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设计作业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204988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却系统设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冷却系统设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冷却系统设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冷却系统设计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冷却系统设计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却系统设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却系统设计作业(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olingSystem Design水路的冷卻平衡朱清華2003. 12. 24.2 2冷卻平衡內容提要1.模具冷卻平衡考慮事項 2. 廠內標准設計方案3. 冷卻系統設計檢查表14. 冷卻系統設計檢查表21.澆口冷卻平衡2.水路流動平衡3.水路直徑、深度和間距位置4.廠內水路標准設計5.“O”形環的設計及使用5.隔板式,噴泉式,和熱管設計6.常用水路設計 7.水路在模具的標准冷卻位置8.冷卻系統考量重點19.冷卻系統考量重點2 3 31模具冷卻平衡考慮事項4 4廠內標准設計方案1.澆口冷卻平衡2.水路流動平衡3.水路直徑、深度和間距位置4.廠內水路標准設計5.“O”形環的設計及使用5.隔板

2、式,噴泉式,和熱管設計6.常用水路設計 7.水路在模具的標准冷卻位置8.冷卻系統考量重點19.冷卻系統考量重點2 5 51.澆口冷卻平衡6 6擔負主要冷卻任務的水路應均分流量不平衡平衡2.水路流動平衡 Flow Balance水路水路7 7D : 直徑為10至14mm Diameter of Cooling Channel, 10 to 14 mm d : 深度為2D至3DDepth, D, to 3D P : 間距為3D至5D Pitch, 3D to 5D3.水路直徑、深度和間距8 8做水路的串聯方式每一條水路都要注明進出 符號(#IN,#OUT)模仁內部水路模仁端攻牙處水路兩端接管冷卻系

3、統設計廠內都統一都使用 PT1/4PT1/8接頭的水路 PT1/4的水路采用孔徑為 10mm(可以用孔徑為11mm )PT1/8的水路采用孔為 8mm。在LCD后殼與前框中 設計如能使用10mm一般都 采用10mm的直通水路4.廠內水路標准設計9 95.“O”形環的設計及使用廠內所使用的“O”有P16P18P20P25P30。一般如 水路D8的用P16D10的用P18。“O”形環的使用 1010隔板式噴泉式熱管6.隔板式,噴泉式,和熱管設計11117.常用水路設計1212成品兩側的溫度差應保持最小,且再成品所需緊密公差內,不可超 過10C。以鋼模來說,建議冷卻水管表面與模穴或模心的距離(深度)

4、為2 個單位的冷卻水管直徑,根據經驗法則冷卻管路的深度,模具材質 若為鋼要1個單位,鈹銅合金要有1.5個單位,鋁要有2個單位的冷 卻水管直徑;-而兼具(冷卻水管間的距離)則要有35倍的直徑,通常冷卻水管的直徑從10mm至14mm(7/16-9/16英吋) 8.水路在模具的標准冷卻位置13139.冷卻系統考量重點11、先做NC加工,再做銑床鑽孔:銑床加工人員不容易量取正確的距離,加 工容易造成誤差。 2、先做銑床鑽孔,再做NC加工:銑床人員必須再花時間量取確實的分模面 位置,浪費時間又容易做錯。 為了避免上面狀況發生,設計人員在標注尺寸時就必須從分模面的另一側標 注尺寸,如下圖。如果分模面上有一

5、段平面的話,則水管的位置還是由分模線位置標注。 模仁厚分模線位置141410.冷卻系統考量重點2 1、 除非客戶特殊要求或者是較大組的模具,否則水管一律以徑 8mm 為設 計標準。 2、 在均勻冷卻的原則下,公模水管距離分模面距離需等於母模水管距離分模 面距離。 3、 噴泉管、障板管等設計根據客戶要求決定。 4、 如果有特別難以冷卻的地方,可以利用鈹銅入子替換掉。(如營幕後殼天 地側的四個角落) 5、 精密產品(要求變形量)必須經過CAE分析驗證。2D 標注重點 1、當分模面非平面時,水管的尺寸標注基準必須改為由模板底側標注一般來說,水管位置會從分模面標起(目的在於避免加工錯誤,因為從分模面

6、標起,加工時可以確保分模面與水管間的距離)。但是當分模面不是平面,而 是如上圖的曲面時,會有下列兩種狀況發生: 15153冷卻系統設計檢查表1水路最好和模穴(型腔)保持等距,遵循模穴(型腔) 的輪廓配置。 。 水路配置應遵照ii圖示原則。 滑塊加水路為宜。 澆口附近應加強冷卻。 擔負主要冷卻任務的水路的水力直徑最好一致。 擔負主要冷卻任務的水路應均分流量。 擔負主要冷卻任務的水路應維持紊流。 出口與入口水溫差以不超過5C為宜。 水路應標號和標註。2003. 12. 241616水路尺寸大小、型號規格是否合理母模(定模)側水路排布是否合理及有無干涉公模(動模)側水路排布是否合理及有無干涉側視圖有無水路5. 冷卻水路尺寸和配置是否恰當。6. 水路尺寸有無標註及標號7. 冷卻水路與模穴(型腔)表面的距離最好保持一致。也就是說,水路的排 列最好遵循模穴的輪廓。 冷卻水路與模穴(型腔)的距離,盡量不要小於 10mm。8. 如果可以的話,滑塊也需要冷卻。9. 澆口附近應加強冷卻。10. 水路入口與出口的溫差儘量降低。4水路的冷卻平衡檢查表21717Thank You !Thank You !Questions?Questions?CommentsCommen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