁慈,体谅;3忍耐;4兴 趣广泛;5和蔼可亲;6公正无私;7有幽默感;8言行一致;9对 学生问题有研究兴趣;10处事有伸缩性;11了解学生,给予鼓励 ;12精通教学技术。 教师不受欢迎的特征:1脾气暴戾,无耐心;2不公平,有偏爱 ;3不愿意帮助学生;4不合理地要求学生;5忧郁,不

13、友善;6讽 刺,嘲笑学生;7外表令人讨厌;8顽固;9罗唆;10霸道;11缺 乏幽默感。12、缺少教学技术我国台湾学者研究: (一)、品德方面(1、健康身心2、正确思想3、规律生活4、勤 劳习惯5、热情教诲6、温和耐性7、公正态度8、合作观念9、高尚 情操10、旷达心胸11、进取精神12、坚定毅力) (二)学识方面(1、基本知识、数理化、体音美劳、教育理论知 识2、相关知识 卫生、生物、环境等3、补充知识(国内外时事等 ) (三)能力方面(1、教学能力:制教具、课件、各种方法2、行 政能力:处理教务、家访、偶发事件) (四)体态方面(1、健康的体魄2、端正的容貌3、整洁的仪表4 、安详举止5、流

14、利语言6、适当礼节7、愉快表情8、文雅风度) 当前我国教师角色的转换 1、从单纯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对知识的关注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关注。 3、从权威主义者转变为民主主义者;四、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自孔子开始,在长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历史中,教师职业师职业 逐步形成 了社会和教师师本身认认可的道德规规范,这这也就是我们们所指的师师 德。中国有尊师师重教的传统传统 ,相应应教师师自律也很严严。孔子“ 学而不厌厌,诲诲人不倦”的崇高师师德,被历历代教师师奉为师为师 表。 近现现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热爱热爱 学生,敬业业奉献,以“捧着一 颗颗心来,不带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成为现为现 代教

15、师师学习习的楷模 。对于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修养、师德规范,中国古代最早的 典籍礼记、儒行中就有了许多记载。儒在中国也可以说是 知识分子或者说教师的称呼。行,就是行为、言行、修行。儒 行也就是教师道德规范。在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中,孔子从自 立、容貌、特立、刚毅、慎独、宽容、举贤援能、特立独行、 规为、交友等10个方面,描述了教师的道德规范和言行举止。 概括起来: 对对己方面:1、要努力求知,刻苦学习习。做到夙夜强学,博学不 穷穷,多文以为为富。2、谨谨言慎行,做到言必先信,行必中正,戴 仁而行,抱义义而处处,笃笃行而不倦。3、要生活简洁简洁 ,不追求锦锦衣 玉食。做到其居处处不淫,其饮饮食不溽

16、。4、要养成刚刚毅的大无畏 精神,可亲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杀而不可辱也。见见 利不亏其义义,见见死不更其守,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夺也。5、要 注意个人修养,做到立己达己。6、要服务务社会精神。虽虽危,起 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从立己达己到立己达人。 礼记记、儒行对对人方面:1、谦谦虚谨谨慎,与人为为善,对对人要做到慕贤贤而容众。2 、乐乐于发现发现 人才,推荐人才,举贤举贤 援能。做到内称不辟亲亲,外 举举不辟怨,推贤贤而进进达之,不望其报报。3、对对朋友讲讲道义义,讲讲信 用,在金钱钱、名利、地位面前,做到先人后己。做到闻闻善以相告 也,见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远相 致也。礼记记、儒行对对事方面:1、要坚坚持原则则,深明大义义。做到明义义利之弊,不 为为利诱诱,不为势为势 屈。“见见利不亏其义义”,“见见死不更其守。” 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