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1008086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978年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已低于总死亡 数的10% 乐观情绪蔓延:疾病防治重点、教科书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传染病发病率、死 亡率回升,2002年死亡率重回30%以上四大原因: (1)一些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全球猖狂 蔓延(2)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 腹泻等广泛存在,健康危害大 (3)一些传染病仅暂时被控制,病原体并 没消灭。在一些相对闭塞经济落后地区仍 存在,在适宜的自然、社会条件(如人口 迁徙)下死灰复燃 90年代初期,白喉在东欧地区流行 2007年,我国安徽手足口病流行 (4)近年陆续出现的禽流感、非典型 性肺炎(SARS)、甲型HIN1流感等 都提示:伴随病毒不断变异,耐

2、药菌株出现 ,今后各种新传染病还将不断出现,防治 工作任重道远克服以往弊习:传染病来临,加大投入, 即刻防治措施;一旦控制,防治规划、预 案束之高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制定普遍适用的防治策略原则 制定有针对性的阻断传播策略 建立系统性监测、防治体系至关重要6. 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 传染病种类繁多,包括各种病毒性、和细 菌性传染病 有些病种(如白喉、百日咳等)已多年未 大规模流行,但其散发和局部流行持续不 断,不排除死灰复燃、重新流行蔓延可能 儿童免疫功能低,易感性高;一旦发生流 行,往往表现为起病急骤、症状重、病情 复杂多变,易导致死亡和不良后遗症(1)麻疹 (2)水痘 (3)流

3、行性腮腺炎 (4)手足口病 (5)百日咳 (6)白喉7. 中小学生常见急、慢性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 (2)细菌性痢疾 (3)腮腺炎 (4)病毒性肝炎 (5)结核病8. 肠道蠕虫感染(1)蛔虫感染 (2)钩虫感染 (3)血吸虫感染 (4)蛲虫感染 (5)绦虫病和囊虫病四. 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 (一)学校是传染病流行的高发场所 2007年上半年,我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起数的80.9%发生在学校(69.4%发生 在乡村学校) 传染病流行一直高居榜首 原因:无论传染源、传播途径或易感者三 环节都有一定的必然性1. 传染源 群体年龄构成从儿童、青少年到成年,庞 杂的社会构成体 传染源每天从社会各角

4、落进入学校,又从 学校分散到这些角落和每个家庭 除患者外,还有数倍甚至数十倍健康携带 者,使传染源数量、强度显著增长 一旦发生流行,学校通常是重要集散地2. 传播途径学校有几个与其他社会群体不同的特征 学生每天上课、活动,生活节奏高度一致 ,短时间内易感者密度陡增 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集中在课堂和其他教 学场所;这些场所易出现空气污浊不流通 ,微生物聚集现象 学校各种生活设施、设备,宿舍、食堂、 饮用水、洗浴间、厕所、扶梯,短时间内 使用频度、密度极高,病原体传播速度快 多数传染病流行有季节特征(冬春呼吸道 传染病多发,夏秋肠道传染病为主),和 学校生活制度(如寒暑假、开学、复习考 试等)密切关

5、联 学校通常不是传染病起源地,却为其传播 、流行、爆发流行创造条件3. 易感者学生普遍存在以下易感特质: 年龄越小,抵抗力越低 低年龄小学生会感染一些主要在学龄前发 生的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 中学生处于发育剧变青春期,身材高大, 貌似成熟,实际上机体特异性免疫力还不 完善 中毒性痢疾,主要发生在那些免疫反应性 过强的个体 各种不讲卫生习惯、健康危险行为多见 中学生因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不听成人 劝阻,常做出冒险行为(如去野外水塘游 泳而感染钩虫) 群体内基础免疫水平不一,易因人口迁入 (如流动人口增加)而导致人群易感性上 升(二)学校传染病预防机制和任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建立

6、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总策略是: 预防为主,群策群力 因地制宜,发展三级保健网 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学校卫生工作者应严格履行以下法定政策 、法规和措施1传染病报告制度 法定的传染病监测手段,早期发现、控制 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途径 法定传染病39种,分三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为强制管理的 传染病,一旦发现,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 络直报。 (2)乙类26种,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应 在发现后6小时内上报。乙类中的SARS 、脊灰、甲流和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3)丙类,“监测管理传染病”,有些应向 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疫情,城镇一般在发现 后24小时内上报。有些则以监测点名义按 乙类传染病方

7、式报告。 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法定管理 传染病之列 2针对患者“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 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一经诊断为患者或可疑患者,分级管理 甲类和乙类中的肺炭疽患者需隔离治疗 乙类患者根据病情在医院、家中隔离;隔 离至临床或实验室证明已痊愈。 对传染源影响不大的(如布鲁氏杆菌病) 可不隔离 丙类传染病中的瘤型麻风患者经临床或实 验室证明已痊愈,才可恢复学习 疑似患者必须接受医学检查、随访和隔离 ,不能拒绝3针对其他传染源的措施 病原体携带者:登记、管理,加强随访 接触者:接受检疫;检疫期通常按最后接 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接受留验(即 隔离观察)和医学观察 甲类留验应在

8、指定地点,限制活动范围, 实施诊断、检验和治疗 潜伏期较长(如麻疹)接触者进行预防接 种 一些恶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必要时药 物预防(如青霉素预防猩红热,乙胺嘧啶 、氯喹预防疟疾) 动物传染源:对经济价值较小的禽、畜类 杀灭 危害大的野生动物杀后焚烧、深埋 有经济价值且危害不大者,隔离治疗 家畜、宠物预防接种和检疫4消除传播途径 粪便无害化处理 消毒被污染物品和周围环境,消除肠道传 染病源 加强居室通风、空气消毒,避免通过唾液 、痰、飞沫等途径传播 性生活使用安全套,杜绝吸毒和共用注射 器,预防乙肝和艾滋病 杀虫是防止虫媒传染病传播重要措施5严格履行政府宏观防控措施: 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

9、影剧院演出或其 他人群聚会活动 停工、停业、停课 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封闭被病员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封闭可疑水源,饮水消毒 禁止可疑食物、捕杀动物传染源 应急接种 6保护易感人群 (1)免疫预防: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计划免疫是主动免疫核心,对预防传染病 发挥关键作用 一旦传染病流行,被动免疫可为易感者提 供抗体,如注射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甲肝等 高危人群应急接种(如接触麻疹患者3天 内接种)迅速提高群体免疫力,及时制止 流行(2)药物预防:必要时的应急措施,不能 滥用;预防时间短,效果不巩固,易产生 耐药性 (3)个人防护:接触传染病的医务人员、 实验室操

10、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配置、使用防护用品 可能暴露于传染病生物媒介的人应穿戴防 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腿和鞋套;疟疾 流行区使用个人防护蚊帐(三)校医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任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校医、小学保健教 师是中小学校的疫情责任报告人,在本校 内履行以下职责: 1. 发现法定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 患者 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填写疫情报告卡,及时上报疾病控制中心 和主管教育部门 发现爆发流行后以最快通讯方式报告 2一旦出现传染病流行疫情,按本地疾控 中心统一部署: 针对传染病传播途径,校园清洁卫生和除 四害活动 贯彻五早,对患者、可疑患者及时隔离观 察;隔离以家庭隔离为主 事先家

11、长动员,消除其对隔离影响孩子学 习疑虑;协助班主任老师安排家庭作业和 补习 针对学校具体情况,开展晨检、午检 晨检有助于及早发现患儿和疑似患儿,消 除流行隐患 午检便于加强监测、管理,及时发现密切 接触者 和有关部门联系,决定是否实施被动免疫 对疫点(患者宿舍、学习活动场所)进行 消毒,包括起始、定期和终末消毒,直至 没有发现新患者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 广义消毒包括杀虫;狭义消毒指消灭污染 环境的病原体 除疫点(疫源地)消毒外,必要时可进行 预防性消毒 消毒有物理、化学消毒法。使用后者时注 意科学配方,数量、频率合理,不是越多 越好,不人为造成新化学污染3经常性预防,常备不懈 改善学

12、校卫生条件,增加必要卫生设施, 爱国卫生运动制度化 制定合理卫生制度,针对不同年龄学生课 堂、自习、体育锻炼、课余活动特点,制 定系列性规章制度,包括清扫公共场所, 岗位责任制、个人卫生监督制、食堂就餐 卫生制度等,为防止传染病流行提供保障 保护水源,提供安全饮用水,加强厕所清 洁卫生,强化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健康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提高师生 自我保健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疾病 抵抗力 切实执行计划免疫制度,形成完整免疫屏 障 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消除顾虑,增强信心(四) 学校传染病管理 校医和小学健康教师, 在主管校长和学校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 对本校传

13、染病的预防和疫情控制等进行科 学管理:1疫情报告 根据本地传染病流行现状和特征,发现可 疑患者后第一时间督促家长 必要时亲自陪送患儿去医院检查 诊断或疑似诊断成立,向学校领导汇报 用电话或书面报告形式上报疾控机构和教 育主管部门 2。按时参加当地传染病防治工作会议 上情下达,贯彻落实 3学校疫情发生后,按疾控部门规定格式 ,疫情报告卡, 疫情登记 也可按不同传染病自行拟订内容,列成表 格 注意姓名、年龄、病名、地址、家长联系 电话等 确诊时间、发病时间尽量准确 4在疫情搜索、疫情登记、疫情报告基础 上,建立本校疫情档案 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学生年龄、性别 、班级 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包括年龄

14、、班级、 时间分布,传入、传出途径 学校自然环境,包括学校地貌景观、周围 环境和季节气候等 专人负责档案、资料管理 专柜保存疫情登记、分类、统计和分析原 始资料 不得随意存放和丢失 不得随意向社会公布,切实作好传染病疫 情保密 5对本校本次流行过程,或对本年度不同 传染病治疗、预防、环境卫生、隔离、消 毒、家访、计划免疫、被动免疫等状况进 行 系列管理 最好用规范文件方式保存于计算机,随时 调用、参考 6传染病流行终末阶段,配合专业机构做 好监测、总结工作 传染病发病和死亡 病原体种类、型别、特性 媒介昆虫、动物宿主种类、分布和病原体 携带、人群免疫水平、人口社会学资料 本次防治工作经验、教训

15、、存在问题和改 善建议传染病及其预传染病及其预 防防1 1、传染源、传染源 2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3 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1 1、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2 2、切断传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传播途径 3 3、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通过某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通过某 种途径使人致病并流性种途径使人致病并流性,在人与人,人,在人与人,人 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流行性流行性、传染性(传染性(初期最强初期最强)和)和 免疫性免疫性定义定义3 3特点:特点:4 4种途径种途径流行流行3 3环节环节预防预防3 3措施措施 体表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返回保护易 感人群切断传 播途径控制传 染源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饭前、便后要洗 手,做好个人卫 生和环境卫生。 常开窗、通风好 ,空气爽、病菌 跑。正确使用消 毒液。加强身体锻炼, 充足休息,消除 恐惧心理,以增 强自身的抗病能 力,积极参加计 划免疫 甲型H7N9防控知识 现况: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 月底在我国的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 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 并且至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