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保密工作自查报告.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169118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院保密工作自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院保密工作自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院保密工作自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院保密工作自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院保密工作自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院保密工作自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保密工作自查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院保密工作自查报告学院保密工作自查报告学院保密工作自查报告 为加强学校保密工作,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学校的保密范围主要包括: 1)上级已定密的文件、资料、领导人的重要讲话; 2)有保密性质的报刊、电报、电话记录、录音录像、来信、来访笔录; 3)校长办公会议记录、党委会议记录、党委民主生活会记录和其他涉及重要问题的会议记录; 4)考试、考查前的各学科试题及考过并封存的试卷; 5)教职工的人事档案和政审材料,未经公布的人事任免、奖惩决定,党员组织发展计划; 6)校领导在小范围内的谈话、讲话及讨论的主要问题; 7)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暂不公开的文

2、件材料; 8)未公开的招生方案、毕业生分配、推荐方案; 9)学校财务计划、报表及有关资料; 10)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议材料、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档案; 11)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重要教学设施、设备的有关资料; 12)重要的基建图纸、资料; 13)学校节假日保卫工作的安排和布置情况; 14)其他需保密的事项。 二、学校办公室是学校保密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保密工作。 三、实行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学校各级领导在其职权范围内对保密工作承担领导和管理责任,各科室、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该科室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四、学校全体教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国家保密法规和学校保密工作制度,克服麻痹思

3、想,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保密守则 ,全体教工必须做到: 1、不该说的机密不说,不该问的机密不问,不该看的机密不看,不该记的机密不记; 2、不随便翻阅与已无关的文件,不把密件带回家中或带到公共场所,不私自抄录、保存秘密材料,不把秘密材料给不该看的人阅看,私人通信不涉及秘密。 3、未经办公室许可,不准复印、翻印和照抄秘密文件。 4、不得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件传达、发送秘密事项。 六、学校各科室、各部门或教工个人出售、处理废旧报刊、图书资料应进行严格检查,防止秘密资料遗失。 七、机密文件、图纸、档案资料要专人保管、专柜存放、定期清理,确保安全。 八、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学

4、校档案室和办文场所。 九、加强保密教育,增强保密观念。学校每年对全体教职工进行 1 至 2 次保密安全教育,定期进行保密安全检查。在节假日前要组织重点检查,年终搞好保密大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堵塞漏洞。 十、严格保密纪律,建立相应奖惩制度,对保密工作做得好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扬或奖励,对违反保密法规或保密纪律,造成失、泄密事故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学院保密工作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根据省、市有关文件,我们对照xxx 省 20xx 年度教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县市区自评汇总表 xx 县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规程要求,对照xxx 县中小学千分督导评估细则指标内容,于 XX年 2 月

5、下旬对全镇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自查自评。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工作概述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校成立了自查自查小组,依据评估细则内容进行了人员分工,具体负责,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xx 县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规程评估标准,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安排专人写出了自查报告。 二、主要成绩及经验评价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通过集中学习,开展讨论,全镇教干教师深刻理解“十七大”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以全国基础教育会议精神为指导,素质教育已得到深入实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特长主动发展,促进各类学生在原有的

6、基础上各有提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行教师“结对帮制” ,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达到了学习成绩各有提高的目的。学校认真贯彻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建立完善合理的检查评估体系,督促教学工作全面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得以全面发展。 2、加大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几年来,我们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全镇校舍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镇政府每年进行财政预算时,把教育工作纳入统筹规划,进行合理安排,坚持政府对教育拨款的三个增长,做到了财政拨付的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和财政总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逐年增长。生均公用经费已经达标。20xx

7、年为中心小学建一座综合教学楼,改建和扩建了中心校,在上级财政的支持下,20xx 年为中心中学增建两座教学和办公楼,使中学的楼房增加到三座,充实了内部设施,小学用于扩建教学楼、维修校舍、住房、购置教学和办公设施等项的资金达到了 112 万元。 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改善了教师的住房条件,极大的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中小学完成了标准多媒体教室建设,四机一幕进课堂,并建成学校办公局域网,进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配齐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技活动室、劳动技术室、运动场等,按照省二类标准配齐了理化生仪器及音体美劳器材;六是成人教育中心加强了设施建设,配齐了彩电、录像机等教学

8、设备,添置了课桌凳,办公用品。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以控辍防流为重点,努力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 控辍防流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为此,镇政府确定每年 6 月份为义务教育宣传月,采用装宣传车、录制宣传磁带、印发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举办宣传专栏及教育法规培训班,对义务教育法和扫除文盲条例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了全镇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依法治教的自觉性,为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我镇采取有效措施,依法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坚决制止中小学生辍学。 一是强化政府行为,巩固发展教育成果。我们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

9、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制止辍学的实施意见 、 关于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对政府、家庭、社会、学校巩固两基工作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依法建立了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制度、政府统一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学生流失报告制度、青壮年脱盲人员定期参加培训制度等,以制度规范行为,强化依法治教。对不依法送其适龄子女受完义务教育的家长,镇政府责令其动子女入学或复学,对仍不送子女入学或复学的,对其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直至学生入学或复学为止。在巩固扫盲成果工作中,凡按规定时间参加镇里组织的实用技术培训的脱盲人员,给予记义务工、优先承包土地、优先划给宅基地等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脱盲人员的学习的积极性

10、,提高了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 二是学校建立健全控辍保学机制,控制学生流失。首先,转变育人观念,坚持以积极的态度支持教育教学改革,以发展的眼光评价教师学生。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杜绝单凭以升学率评价教师工作,努力建立健全一系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适应教育发展规章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第三,学校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分别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 ,实施中层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任课教师包学生,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将巩固率纳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年度考核。 若年级巩固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的,学校中层干部不得评优、晋级,若伴级巩固率局于全县下游的,该班主任不得评优树

11、先,若任课教师所包学生出现辍学现象,扣任课教师量化管理分,记入年终考核成绩,由于体罚、歧视、侮辱学生造成学生流失的,追究当事人、负责人的责任。第四,扶贫助弱,做细控辍工作。我们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贫助弱的力度,确保每位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根据上级政策,07 年我们对学生学杂费和教材费进行了减免,通过这些措施,我镇中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辍学率得到有效控制,扫盲成果得到切实巩固。在教育局组织的历次检查中,我镇中小学巩固率居全县前列。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益,我们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一是镇政府严格按省标准核定

12、教师编制,控制中小学教职工人数, ,坚持校长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全面实施教师形象工程,实施竞争上岗等考评制度,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二是努力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财政优先保证发放教师工资,吸引一些具有较高学历的优秀人才在苏村任教,改变了过去骨干教师流失,人才只出不进的状况。三是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网络,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四是及时解决教师住房、医疗保险等问题,使广大教师安心教学、乐于教学。五是镇政府和学校每年对作出贡献的教师教干进行表彰奖励。六是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以上措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