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荐】读书三境界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0956823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力推荐】读书三境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强力推荐】读书三境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强力推荐】读书三境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强力推荐】读书三境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强力推荐】读书三境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力推荐】读书三境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力推荐】读书三境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 王国维简介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 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我国近现代在文字学、考 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 、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 大师;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与其俱为同乡 。主要著作、后人研究论著静安文集 王国维遗书 王观堂先生全集 宋元戏曲考 曲录人间词话 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诗词全编 评论 流沙坠简 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作于19081910

2、年。 作者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 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 ,沟通全部主张。 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 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 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 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王国维的“境界”说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 艺术境界内在的特殊矛盾,说明了文艺的本质特征。与前人相比, 这是一个新的贡献。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

3、想家。他第一 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 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 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中 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 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王国维认为,景多无限,情也说不尽,“境界“本质上是“景“和 “情“两个元质构成的。但不论是客观的“景“,还是主观的“情“, 都是“观“人的精神活动的结果。“情“,“景“这种特殊矛盾的 多样化的对立统一,便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 。 王国维根据其文艺观,把多种多样的艺术境界划分为三种基 本形态:“上焉者,意

4、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王国 维比较科学地分析了“景“与“情“的关系和产生的各种现象,在中 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造境“与“写境“,“理想“与“写实“的 问题。“造境“是作者极逞“创意之才“,充分发挥想象力,使万物 皆为我驱遣,“以奴仆命风月“,这正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 特征。“写境“则是作者极逞状物之才,能随物婉转,“能与花鸟共 忧乐“,客观的真实受到高度的重视,这正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 基本特征。王国维还提出,“理想派“与“写实派“常常互相结合起 来,形成一种新的创作方法。而用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艺术境界 ,则不能断然定为“理想派“或“写实派“。在这种境界里,“二者颇

5、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 故也。“自然与理想熔于一炉,“景“与“情“交融成一体。王国维认为,这是上等的艺术境界,只有大诗人才能创造 出这种“意与境浑“的境界。王国维还进一步论说文艺创作必有 取舍,有主观理想的注入;而虚构或理想,总离不开客观的材 料和基本法则。所以,“理想“与“写实“二者的结合有充分的客 观根据。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也有其客观 可能性。王国维的见解可谓透彻,精辟。“所造之境必合乎自 然“,虽“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构造亦必从自然 之法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比较卓越的艺术见解。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

6、尽天涯路。” 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 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 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 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 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 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 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 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 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 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 ,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 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众

7、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 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 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 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 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 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 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 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 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 进入自由王国。 必然王国指人们掌握客观规律前盲目地受客观 规律支配的境界. 自由王国指人们掌握客观规律后自觉地运用规 律改造世界的境界 就人类社会整

8、体而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 料,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 所代替,“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 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 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 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作用的社会原 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 们所预期的效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 由王国的飞跃。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 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

9、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 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 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 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还有一篇“读书三境界”-“吞”“啃”“品” “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 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 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 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 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

10、段。 “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昏脑涨、 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 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 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juan)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 这是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tihu 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是成熟聪颖的心灵与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 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浮躁尽除, 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默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 “品”是在“啃”之基础上悟性升华

11、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 庸碌者可进入第二境界。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但 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 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 性无其根本。 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的份上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 当成进一步治学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 “品”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 的则“品”之。 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宇当 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用于消遣的书“吞”,有用的书 “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