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课件 湘教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1008304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课件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课件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课件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课件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课件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课件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精品课件 湘教版(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讲 气压带 和风带 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要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地区气压带、风带及气流气候特点及类型 气压带、 风带气流气候特点 气候类 型 赤道附 近赤道低气 压带上升终年高温 多雨热带雨 林气候 南北纬 10到 南 北回归 线之间湿季:赤道 低气压带上升高温多雨 热带草 原气候干季:信 风带东北风(北半球) 、东南风(南半 球); 气流来自较高纬 度高温少雨地区气压带、风带及气流气候特点及类型 气压带、 风带气流气候特 点气候类 型 南北回 归线至 南北纬 30之 间信风带或 副热带高 气压带 下沉(副热带高气压 带控制区);气流来 自较 高纬度(信风带控制 区)终

2、年炎 热干燥热带沙 漠气候南北纬 30 40的 大陆 西岸夏季:副 热带高气 带下沉炎热干 燥地中海 气候冬季:西 风带 西南风(北半球)或西 北风(南半球);气流 来自较低纬度 温和多 雨地区气压带 、风带 及气 流气候特点及类 型 气压带 、风带气流气候 特点气候类 型 南北纬 40 60的 大陆西 岸西风带西南风( 北半球)或 西北风( 南半球) 终年 温和 多雨温带海 洋性气 候南北极 附近 极地高 气压带下沉终年 寒冷 干燥冰原气 候 要点二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的形成(难点) 1.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份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 却快

3、,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又称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 被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 洋上的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低压中心(冰岛低压) 。 这时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影响,大气由亚洲高压吹 向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在东亚 季风区表现为 西北季风,在南 亚季风区表现为东 北季风,如下图。 7月份,在北纬3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 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又称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使分布在 此处的副热带 高气压带 被印度低压切断,使副热带 高气压带 只保 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 上的高压

4、中心(亚速尔高压)。这时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 力影响,大气由北太平洋的高压中心吹向亚洲大陆,在东亚 季风 区表现为东 南季风。 对于南亚地区来说,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 信风跨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如下 图。 特别提醒 南半球表面以物理性质比较单一的海洋占绝对优势,因而气压带、 风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2季风环流的形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 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形成近地面的季风环流。季 风环流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比较内容东亚南亚(热带 季风)亚热带 季风温带季风主要

5、成因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 、风带 的季节移动风向 及其 源地冬偏北、西北风;亚洲 大陆内部冬季 风强 于夏 季风东北风;亚洲大陆 内部夏季风强 于冬季风夏偏南、东南风;太平 洋西南风;印度洋比较内 容东亚南亚(热带季 风)亚热带 季 风温带季风气 温7月高温高温高温1月温和, 0以上寒冷, 0以下暖热,15 18以上降 水冬较少少少夏多;集中 在59月多;集中在7 8月多;集中在6 9月全年1000 1500 mm500600 mm15002000 mm 特别提醒 (1)东亚冬季风势力比夏季风强,南亚夏季风比冬季风强的原因分析 : 季风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海陆之间的气压梯度

6、,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 大小。东亚季风区冬季时由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与阿留申低压形 成的气压梯度极大,远大于夏季由夏威夷高压与印度低压形成的气 压梯度,因而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 而南亚季风区冬季时因远离冬季风的源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 心,并有青藏高原等大地形的阻挡作用,又处于低纬,海陆之间的 热力差异已不十分明显,势力较弱;夏季,印度低压中心就位于印 度北部,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形成明显的气压梯度,气流又来 自广大的热带洋面,高温潮湿很不稳定,因而形成强盛的夏季风。 (2)下列地区的风向要特别注意: 日本及俄罗斯东南太平洋沿海: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我 国南海沿岸地区:冬季:东北风;夏季:

7、西南风。澳大利亚北部: 夏季(1月):西北风;冬季(7月):东南风。 (3)世界季风的分布。季风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但季风现象在 世界分布较广。亚洲东部和南部、东非的索马里、西非的几内亚湾 沿岸、澳大利亚北部和东南部沿岸、北美洲东南部及南美洲巴西东 岸等地,都是世界著名的季风区,但并不是季风气候。 要点三 大气环流与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重、难点) 1.影响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因素 影响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因素有:空气的升降运动:上升气流多雨 ,下降气流少雨。空气的水平运动:海陆之间登陆风多雨,离岸 风少雨;高低纬之间高纬吹向低纬少雨,低纬吹向高纬多雨。地 形: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洋流:暖流有增

8、湿作用,寒流有 减湿作用。2大气环流形势和降水的时空分布 不同地区的大气环流形势决定降水的时空分布。 降水按时间分配可分为年雨型、夏雨型、干燥型、冬雨型四种类型。年雨 型是全年降水丰沛或降水分配均匀的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 性气候;夏雨型是夏季降水多的类型,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和热带草原气候;干燥型则是全年降水稀少的类型,包括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极地气候;冬雨型是冬季降水多的类型,只包括地中海 气候。它们的分布与大气环流形势的关系,可用下图形象说明。A赤道多雨带 B副热带少雨带 C温带多雨带 D极地少雨带 3我国的降水和旱涝灾害的发生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夏季,

9、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洋面上, 保留在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有时位于夏威夷附近,称夏威夷高压 ;有时分裂成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 压(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最为直接: (1)正常年份:如右图所示,5月份副高位置大约 在北纬1520,雨带在华南;6月份副高西 伸北进到北纬20左右,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 地区,并在此摆动 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 气;78月份,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 30,雨带随之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 副高南退,雨带亦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10 月份,雨带退出大陆。 (2)异常年份: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异常,则引起我国不

10、同地区的水 旱灾害。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 雨带则长时间 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 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 提前、位置较常 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干旱。 特别提醒 年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一般地,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并且年等降水量线数值一 般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 内陆盆地一般为少雨中心,年等降水量线多为闭合曲线,且由四 周向中心数值越来越小。迎风坡一般成为多雨中心,背风坡一般成 为少雨中心,年等降水量线多与等高线平行。年等降水量线凸向 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凸向数值大的地

11、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迎 风坡上,上升气流逐渐凝结形成降水。因此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 少多少的分布规律。 要点四锋面系统及其应用(重点) 1.如何划分锋前和锋后 锋前和锋后是根据冷暖锋移动方向而确定的,以锋线为界,冷锋前 进方向暖空气一侧为锋前,冷空气一侧为锋后;暖锋前进方向冷空 气一侧为锋前,暖空气一侧为锋后。 2怎样区别冷锋和暖锋 (1)冷暖气团的势力强弱和锋面移动的方向不同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气团势力强,暖气团势力 弱,冷气团前进的方向(或者说暖气团的后退方向)就是冷锋的移动 方向。在冷锋天气图上的冷气团一侧,一般画有冷气团向前推进方 向

12、的箭头。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势 力强,冷气团势 力弱,暖气团前进的方向(或者说冷气团的后退方向)就是暖锋的移 动方向。在暖锋天气图的暖气团一侧,画有暖气团沿锋面爬升的 气流运动方向箭头,与锋面另一侧的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 在暖锋图 中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 (3)冷暖锋的锋面坡度不同 锋面坡度即锋面与地面的夹角。因为冷锋中冷气团移动速度快, 并且推动锋 面快速移动,暖气团被迅速抬升,因而冷锋坡度大。而 暖锋中的暖气团势 力强,主动爬升到冷气团之上,并推动锋 面缓 慢移动,故锋面坡度较小。 (4)雨线倾 斜方向不同 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

13、向暖气团一侧倾 斜;而暖 锋附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 斜。 (5)冷暖锋的雨区位置和范围大小不同 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及其附近,雨区狭窄;而暖锋降水全部集 中在锋前,雨区范围较 大。 (6)冷暖锋过 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不同(如下表)锋面冷锋暖锋 天 气 特 征过境 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 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 朗过境 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 常出现阴天、下雨、刮 风、降温等天气现象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 ,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 降雨 过境 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 团的位置,气压升高, 气温骤降,天气转晴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 的位置,气压下降,气温 上升,天气

14、转晴 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 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 的大风、沙暴、寒潮一场春雨一场暖 特别提醒 冷锋、暖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要点五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重、难点) 1.气旋和反气旋的比较气旋反气旋 气压状况低气压(中心气压低, 四周气压高)高气压(中心气压 高,四周气压低) 水平 气流北半球逆时针 向中心辐合顺时针 向四周 辐散南半球顺时针 向中心辐合逆时针 向四周辐 散 垂直气流上升下沉 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气旋反气旋示 意 图空间示 意图平面示 意图(北 半球)气旋反气旋我国典 型的天 气夏秋季节影响我 国东南沿海地区 的台风长江流域七、八月 份的伏

15、旱,冬季暴 发的寒潮,我国北 方“秋高气爽”的天 气特别提醒 应用“左右手法则”巩固气旋、反气旋知识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 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 偏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 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 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 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 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 2锋面气旋 地

16、面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它是一种常见的天气 系统,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地区,多见于温带地区,也是影响我国 北方地区的一种常见天气系统。 (1)理解锋面气旋(如图1):将低压区等压线 弯曲最大的各点连 接起来,由于这条线上各点气压比两侧低,所以称之为槽线; 在槽线两侧的等压线图 上任取两点,画出其风向; 观察风向知,槽线附近是冷暖空气的交汇区域,槽线甲附近,由 北方来的冷空气推动南方来的暖空气,形成的锋面为冷锋;槽线乙 附近由南方来的暖空气推动北方来的冷空气,形成的锋面为暖锋。 (3)锋面气旋中降水区分布规律:降水均分布于冷空气一侧,但冷 锋锋 前也有降水。 特别提醒 (1)近地面气旋往往和锋面联系在一起,锋面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